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将孤军奋战吗?
美国经济又挺过了一年。原本以为这会是美国加息、新兴市场增长势头再次回归的这一年,结果最后成了美国孤军奋战的一年。美国经济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道琼斯指数在12月23日突破18000点,失业率降到6%以下。尽管美国人的收入依然停滞不前,但美国境内汽油价格普遍低于每加仑2.6美元。经济基本面、较低的土地及房地产资产价格,以及执行有力的法规,加上稳定的监管环境,这一切都使得美国成为了全球投资者眼中的最佳投资市场。无论是好是坏,在我们迈向2015年之际,美国经济再次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PNC金融服务公司和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TIAA-CREF)的经济学家认为,明年美国将再次成为投资者最喜爱的市场;他们还对从伦敦到莫斯科等市场隐约可见的政治风险下的市场准备状态发出了质疑。
随着美国、加拿大、英国的经济进入自给自足的经济扩张轨道,2015年这三国都将走上加息道路。就业岗位数量的增长使得人民的钱包充实了,这将推动企业创造更多营收,刺激更多的岗位聘用以及更快的工资增长,而这又反过来推动英语区的更多消费者支出。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上,太阳永远不落。事实上,在新兴市场中,2015年印度仍将成为热门市场,这要归功于印度储备银行强有力的领导,以及今年5月纳伦德拉•莫迪当选印度总理。
而另一方面,欧元区和日本的发展势头看起来颇为疲弱,不过这些国家的央行正跳上美联储量化宽松的大车,在11月宣布了大规模资产购买的计划——明年这些国家和地区中,量化宽松应该能刺激信贷增长和投资。全球经济大衰退五年之后,发达经济体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2月23日首次突破18000点,这要归功于强劲的美国GDP增长势头。量化宽松政策奏效了。美元始终坚挺。而尽管美国人的收入相对停滞不前,失业率却有所下降。这个国家熬过了经济大衰退。美国并没有凤凰涅槃,但美国经济确实要比许多其他发达市场要好。而与此同时,增长迅猛的新兴市场却仍然表现疲弱,仅有少数例外——印度就是其中一例。
2014年10月,美联储如外界广泛预期的那样,量化宽松经过逐步缩减之后终于走到尽头。不过,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却宣布将捡起美国弃之不用的量化宽松政策,这着实是2014年最令人吃惊的事件之一。
全球经济持续而又充沛的流动性支持着全球资本市场和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并死死摁住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长期利率。目前为止,美国是这种流动性最大的保管人。这些资金流动有助于美国维持较低利率——尽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再像以前那么具有扩张性——本周一收盘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7%,相较之下,今年1月2日的收益率为3%。“我们认为,到2015年年底,10年期债券收益率将达到2.75%,来自于国外投资者的需求和下降的美国通货膨胀预期将拖住收益率的上升步伐。”TIAA-CREF股权投资部门掌门人威廉姆•里格尔如是表示。
标普500指数达到了2050-2100点的中间目标,进一步上探2150点也是有可能的。然而,随着投资者开始揣摩加息时间,波动性将成为愈加难以克服的一个重要因素。
12月22日,TIAA-CREF经济学家表示,他们认为美国明年的GDP年增长率将达到3.1%,好于巴西和俄罗斯等大型新兴市场——由于受到西方制裁,俄罗斯将可能面临一场经济衰退。
投资者忽视政治风险?
