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重视野呈现百年党史图景
【图书评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张太原教授新作《理想与革命:多重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一书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专著着眼于宏观历史进程,选择不同时段的不同主题,以多重视野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图景,读来不但令人颇感新意,而且引人深思。
大历史观下的聚焦。该书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活动置于历史长河中去审视,其中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唯物史观、群众革命和理想社会等,大都能在中国传统思想里找到类似的因子。这种相通性或契合性,促使马克思主义能够较快地“中国化”。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这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结合。大历史观采取的世界历史发展或人类文明进步视野,在该书中体现得也很明显。世界变局催生了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历程,也与世界之变息息相关。其中,既有其他国家和世界格局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也有中国共产党对他国或世界的认知和作为,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全球倡议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情怀和世界担当。
理想与革命的解释框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该书提出,这个主题是在一个非常宏阔的时空中展开的。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理想社会的愿景,依据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即革命的方法,进行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持续探索。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呈现了这样一种逻辑:选择先进的思想为指导建立先进的政治组织,以先进的政治力量引领社会大众建立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在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致力于理想社会的构建。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这一逻辑,同时我们党又是这一逻辑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近代以后,一种政治力量是否能提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社会理想,并真正地去为之奋斗,成为能否发展壮大和赢得普遍支持的关键。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是无比成功的,全面、深入、具体地描述将要建立的理想社会形态,不断地绘制蓝图,展现愿景和远景,成为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吸引社会各界跟着前进、广泛汇聚人心的最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其中,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出和构建是中共能够创造“革命奇迹”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则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普遍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
由专而通的体裁尝试。该书不同于一般的通史著作,而是带有“以小见大”“由专而通”的特点。在史学方法方面,作者曾多次提倡这样一种研究路径:于细小处见宏大。在“以大看小”的基础上,来“以小见大”,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典型问题来勾勒反映这一时期党的丰富历史面相,这一学术主张在该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书中提出,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赋予“中华民族”以新的内涵,并不仅仅是一个用词的变化,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共的观念、政策和现实目标的变化,既维护了“多民族”并存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一贯主张,又摆脱了苏联民族观念和理论的束缚,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和制度。全书主体部分共十二章,每章都是专题性的研究,比如从毛泽东早年的志业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抗日战争与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及民族政策变动、如何看新中国前30年、改革开放怎样改变了中国等。不难看出,这些章节都不是编撰性的综合,结合在一起基本上能反映每个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活动,并且“专中有通”,每个专题也都有前后贯通性的梳理和论析。如此贯通下来,由“事”明“理”,释“理”晓“势”,形成了一部别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
(作者:邓峥云,系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