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玩失踪一个多月后露面了。这个封闭国家怎么了,中美日韩俄均“不明觉里”。朝鲜暂时抢了东北亚三大国的风头,而且在国际社会希望看到其高潮演出之时戛然而止。尤其是美日韩三国,希望看到朝鲜政局的剧变,以撬动这一区域朝鲜战争后固化的利益格局,使区域利益的天平倾向于美日韩同盟。但从现实观之,东北亚地缘政治形势宛若笼罩在中国上空的雾霾般晦暗不明。
东北亚局势,依然是“三加一”的博弈——中日韩加美国。中日韩互动是重点。
中韩两国互动良好,两国元首互访机制化,较之李明博时代中韩关系有了战略性深化。两国达成了两个共识:半岛无核化和经济密切化。
由于安倍首相第二任期的一系列内政外交举措,中韩两国感到不安。舆论场存在着中韩联合抗日的论调,但这只是表象。实质上,美日韩三国政治军事同盟才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根基,韩国难以摆脱三国同盟的掣肘。政治上紧靠美国的战略基础未改,韩日之间依然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基于中韩关系的经贸利益攸关以及借力中国影响朝鲜,朴槿惠治下的韩国才和中国靠近。但这恰恰彰显韩国夹在大国之间的“三明治”窘境。
之前的联大会议上,朴槿惠更改演讲稿,被韩国舆论解读为避免得罪中国。这凸显韩国普遍存在的对于朴槿惠亲华的焦虑。当然,韩国媒体对于李明博时代亲美日的政策也有同样忧虑。总之,韩国舆论和民意,期望韩国政府在中美两强之间实施“等边外交”。朴槿惠总统目前做的不错,但这种外交平衡只是暂时的。譬如,当朝鲜二三号人物突访韩国参加仁川亚运会开幕式时,美日韩三方进行紧急协调。同样,在中韩两国两国人和安倍中断领导人峰会时,朴槿惠总统还是在奥巴马总统安排下在今年的荷兰核安全峰会上坐在了一起。虽然朴槿惠和安倍没有多少实际互动,但韩国受美国影响却是笃定的。
中日关系,在安倍这个任期内已经降至冰点。当下,安倍正期望借着11月份的北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实现和中国领导人的会晤。在此之前,安倍首相做了很多功课:派出知华派前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探信,中日两国外长会晤,所谓终战日没有参靖国神社和观看中国歌剧等。
据悉,中国已经开出中日领导人会晤的两条件: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争议,安倍明确不去参拜靖国神社。安倍在“参拜”问题上有转圜空间,在钓鱼岛主权上却不敢让步。就此而言,中日领导人能否实现北京APEC的“习安会”,依然不明朗。中日之间的互疑,让日本舆论也感到困扰,《朝日新闻》特别编辑山中季广12日撰文称,“我真心希望日中领导人能在APEC上实现会谈,日本在华企业与我一样希望日中外交形势转好,他们的愿望比我更急切”。
因为韩国要起诉损害朴槿惠总统声誉的日本《产经新闻》记者,日本国内掀起了批评韩国的浪潮。这回,轮到安倍对日韩领导人会晤“说不”了。在亚欧峰会和APEC峰会上,韩日领导人会晤也是镜花水月---不过这也只是日本的政治姿态,朴槿惠总统本来就不打算和安倍会晤。
中日韩三国,在领导人会晤上纠结缠绕,实际上是东北亚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安倍在历史问题、颠覆和平宪法上走的太远,让东北亚邻国警觉忌惮。在此情势下,靠安倍的承诺和所谓善意,很难消除中日韩日之间的互疑。
中日韩“三国演义”的大戏,背后又有着美国导演的魅影。日美之间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比任何时候都紧密,美国对华的战略猜忌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加之美国在乌克兰遇到的地缘政治麻烦,以及中东打击IS(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需要,美国需要日本的奥援与支持。日本则借势美国,在既得战略利益(钓鱼岛、修宪)上只想得寸进尺而不想妥协退让。
在此复杂情势下,东北亚地缘政治形势很难明朗起来,只会更加复杂危险。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