石油价格下跌对大宗商品进口国——如中国和印度——来说是好消息,对于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来说同样是好消息。换句话说,明年第一季度,这些市场出现喜人增长势头并不是不可能的。
然而,尽管石油价格走低,中国的GDP增速也有可能因为欧洲疲软的需求和内需增长乏善可陈而出现令人失望的结果——下降到7%以下。对中国的股权投资者来说,一大变数可能是日本央行的举措。这可能提振亚洲的风险资产,如果欧洲央行如外界预期的那样继续执行量化宽松政策的话,欧元区衰退可能就此打住,也有助于诸如Vanguard富时欧洲指数基金(Vanguard FTSE Europe)等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表现——这支基金从年初至今下跌了9%以上。“波动性仍可能徘徊在高位。”里格尔警告说。
在欧洲和新兴市场范围内,最需要警惕的是俄罗斯。对于那些寄希望于欧洲和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对高beta资产有益的投资者来说,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可能突然令他们失去重心。而普京对美国和欧盟采取的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的反应是——交战,这可能导致更加广泛的冲突,并破坏市场的稳定。极度依赖于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已经受到石油价格下跌和卢布贬值的沉重打击——尽管最近一些稳定卢布汇率的努力颇现成效。上周,卢布兑美元汇率近70比1,本周二则已经上升到54比1。市场显然是反应过度了。不过,这种反应过度可能会伤害投资者情绪,使市场紧张不安,特别是对那些通过Market Vectors Russia (RSX) ETF基金被动买入证券的俄罗斯投资者来说尤为如此。
“低企的石油价格继续对俄罗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并有可能在俄罗斯目前的储备不足以满足其所有需求时导致一场经济意外。”Altegris公司首席信息官杰克•里弗金(Jack Rivkin)如是表示。Altegris是一家位于加州拉荷亚(La Jolla, Calif)、管理着25亿美元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普京巩固了权利,但我们也有理由说,随着物资短缺的继续、一路贬值的卢布影响到物价,人民大众可能不再继续支持他。普京或许可以采取一些非同寻常的地理政治手段来尝试影响石油价格。”
所有这一切使得PNC 金融服务公司的高级国际经济学家比尔•亚当斯(Bill Adams)提出了一个问题: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逊尼派-什叶派内战、乌克兰战争和希腊大选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几年来,欧元区几次处在紧要关头,还有中东的几处烂摊子,理应都会对全球复苏造成威胁,然而现在看来,这些所产生的影响似乎很小。”亚当斯表示。在如此之多的错误警报之后,投资者是否正在遗忘政治风险?
“2015年5月英国议会选举之时,保守党得票数领先、兑现对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全民公投的承诺,可能就是对政治风险麻痹大意最直接的敲打。”亚当斯如是表示。
目前来说,股权投资者似乎愿意在这三样东西上押注:中国已经稳稳地避免了硬着陆;美国是一个全新的新兴市场;核心经济体的央行银行家们将继续在2015年拯救他们。
高盛预言2015年全球经济大势
高盛经济学家11月19日列举出了他们认为将在2015年主导市场的重大宏观经济主题。他们的关注焦点包括:推动通胀下降的强大力量;一个“新的石油秩序”;预计美联储不会在明年9月份之前上调利率。以下是其中的10大主题:
1.预计经济复苏将扩展至美国以外地区。高盛预计,新的一年美国经济将继续以高于趋势水平的速度增长,并继续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最强有力的支撑。该行还预计,油价下跌、财务状况改善以及信贷环境一定程度的放松,将帮助日本、欧洲以及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经济实现改善。因此高盛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2014年。
2.发达国家经济的分化局面料将延续。高盛称,2014年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速的差距将延续至新的一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该行认为,美联储或将于2015年9月份启动加息周期,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将继续沿着放松银根和扩大央行资产规模的道路走下去。
3.原油价格将继续下跌。高盛称,原油市场将迎来“新秩序”。高盛指出,近年来石油服务产能实现了实质性的扩张,这可能导致原油开发成本全面下降5%-15%。油价下跌将带来显著的直接影响,将刺激消费,并有望拉动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石油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与此同时,油价下跌将成为石油出口大国的一个压力源,因为石油出口是这些国家的一大收入来源。
