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观点

美智库专家称:美“保护主义”威胁美中贸易

发布时间: 2014-10-30 11:20:57    来源: 参考消息网    作者: 比尔·沃森    责任编辑: 张林

比尔·沃森 美国凯托学会贸易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家

外媒称,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之一,每年的贸易额超过5500亿美元。当中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的利益而扭曲贸易时,美国决策者提出强烈的抗议是正确的做法。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决策者所做的事情与中国政府相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损害了美中之间的关系。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0月28日发表美国凯托学会贸易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家比尔·沃森的文章《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威胁美中贸易》。文中称,其中一个例子是,美国政府在裁决中国商品是否在以不公平的低价“倾销”到美国市场时,一直在使用所谓的“非市场经济方法论”。这一说法是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存在至今只是因为它的神秘表述让美国官员可以征收较高的惩罚性关税,从而保护国内一些效率低下的行业。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这种做法其实是非法的。但当中国2001年加入该组织时,美国坚持要把中国作为一个例外,让美国可以继续在此后15年里给予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歧视性待遇。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如果美国政府在2016年底之前不改变自己的做法,它就将公然违反自己所承担的贸易义务。

令人遗憾的是,几乎可以肯定,美国不会遵守规则。美国贸易官员不顾法律规定滥用非市场经济方法论的可耻做法过去并不鲜见。几十年来,美国的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一再被任意歪曲,甚至遭到彻底忽视。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这种趋势将发生改变。

美国政府声称中国其实仍是非市场经济体,试图以此来为自己针对中国商品采取的歧视性做法辩解。的确,中国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银行业施加影响并大幅干预宏观经济,在引导本国经济事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以往那种大范围的中央计划经济早就不复存在。

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出口商是追求利润的企业,它们依据像生产成本和消费需求这样的市场因素来自行定价。批评中国的人士指出,中国政府对上游行业施加影响,进而影响到出口商为原材料支付的价格。但单凭这种扭曲市场的做法还不能被扣上非市场经济体的帽子。

首先,要确定是否属于倾销行为,应该对比出口价格和国内售价,如果两者都因为生产成本低而低于市场上的正常价格,那么就不能算作倾销。其次,在许多行业,中国政府对生产成本施加的影响还不如那些从未被当作非市场经济体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施加的影响大。

此外,如果中国企业因政府干预而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那么美国当局可以采取其他应对方法。美国可以用征税来抵消外国补贴,同时又不会违反世贸组织规定。这些征税程序要比美国目前使用的非市场经济方法论透明得多。

非常有必要了解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所带来的代价。除贸易壁垒通常给消费者和企业造成的伤害外,非市场经济待遇还威胁着美中贸易关系和全球贸易体系。

评 论

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