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张晓强:2015最期待深化改革和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

发布时间: 2015-01-10 20:09:12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杨公振    责任编辑: 杨公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张晓强 中国网杨公振摄
 

中国网讯(记者张林、杨公振)1月10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第二十二期“新常态下的中国与世界”在清华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张晓强、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首席经济学家ChorchingGoh、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财政部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刘克崮、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广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雷鼎鸣等嘉宾参加。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主持。

2015年是一个毫无疑问新常态的一年,对于2015年和2014年相比会有什么比较突出的特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张晓强做了精彩发言。

张晓强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召开不久,对于2015年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下的基本方针有很明确的表述,就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强调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开放。相应的也提出了包括培育新的增长点等在内的五项主要任务,为了达成这样一些目标,则要求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这样就把整个2015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明确下来了。

就特别期待的经济方面重要的事件,张晓强表示,一个是关于深化改革,一个是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比如对于2015年深化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要对行政审批、要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等等多个领域进行改革。行政改革政府的力度不小,到去年底为止,中央政府已经累计取消,或者下放的行政审批权798项,地方政府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新的一年随着继续推进,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进程的加快,能够使一些标准体系完善,规范市场的准入,科学实施,避免一放就乱。同时也一定要更好运用这些法律环境技术的手段,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不要多个政府机构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名,冒出一大批新的行政管理措施,这样使得过去我们老说的“20个大官帽改一个大草帽”,反而没有变。

就“2015年经济下滑的压力是否比2014年还要严重”这一问题,张晓强认为,从目前所面对的形势来看,2015年形势是很复杂的,不比2014年宽松。从经济来看,发展需求的大中商品价格像铁矿这些下跌以后,原油去年12月11日纽约跌破60美元,今年1月6日又一次下跌,跌破50美元,反映全球在供求角度来看,需求这方面是很弱的。而中国的经济已经是深度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举三个数字来说明中国这些年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状况。

第一组是GDP,两千年中国的GDP占世界GDP的比重是3.44%,2013年占到了12.8%,出口两千年中国占世界的比重是3.92%,2013年达到了12.2%,能源消费2000年占世界的比重是4%,2013年消费了全世界能源的22%,2014年中国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超过3亿多原油。这种深度融合情况下,全球的这种地缘政治,需求不旺,金融博弈等等外部条件。

而就“推动改革,而且要取消政府审批,但是最近发改委大量审批了很多项目”这一现象,张晓强说,大家可能注意到中国的这种投资体制改革,特别2003年,这十几年经过了很大变化。过去审批制变成只有使用中央政府的投资,政府投资才是审批制,其他的叫核准,或者备案。目前的进程,就是核准备案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审批的是越来越少,需要政府审批的主要是限于使用政府投资的一些重要基础设施,比如铁路、公路、水利。所以发改委批的重点是这一类项目,而且大家如果看政府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能够看到,就是如果我们只讲,发改委批准了总投资几万亿的项目,这个确实很大。但是如果我们对比一下历史的进程,在80年代的时候,政府投资要占到全社会投资的30%到40%,2014年全社会的投资要40几万亿,政府投资不到5%,这种情况下占的很小,民营企业投资在14年已经高达65%,这些基本上都是备案制。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