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期
2022-05-10

见智 |中央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 楼市“春天”或将到来

文|李智 中国网记者


“居者有其屋”是国民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这也使得房地产成为刚需行业。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时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为何支持各地完善房地产政策?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是否会再迎“春天”?对此,中国网《见智》记者专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和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


政策松绑支持合理性购房需求,实现房地产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全国近百座城市加入到房地产调控政策松绑行列。松绑政策涵盖了放松限购限贷、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放松限售、限价、发放购房补贴、放松落户政策以及公积金首付比例降低、贷款额度增加、条件放宽等多个方面。


赵秀池分析认为,最近各地出现房地产政策松绑是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支持合理性购房需求”,“实现房地产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实现十九大中提到的“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2017年,房地产从严调控以来,各地存在不同程度误伤刚需、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情况,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使房地产行业不能实现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也影响“人民生活更美好”目标的实现。赵秀池说:“要注意纠正过去过渡收紧的限购、限贷等政策,并动态调整发展机构租赁中的一些政策,比如开发商当初按商品房招拍挂模式取得的100%自持租赁住房项目,至今已过去6年,仍不能实现良性循环,就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应的政策,允许其转为共有产权商品房或人才保障房。”


她还建议,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不应千篇一律。对于热点城市、人口吸引力较大的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应适度从紧,对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作出微调;对于中小城市和户籍可放开的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应适当放宽。


严跃进认为,中央提出支持各地完善房地产政策,与市场压力有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思想的统一。这些压力来自三方面:市场行情周期性调整——需要解决从过热到过冷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房地产企业风险加大,亟需放松。


 “各地在楼市政策上的松绑,主要从金融、住房、财税政策等方面进行,这充分体现了各地稳楼市的导向,有助于提振房地产市场。”严跃进表示,“本次会议既对3月份以来各地稳楼市的操作给予了支持,也对5月以后各地完善政策给予了鼓励。政策明确了两个方向,对于需求,则明确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对于预售资金监管,则明确了优化方向,此类表述意味着5月份开始支持购房需求、优化预售资金监管的政策会增加。”


4月是本轮甚至是历年来中国出台稳定房地产政策最频繁的一个月。“这体现了政策数量多、出台频率快、政策待发酵的特点。这些政策更多是各地依据‘因城施策’的原则所进行。”


正确看待房地产的作用,不要妖魔化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各地完善房地产政策,是否会提振楼市?赵秀池认为,房地产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其中政策对房地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政策调整有助于提振楼市,房地产行业的“春天”应该会再次到来。


目前,中国仍然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只有63.9%。赵秀池表示,按每年一个城市化率增速计算,每年也有1400万人口进城,这些新市民、青年人对住房的需求是刚性的,新增人口应该有新增住房满足其需求,新房要盖,老房要更新。因此,要正确看待房地产的作用,不要妖魔化房地产。


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都离不开房地产业。房地产是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既提供工业、商业等产业支撑,又提供住宅作为遮风挡雨的生存空间,还要为孩子接受教育提供学校、为病有所医提供医院、为老有所养提供养老空间等公共服务场所。赵秀池表示,要从城市化角度去正确看待房地产的作用,根据人地房的关系,根据职住均衡、产城融合、供求平衡、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原则,去做好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规划,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才没有后顾之忧,房地产业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持续发展,这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民更安居乐业,生活更美好。


严跃进表示,楼市的“春天”或将到来,节奏虽然较慢,但方向确定。他强调,中央支持各地完善房地产政策有助于提振楼市,但效果好不好,是否还有需改进的地方,有必要及时进行评估,规避风险。此外,如果政策效应没达到想象中的效果,要注意挖掘更多潜力,让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策划:蒋新宇

责任编辑: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