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霖 博联社总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11月25日起,美国约40个州200个城市陆续发生骚乱,局部地区出现打砸抢烧,弗格森市警察无力应付多点暴力活动,当局被迫出动国民警卫队平乱,截至27日,全美共有千余人被捕。这次骚乱的导火索是密苏里州大陪审团决定不起诉枪杀黑人青年的白人警察,骚乱规模与影响之大,表明美国公众特别是黑人对司法体系和族裔关系的极度不满。
骚乱期间,笔者正好身处纽约,呼啸而过的警笛,时报广场的骑警,电视滚动播出的骚乱新闻和火爆激辩,都让人感觉稳定的美国一夜间烽火遍地。骚乱前夕,笔者一行也曾到访紧急状态下的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街面十分平静甚至冷清萧条。一夜间,相去不远的弗格森卷起罕见抗议风暴并波及全国,可见部分公众的不满已蓄势待发,单等24日大陪审团一锤定音。大陪审团裁决符合程序和惯例,但依然引爆大骚乱,值得剖析。
围绕8月9日弗格森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赤手空拳被白人警察达伦·威尔逊枪杀一案,大陪审团自当月20日起每周举行一次听证会,这个漫长的流程也是愤怒孕育和发酵的过程。按美国的陪审员制度,入选陪审团的公民都必须在身份保密、独立判断、对外隔离和与案无涉等条件下履行义务,表决是否进入诉讼环节或决定被告是否有罪,本身是防止滥用公权的制衡机制。然而,3个月里60位人证出庭的最终结果并不能服众,说明陪审员制度已面临大面积质疑,程序正义也无法让示威者们继续崇拜和尊重。
陪审团成员按照一定标准通过随机方式抽调产生,本身既有客观性和中立性,也有偶然性和偏差性。弗格森案大陪审团12人黑白分明且比例失衡,9人为白人,3人为黑人,比例一边倒。这种族裔结构的陪审团介入族裔色彩明显的案件,显然更加敏感,其决断也容易授人以柄,特别是有利于白人而不利于黑人时。情绪失控的示威者会预设立场地认为,白人自然同情白人,黑白比例失衡的陪审团怎能客观、理性和中立地做出公正选择?
示威者怒不可遏的第三个因素大概在于案件本身的是非曲直。涉案警察威尔逊的供述和警方现场取证结果显示,布朗有袭警、试图夺枪、逃逸等暴力和危险举动,但媒体披露的部分证人证词则另有说法。问题是,布朗赤手空拳却身中六枪而死,意味着威尔逊若非故意杀人,至少也是滥用枪械。无论是威尔逊为开枪动机自辩,还是布朗逃逸甚至受伤投降时依然被击毙,两个事实都让公众更倾向于前者绝非出于最低限度自卫。对威尔逊开枪杀人的愤怒存在普遍社会基础,它已超越种族因素,上升到警方草菅人命的层面。美国警察动辄开枪致死嫌疑人的报道比比皆是,而涉案警察鲜有为此付出代价。为此,媒体把警方滥用武力形容为“警察军事化”。
事态的根本还得回到种族关系。美国有1500多个大小族群,南北战争后实现族裔法理平等,力倡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淡化族裔标签,甚至通过选举产生奥巴马这样的少数族裔总统,族裔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原因,族裔不平等,特别是白人与黑人间的不平等并未真正消除。比如,漩涡城市弗格森黑人居民占多数,但市政机构依然由白人主导;美国民间调查机构称,黑人问题少年被警察枪击的风险是白人伙伴的21倍。此外,美国每隔28小时便有一名黑人被杀也是事实。
放大到整个国家层面看,还有两个剖面可以审视:一是白人至上的集体无意识,它会导致警察在面对黑人等少数族裔执法时,容易戴上有色眼镜视对方为负面或危险角色,且轻易诉诸武力甚至直接夺命;另一个是黑人等少数族裔集体悲情心结,在遭遇与白人冲突时,容易下意识地认为对方故意找茬或倚强凌弱。如果说威尔逊轻易开枪打死布朗是白人强势心理作祟使然,大陪审团裁决引发的大面积骚乱则折射黑人群体的弱势心态。
弗格森案显然是一起悲剧,无论是死去的布朗还是打死人的威尔逊,因为3分钟的过程实在太短,瞬间就毁了一黑一白两青年。弗格森案引发的大骚乱更是悲剧,它展示美国法制和人权建设虽然十分发达但依然不能凡事自洽。好在布朗的父母体现了伟大人格与胸怀,呼吁公众保持冷静与和平,宽容与理性地推动旨在保护公民、加强警察执法透明度的“迈克尔·布朗法”—要求所有警察随身携带摄像机。如果这个呼吁变成现实,也许会减少更多布朗不必要的夭折,并避免一案引发的全国性骚乱与动荡。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