4.警惕“低通胀”。尽管欧洲经济增长出现了一定的改善,但高盛预计2015年反通胀力量依然强大。在美国,薪资增长回升速度缓慢。欧洲的情况更糟,就业市场相当不景气。高盛指出,2015年,油价下跌可能会加大通胀的下行压力,甚至可能给核心通胀带来压力,但对后者的影响较小。高盛还称,未来一年,各国针对通缩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可能成为左右原油市场走势的一大力量。
5.美元将继续反弹。高盛称,关于2015年的资产市场走势,美元走强仍是其最强烈的看法。高盛预计欧元兑美元将继续下跌,成为推动美元走强的单一最重要元素,但同时也预计日圆将进一步走软。更让美元多头高兴的是,高盛称,美元正处于一个可持续多年的反弹阶段。
6.不要指望美联储会在明年9月份之前加息。高盛表示,美联储首次加息的时间不会发生在明年9月前。不过一旦开始加息,预计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的速度将快于市场现在的预期,最终的利率也将高于预期。高盛称,他们目前预测的未来利率水平明显高于市场预期,该行预计的到2017年的利率显著高于市场预期水平。不过,高盛认为紧缩过程仍将是可控的。
7.中国将面临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中国的宏观消息方面将出现更多波动,投资者对此应有准备。虽然高盛预测未来几年中国GDP增长将保持在6%-7%这一相对稳健的水平,但该行承认,中国相关资产的涨势明年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报告显示,市场将关注中国每个月的经济活动和政策的波动、反腐运动以及向“更清洁”增长模式的转变。
8.注意新兴市场失衡的改善。2014年上半年,新兴市场增长呈现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疲弱的态势。但高盛称,进入2015年时,新兴市场的经济状况已得到改善,印度、泰国和智利的情况尤其令人瞩目。高盛指出,到2015年,那些成功应对宏观经济失衡并在石油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时处在有利一方的国家,与那些未具备这些条件的国家之间会呈现更为两极分化之势。高盛指出,前一阵营的国家中最清楚无疑的是印度。
9.市场未必会回到那种起伏跌宕的环境。2014年大部分时间市场都处于低波动环境中,除了有时会像10月份那次一样出现一些波动。高盛认为,这种低波动的环境将维持到2015年。根据高盛的报告,尽管从该行的简单模型来看,2015年股市的波动性总体上可能会较2014年小幅提高,但不会产生质变。不过波动性的上升仍会时有发生,而流动性的下降可能也会令波动加剧。
10.绝对回报将处于较低水平。高盛表示,市场前景总体十分不错。高盛表示,尽管未来几年很多资产的价格所能带来的绝对回报率较低,但股票收益使其相对于主权债券来说还是更富有吸引力,因为市场是趋利的,高盛认为入场点会显得更重要。
关注中国通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瑞银高级独立经济顾问乔治•玛格纳斯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提醒人们注意中国通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他说,今年油价下跌50%,这也提醒我们,世界经济正在走向通缩——既是由于欧洲、日本以及几大新兴市场需求不足,也是因为中国根源于产能过剩的通缩是结构性的,并且影响日益深远。
中国持续且仍未结束的经济增速放缓一直伴随着大量的产能过剩、非金融企业债务的大增以及通胀的大幅下降。从2011年至2014年11月,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下降了10%,同比变动已连续33个月为负,而同期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同比涨幅已从6%下降到1.4%。
许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都大幅下降,如钢材、平板玻璃、建筑材料、化工原料与化肥、铝、造船,以及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制造。去年这一比率是在约70%至72%,而自那以后很可能又下降了更多。房地产是2008年后投资和信贷激增的主要受益者,直接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16%。但房地产业现在处于长期的低迷期。除了北京、上海和深圳,许多城市的未售房屋库存消化周期已飙升至25到40个月。
中国名义GDP增长率自2011年以来已下降了差不多一半,至今年的8%,债务总额与GDP之比则上升了80个百分点至250%。日益增加的债务负担由于实际利率上升带来的被动紧缩而加重。计入消费者价格因素后,这些利率已翻倍至4%;如果计入生产者价格,它们则从零猛增至8%。利息支出占GDP的比重增加了一倍,至约15%。虽然信贷扩张放缓,但其增速仍几乎是名义GDP的两倍,而且大部分很可能用来维持过剩产能,以避免停工和失业。
过剩产能长期存在将会支撑中国的通缩,被娇惯的金融体系、封闭的资本账户和国有企业享有的金融特权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摆脱这种环境所需的时间可能非常漫长,有时甚至还会出现麻烦。中国人民银行(PBOC)几个月来一直在注入流动性,最近还宣布了3年来的首次降息。它无疑会在2015年继续宽松之路,但货币宽松代替不了产能关闭和债务重组。
中国通缩问题造成的影响无处不在,并蔓延至世界其他地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对大宗商品依赖度逐步下降,已经在影响从澳大利亚到秘鲁等大宗商品生产国,同时资源公司收入下降并削减资本支出也产生了负面的乘数效应。此外,随着中国公司降价以清除过度供应,全球竞争压力加大,迫使外国制造商也开始降价。
