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里“悟治理”读懂基层“三字诀”
王国祥 聂成涛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梨园街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桐城市六尺巷考察,重温张吴礼让的典故。习总书记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六尺巷”不仅是基层工作的标尺,可以常常“量一量”,看是否时刻践行“公”字诀,做到“举公义,辟私怨”;也可作为人生修养的参照,时常“思一思”,看是否始终保持“廉”字诀,做到“清廉自守,志行高洁”;更可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杆,时常“校一校”,看是否践行“实”字诀,做到“替百姓谋福,为人民尽责”。
从“六尺巷”中汲取“清官为民排忧愁,公正无私心无忧”的“公”字精神。基层工作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时常面临“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等问题的考验。基层干部应怀抱“至公至正”的情怀,将“公正”为人处事的追求,处理群众难题时不偏私、不偏袒,以高尚的“公”字情怀站稳“人民的立场”。
从“六尺巷”中汲取“一官来此几经春,不负苍天不负民”的“廉”字教诲。基层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让百姓直观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广大基层干部务必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将全面从严治党和廉洁自律的要求贯彻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中的“老实人”、百姓心中的“守护人”。
从“六尺巷”中汲取“执政勤恳为民,应看事业重如山”的“实”字要求。基层干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听到的是百姓最迫切的声音,看到的是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时,基层干部应“闻令而动”,发扬“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听取群众的真心话,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摸清、问题找准,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有效的解决办法,办好实实在在的民生小事、解决切实的难题、谋求百姓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