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理论中国>

发挥文化遗产在思政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2024-07-05 13:58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资源支撑。为充分利用好文化遗产资源,让更多价值阐释成果发挥思政育人核心作用,我们需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中凝练思政教育的核心要素,探讨文化遗产及其价值阐释成果服务思政工作的有效路径,从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思政教育使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挖掘思政教育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的文物保护项目,已经成为中国文物保护经典案例,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表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实践与理论,是大思政课的极好素材,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进一步解读和阐释文化遗产价值中的“中华基因”,树立文化自信、增强红色底色、拓宽文明视野,为思政课铸魂育人深扎“力量根基”。

从文化遗产中培养爱国自信的精神品质。“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202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深情赞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极大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光芒,利用学生身边所熟悉的自然环境、乡土知识和历史文化遗产开展爱国教育,因事而化塑造他们的乡土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广大青年爱国情感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调研时,高度赞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指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因此,从文化遗产及其价值阐释中,广大青年能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赤子之心。

从文化遗产中培育思政课红色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回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2021年6月25日,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陕西延安、河南林州红旗渠和安阳殷墟,分别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陕西延安革命纪念地前,他深情感叹延安革命旧址“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要求“管理好、研究好,结合现实讲好杨家岭的故事、讲好党的七大的故事”。见证了党和国家奋斗史的革命文化遗产,为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为打牢思政教育红色底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库。

从文化遗产中涵养文明交流互鉴的格局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他还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向世界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育具备全球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的时代新人,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使命。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与阐释,既能够体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能够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思政教育带来更加广阔的世界眼光和更加深邃的历史视野。

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遗产,都是开展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应加强科学保护、开展系统研究、打造精品展陈、强化教育功能,做好新时代思政教育。

探索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成果服务思政教育的路径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时代背景下,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探索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成果服务高质量思政工作的有效路径。

坚定文化自信,构建文化遗产价值理论和阐释体系。文化遗产的价值需要多学科手段来认知、阐释、保护和弘扬,但是目前学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基本问题研究不足,往往存在将复杂多样的价值问题简单化,不少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存在不恰当之处,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能力有待提高,因此亟须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价值的表述多有变化,如2015年出版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认为文物古迹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则表述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价值概念的变化反映新时代对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要求。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强调了“挖掘价值”在文物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要求更好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融入生活、服务人民。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我们应把握历史机遇,在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系统挖掘、阐释文化遗产资料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等各类价值,使之成为阐明中国道路深厚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加鲜活的案例与资源。

秉持开放包容,利用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的持续开展,取得一批优秀价值挖掘成果,我们应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在思政工作中讲好中国故事。秉持开放包容,外来技术与文化在中国发展时,中华民族有足够的创造力、包容性赋予其新生力量。这也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历史的视角,提出适用不同阶段或领域国家治理的张弛有度、进退有序并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举措。这些研究成果诠释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质,是思政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素材。

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多元形式的“文化遗产+”思政工作矩阵。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实现“三全育人”目标,需要守正创新,在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基础上,更好利用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国家文化公园等社会大课堂,打造多元形式的“文化遗产+”思政工作矩阵,形成高水平思政教育体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例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坚持、完善“支部建在考古队上”做法,完善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夯实基础性学生工作,着力打造院系特色品牌项目,统筹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一体,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以“时代楷模柴生芳”联合党支部、“最美奋斗者”樊锦诗文物保护青年志愿团为依托开展系列活动,深化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教育,努力保障学生全面成才发展,以丰富扎实的成果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青年的殷切期盼,已经取得一定的育人成效。要让思政育人更加接地气,让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扎牢根基。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丰富的育人理念与思想资源,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开拓以文育人的新局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国之大事,始终将挖掘价值视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基石,将文化遗产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阵地,是文化遗产彰显时代价值的重要维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厚的文化情怀,关心关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考古人的殷殷嘱托,也是一代代考古人的初心使命。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文化遗产在思政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养出更多的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阐释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希望和重任。

(作者分别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组织员、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