此外,中国增长放缓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导致进口需求突然下降。在从2006年到2012年增长3倍之后,进口就一直原地踏步。在2014年末,进口比年初下降了大约15%。这不仅影响了大宗商品出口国,而且还影响了中国供应链上的亚洲国家,以及一系列致力于向中国销售产品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
额外的通缩压力还会在2015年通过人民币贬值传导至全球经济。通缩的经济逆风、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元走强三者加起来很可能导致货币贬值。日元迄今贬值50%可能就是因此造成的。它正开始导致其他亚洲货币贬值,如果中国不允许人民币贬值来抵消影响,那将非常令人意外。
中国的结构性通缩,再加上过度负债和快速老龄化,将继续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包括意大利和法国在内的9个欧洲国家已经出现温和的通缩,其他国家可能很快加入它们。日本的通缩压力只是因日元贬值而暂时缓解,到2015年年中,美国和英国的“低通胀”可能降至零。
美联储(Fed)和其他西方国家央行未能预见到这种通缩环境,一直达不到通胀目标,似乎也无力扭转趋势。我们很可能会在某一天怀疑,现在是否是时候让各国政府接过反通缩的接力棒了。
国际经济
卢布危机已结束?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俄罗斯政府试图安抚公众,称卢布危机已经结束,但警告接下来会遭遇经济困难。俄财长安东•西卢安诺夫(Anton Siluanov)表示,卢布暴跌所导致的流动性紧张的极端迹象已经消退,卢布已“找到了它的均衡状态”。然而,莫斯科方面预计通胀会出现飙升。俄总统普京的经济顾问安德烈•别洛乌索夫(Andrei Belousov)表示,2014年全年的消费价格通胀(CPI)很可能达到11%(截至12月24日为10.4%),而俄财政部预计,今年全年CPI将高达11.5%。
普京表示,政府“肯定在以有意义的方式应对经济乃至国家整体面临的问题”,但他下令内阁放弃即将到来的新年假期,全力处理经济危机。“政府绝对不能承受这样的长假,至少今年不行,”他表示。俄总统建议政府聚焦于社会问题和动荡的汇率,将其列为首要任务。分析师警告,全国在1月12日恢复上班后,通胀可能进一步飙升。过去两周,许多公司暂停了发货和交货,尤其是对于进口产品;其间卢布汇率剧烈波动,12月16日曾短暂跌至1美元兑80卢布的低位。
自那以来,卢布已逐步企稳,之前俄央行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允许俄各银行暂停将外汇相关资产按市价计值,以及承诺对银行业进行资本重组。政府指示大型出口企业将外汇储备兑换为卢布,在过去一周也帮助支撑了卢布汇率。12月25日卢布进一步上涨,在1美元兑51.4至55.7卢布的区间内摆动。
不过,经济学家们警告称,如果油价继续下滑,如果乌克兰问题引发的地缘政治紧张明年不能缓解,卢布有再度走弱的风险。莫斯科方面还可能受到信用评级下调的额外压力。目前,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对俄主权债务的评级都是只比垃圾级高一级。本周标准普尔将俄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俄政府表示,正与各评级机构沟通,以“解释”该国的经济形势。
俄罗斯的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款权(对官方储备构成补充)——上周跌破4000亿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这是自该国2009年遭遇上一次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
这一下滑(一周前曾为4150亿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俄央行大举干预汇市以支撑不断贬值的卢布。在普京的压力之下,央行最初只是犹犹豫豫地干预,以求阻止卢布的快速下滑。俄总统上周表示,央行不能浪费储备,因为面临外国制裁的俄罗斯需要这些储备作为安全缓冲,以便在必要时进行纾困。
房价上涨是不平等的一大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凯撰文认为,房价上涨是不平等的一大来源。他在文章中写道,近日,我描述了计算现代经济体资本的两种方式:我们可以估算实物资产的价值,或者我们可以统计家庭财富的总值。两种方式得到的总值应该大致相当,但不会完全一样。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被广泛引用的著作主要是谈实物资产的价值。
即使是在现代,实物资产价值的可用数据也不是很精准。我们非常清楚对各类资产的当前投资状况,包括厂房和机器、车辆、办公室、商店和仓库、道路和线网,但我们不了解这些资产的当前价值。
国民账户中这些资产的数据主要是通过“永续盘存法”来估算的。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扣除每年的折旧,并将新的投资加入到现有的总数中。计算出来的结果就作为下一年计算的初始值。可以类比西班牙酿酒商采用的“索雷拉”制酒法,也就是从酒桶中抽出一部分成熟的雪莉酒,然后以当年的新酒替换。
这种计算方法对有关折旧的假设和资本品的价格十分敏感。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人问“伦敦地铁(London Underground)的价值是多少?”,我们永远也无法确定他到底想衡量什么的价值。
