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工会工作的指导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13 15:41:51  |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课题组  |  作者:刘向兵 赵健杰  |  责任编辑:孙轲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新发展

 

新时代工运理论和实践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亟待从理论上破解工运理论难题,在实践中实现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工运实践,在科学分析和全面总结工运发展历史和现实经验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主要体现在:第一,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将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和作用要发挥出来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凸显出工人阶级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梦的伟大事业中的主力军地位,这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本质规定之一。第二,将工人阶级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新时代三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劳动实践形式,从劳动的基本形态、伦理精神和创造价值等方面分别给予规定,使工人阶级的劳动实践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第三,职工作为劳动主体,在创造劳动价值过程中,其自身权益和价值也需要得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的价值实现角度,提出要让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第四,对于新时代的工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根本原则,即工会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并赋予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等本质属性。在强调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将工会服务职工、服务大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同维护职能并列,表明服务与维护同等重要,从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的工会服务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重大发展。第五,在工会改革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工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要求工会组织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进行改革,并指出克服“四化”的改革路径,形成习近平新时代工会改革观。以上基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工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思想是指导新时代工运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实践的产物,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就是贯彻于这一思想体系始终的方法论,由此决定了这一思想体系所具有的真理性、科学性和指导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思想作为指导新时代中国工运实践的方法论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其一,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工运实践都会提出适应那一时期的时代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农民工成为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获得自身规定性;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基本特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新挑战;新时代职工队伍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在不断提高,但是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构成一对新矛盾;新时代工会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已经发生变化,工会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思想直面工运实践的发展变化,处处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表明这一思想体系是与时俱进的,是指导新时代工运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其二,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客观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体现了他一贯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他曾明确提出增强问题意识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思想中,每一理论观点、每一重要论断,都是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坚持从问题出发,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问题为切入点,就是坚持认识问题的客观性原则。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和研究问题,是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思想的基本方法,对于指导新时代中国工运实践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其三,体现了强烈的辩证法精神。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充满了矛盾。实践中,工会工作事无巨细,面临着大量的、各种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内在地包含着矛盾。要求工会必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和所具有的辩证属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工运思想在指导中国工运实践中,也深刻体现了辩证法精神。在阐述党与工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工会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同时要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强调要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的同时,提出要维护和实现职工的体面劳动与全面发展,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辩证法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他强调:“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新时代中国工运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方法论原则。


<  1  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