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6日讯(记者杨公振)“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东阳2014”于2014年12月5日—7日在浙江东阳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新亚洲 新外交”(New Asia, New Diplomacy)。来自中国和周边国家政界、学界、商界、传媒以及社会各界的公共外交研究者和实践者将齐聚一堂,共同展望亚洲的未来前景,研讨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持人于运全、孙敬鑫出席活动并致辞,如下: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多次对外阐释后,受到国际舆论持续关注。
一、“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反馈
1. 相关国家领导人和各界精英人士表达参与意愿。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论述“一带一路”倡议后,得到沿线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精英的积极回应。一些中亚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精英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他们提供了一条生命线;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领导人表态,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兴趣逐渐浓厚。阿拉伯地区也在争取抓住这一机遇。部分欧洲国家也希望有所作为。
2. 境外媒体多角度报道评论“一带一路”倡议。
西方主流媒体、俄罗斯、印度、东盟和中亚地区主要媒体积极参与报道评论。从关注角度看,外媒除积极报道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多次倡导外,其分析评论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背景和原因;二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三是“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3. 海外专家学者为“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建议。
首先要解决一些关键性任务。需破解恐怖威胁难题。需加强与俄罗斯、印度等主要大国的“分工”。需要国内国际两头热。
二、“一带一路”比其他国家的倡议更具有吸引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等国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计划”不断被提出。如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欧洲的“南部能源走廊”、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韩国的“丝绸之路快速铁路”构想,等等。与其他各方的“竞争导向的一体化”安排不同,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更注重依靠区域主体自身的文明特点、发展特征、资源与制度禀赋的优势来形成发展合力,以实现“合作导向的一体化”。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合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可能性。
“一带一路”强调利益的包容性。“一带一路”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不搞排他性制度设计。
“一带一路”摒弃大国主导。中国明确表示在“一带一路”中不谋求大国地位,其他国家也不应谋求。
“一带一路”在制度设计上更为合理。中国由点及面、从线到片的布局规划符合地区发展实际。软件(政策沟通)建设与硬件(道路联通)建设相辅相成,消除贸易壁垒与加强金融制度建设相得益彰,经济交往与民心交流并行不悖。
三、媒体要主动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
“一带一路”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长期努力。尤其是在当前,还面临不少现实挑战,需要政府、企业、民间等各方共同努力。而在这其中,媒体应该发挥好桥梁作用。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不仅是报道者,也可以成为建设者和受益者。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各方媒体要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媒体要做互联互通的表率和先行者。
其次,要重点弘扬丝绸之路精神,讲好丝绸之路的故事。一是要讲好“一带一路”上的传统友谊故事,让历史为现实和未来注入信心和动力。二是要讲好中国践行“一带一路”的故事,把领导人的重要理念、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规划举措、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行动等,持续对外阐释好、报道好。三是要讲好中外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充分挖掘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企业和普通个人身上的故事。
最后,在“一带一路”报道中推动媒体自身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个综合工程,它对各国媒体自身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各国互联互通的进一步实现,必然会推动媒体不断转型升级。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