但是,即使有这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依然可以估算英法等国实物资产在长期内的发展,就像皮凯蒂教授所做的那样。因为这些国家有记录详实的经济史。
两个世纪以前,农业地产是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对这类地产的继承所有制是决定财富(及其不平等)的首要因素。但是,现在农业在总产出中占的比例小得多,而英法两国农场的价值因为在北美和世界其他地方开辟的新领地而下降。豪华古宅现在是负债,而非资产,拥有这些古宅的当代“公爵”们靠给参观者供应茶水来维持收支平衡。
这些参观者是资本的新主人。在英国和法国,实物资产超过一半的价值来自住宅地产。
大约60%到70%的房屋由房主自住,以价值计,这类房屋的占比更高。就算扣除了约占房产价值三分之一的未偿付抵押贷款,房主自住的房屋也是个人财富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因此,“资本又回来了”现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土地的增值。这种解释和皮凯蒂教授的主张大相径庭。他认为,资本的增长及其分配的不平等,背后的驱动因素是无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即资本回报率超过基本经济增长率(这导致最富有的人能无限地积累资本)。
房产财富有两种形式:居住自有房屋产生的回报,以及稳定攀升的房产价值。房主自住房屋的回报无法积累,而是以居住房屋的形式每年发生消耗。然而,房价上升对财富分配有显著影响,尤其反映在代际传递不平等方面。
今天的年轻人从未来房价上涨中获益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父母是否能将过去房价上涨的收益传递给他们。但与“占领华尔街”(Occupy Wall Street)的人们,或者购买皮凯蒂著作的读者担忧的不平等相比,这种不公平在性质和成因上存在差异。
房屋净值和养老金权益的增值,在对财富进行更广泛的分配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它们在减少不平等方面的效果就不敢恭维了。
国内与港台经济
中国影子银行以新面目膨胀
尽管当局采取措施打击隐性放贷,但中国影子银行领域以新的方式迅速扩大,他们抓住监管盲区不断膨胀,但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也给债务增加带来风险。
中国爆出一系列债务违约事件后,当局采取措施限制风险最大但监管宽松的信贷领域,因为这类债务可能影响到中国的经济体质。其中的违约事件就包括9月恒丰银行担保的40亿元人民币(6.4亿美元)信贷产品。
政府在2011年发布统计影子银行规模的指标--社会总融资(TSF)。据路透对央行数据的分析,该数据显示打击影子银行的举措取得一些成功,2014年下半年影子银行规模缩减到约21.9万亿元人民币(3.5万亿美元)。
但据路透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计算,由证监会而非银监会监管的金融公司基本在过去两年所创造的多达16万亿元人民币(2.6万亿美元)融资并未纳入其中。如果算上这部分融资,那么影子银行规模差不多相当于传统银行体系贷款规模的逾45%。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个,但没有具体的统计,因此对这方面不那么清楚。社科院是为中国央行提供建议的智库。他说,因此影子银行更难监管。
的确,国务院去年12月要求央行制定新的统计数据以衡量影子银行的规模。在影子银行的新面目中,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可以注入散户投资者基金,或投资一家银行已经筹集到的资金,扮演的角色是中介而非实际投资人。“中国信贷状况只是发展得太快,因此社会总融资不能像以往那样展现全面图景,”瑞银分析师Donna Kwok表示。
影子银行的定义是非银行信贷及银行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信贷。在全球各地,影子银行都是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国,影子银行帮助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获得信贷,并给投资者提供较银行存款更高的回报。中国央行曾表示,影子银行的正面作用不可否认。但影子银行也给高风险、效益低下的项目融资,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这也是当局对其加以遏制的原因。
随着中国银监会打击信托公司和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信贷,该行业利用了银监会2008年推出的、允许券商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规定的漏洞。投资咨询公司Z-Ben Advisers表示,这些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增长了两倍多,从2012年的1.8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今年6月底时的6.82万亿。基金管理公司也进行效仿,从被允许成立的第一年2012年时的100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今年6月底时的2万亿元。Z-Ben Advisers研究主管Howhow Zhang认为,这些基金中超过95%都可列入影子银行范围。他说,三年前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现在这些几乎毫无经验的平台竟然管理着5万亿,甚至10万亿元的资金。
这些资金支持的往往还是影子银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房地产、基础设施,以及其他传统银行认为有风险的项目。信托公司放贷可能被低估了7万亿元人民币,由于这类融资通常被称为“投资”,所以不在社会融资总量(TSF)的统计范围之内。不过分析师们认为,在银监会更严苛的管理制度下,该行业的快速增长期已经结束。
两套监管体系之间的差异,可能意味着同一家母公司旗下的金融企业或许会得到不同的对待。部分出售投资产品的大型券商隶属于规模更大的企业集团,而后者也同时拥有银行,例如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中信证券和中信银行。中信一名发言人没有对该报导置评,光大集团也未回应电话采访要求。银行向储户提供的年利率不得超过3.3%,而券商、信托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可出售回报更高的投资产品。银行可通过出售理财产品提供更高回报,但也面对着比非银行竞争对手更多的限制。若证监会收紧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管制,那么资金就会流向个人对个人贷款等新兴领域。但影子银行系统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可能并非来自监管层,而是大陆股市。沪综指自11月21日以来已经上涨超过30%,令影子银行体系的回报相形见绌。“近来股市表现很好,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交易上面,”一名券商销售助理称。
中国会卷入一场货币战争吗?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刘罡读报”专栏称,有外媒认为,日元贬值已迫使中国不事声张地加入了亚洲地区不断升级的货币战,但也有海外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到目前为止依然努力不卷入到这场会打乱中国经济改革步伐的角斗中去。
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22日的报道说,在俄罗斯、日本、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的货币纷纷贬值之际,中国因人民币汇率坚挺而蒙受的痛苦更显突兀。中国已经第一次公开就人民币的过度坚挺发出警告,在通货紧缩压力日益凸显、亚洲各国货币纷纷贬值之际,这显示中国可能正在调整自己的外汇政策。报道说,中国已不事声张地加入了亚洲地区不断升级的货币战,自11月初以来,货币当局引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了两个百分点。中国让人民币贬值的任何行动都会产生将中国的通缩压力输出到世界其他国家的效应。
报道说,货币战争的第一枪在日本打响,日元汇率自2012年初以来已经下跌了40%,最近几个月,随着日本出口商开始趁日元贬值之机削减产品价格,日元贬值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威胁变得越来越明显。此后,从俄罗斯到印度,从泰国到马来西亚,众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也开始纷纷跳水。报道援引瑞银分析师乔治•马努斯的话说,现在的情形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类似,当时日元汇率也曾直线下跌,鉴于中国通缩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难以想象中国如何能硬挺着不加入到货币贬值的潮流中去。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12月4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则认为,与日本爆发货币战无助于中国进行经济改革。文章说,就在中国努力实现经济的增长动力由投资向消费转变之际,日元汇率近期的大幅贬值为此平添了难度。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15%。任职于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理查德•波特斯认为,日元贬值可能会使中国制造业一些效率较低的出口企业日子更难过,但中国政府到目前为止依然致力于通过改革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降低中国经济对低附加值出口产业的依赖。自6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体保持了稳定,并未追随日元一道下跌。
文章认为,与中国目前旨在避免坠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艰巨任务相比,日元贬值给人民币造成的压力只能算一种小干扰。习近平认为中国经济需经历一个“创造性破坏”阶段的看法能经受住日元贬值和越南及印度等国竞争压力的考验吗?目前不断走低的油价或许能为中国提供一些帮助,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对中国也有利好作用,这有助于中国以对自己较为优惠的条款与俄罗斯达成天然气进口协议。文章说,更重要的是,中国应该从日本经济过往20年的经历中得到教训,那就是没有进一步的经济改革,增长无法实现。在外部需求疲弱而非汇率因素成为中国出口的最大障碍之际,加入日本引发的货币战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错误。
中国正在“出口”房地产泡沫?
韦恩•阿诺德(Wayne Arnold)在《巴伦周刊》上写道,2014年10月,中国投资者斥资19.5亿美元买下了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Astoria Hotel)这座负有盛名的曼哈顿地标式建筑,1945年的好莱坞电影《琼楼风月》(Week-end at the Waldorf)使其成为不朽传奇。
与这笔交易类似的日本公司三菱地所(Mitsubishi Estate Co.)1989年收购曼哈顿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80%的股份也曾轰动一时。当时日本财大气粗,正在全世界收购资产。在1984至1990年间,日本人在纽约州持有的地产价值从8亿美元飙升至逾1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位于纽约市。
在66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以及20年的纽约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之后,出现了华尔道夫酒店的交易。中资保险公司安邦保险集团承诺斥资19.5亿美元收购整座酒店。
这是中国在国内房地产泡沫迅速破裂之际匆忙将房地产泡沫“出口”海外的行动之一。问题是这两场泡沫是否都会出现不愉快的结局。
中国投资者在全球都势不可挡。根据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2013年中国买家的海外物业投资额从2008年的7520万美元攀升至158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的新交易规模达51亿美元。其中多数交易是国有企业、保险商及其他公司购买写字楼和其他商业地产。
随着本土经济增速放缓,加上政府放松了对利率的限制,进而抬高了中国公司自己的借款成本并迫使银行和保险商向客户支付更高的报酬,中国公司渴求在海外找到回报率更高的房地产。
而美国拥有时尚的奢侈酒店,又具备法治环境,因此成为中国海外物业投资的首选地,排在其后的是英国、香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Nikkei Asian Review援引仲量联行(JLL)和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数据称,2014年前九个月中国投资者在美国买下了27.6亿美元的商业地产,进而全年有可能突破2013年的32亿美元。去年,房地产开发商SOHO中国的控股家族与一位巴西投资者联手投资了14亿美元,收购了曼哈顿通用汽车大楼40%的股权。
中国对美国住宅的胃口似乎要大好多倍。据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U.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数据,在截至3月31日的这一年间,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买家购置了总价220亿美元的美国住宅,成为在美购买住宅最大的外国购房者群体,加拿大人排在第二位。加拿大人往往花费约26.8万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和佛罗里达州购置养老房,而中国人购买的典型住宅是在加州或纽约价值52.3万美元的出租房。
那么,在中国房价走低之际,情况又如何呢?在住宅存量处于五年高点之际,中国的楼市面临供应过剩问题。销量和价格一直在双双下滑。眼下,随着中国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海外,试图用其他地方更健康的资产弥补国内房价下滑带来的损失,不断下滑的房价似乎开始推高离岸市场需求。从一定程度讲,北京正在鼓励这种做法,力推债务缠身的开发商在海外扩大销量以偿还在国内建造未售出房屋所用的贷款。不过,最终,中国不断下滑的房价可能促使中国投资者采取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人的做法:提供大幅折扣抛售海外房产以筹集现金。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可能帮助抑制他们一直在推高的那些市场的房价。
东京房地产泡沫破裂并将日本经济卷入长达20年的通货紧缩困局之后,三菱地所最后在1995年亏本抛售了洛克菲勒中心。日本投资者在1988年买入了165亿美元的美国房地产,到1994年他们正在或者试图出手的美国房地产达到64亿美元,并且遭受了30%或以上的损失。
尽管日本投资者在纽约市商业地产中仅持有大约3%,但他们的抛盘帮助压低了当地地产价格,正如之前他们的买盘推高了市场一样。纽约高端写字楼价格从20世纪80年代的每平方英尺500美元降至1994年的大约150至200美元。
中国投资者的撤离可能给香港和新加坡等亚洲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近年来在这些地方中国投资者在高端地产的一掷千金再加上低利率推动地产价格飙涨。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以及全球利率水平似乎即将上行,新加坡物业价格已经开始下跌,香港、菲律宾、韩国、泰国和越南的地产价格也在走软。
在亚洲这样一个高度依赖房地产的地区,前景并不太好。据野村(Nomura)的估算,地产价格若下跌5%,那么亚洲经济增长率可能会被拉低1.3个百分点。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