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开始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生育政策改革。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推动了生育政策实质性的改革。2014年全国大多数省(市或自治区)先后实施了“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围绕生育政策改革的相关研究,成为这一年中国人口研究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现行生育政策已经实施近30年,如今的中国人口形势与当年已大不相同。人口学者多年来围绕生育政策调整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少研究成果仅限于内部讨论或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在小范围讨论。《决定》中首次由中央公开提出生育政策调整,引发了学界对这个问题的公开讨论,相关研究成果竞相发表。这些研究不仅与政策和改革密切相关,也在中国人口研究历史上具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
估计和预测与独生子女相关的 人口现状和变化
在2014年围绕生育政策改革的相关研究中,最为频繁出现的名词当属“独生子女”。虽然独生子女并不是中国特有的人群,但其他国家的人口领域极少会像中国这样重视,在与独生子女相关的婚姻、家庭、生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当独生子女成为生育二孩的条件、且与此前的“双独二孩”政策相比有更多夫妻符合这个条件时,分析判断这一群体在政策调整后的生育行为,成为国家和各地政府主管部门为政策调整作准备的工作内容之一,从而催生了与之相关的众多研究。中国人口学者利用有限的数据,尝试不同的人口分析技术,估计和预测与独生子女相关的人口现状和变化,这些研究既有独特的中国色彩,也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尽管这类研究多缘起于生育政策改革,不过大多数发表的研究成果都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从而使这些成果既可为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充实人口分析方法应用的知识库作出贡献。
2014年围绕“单独二孩”政策的人口研究中,有些直接与政策调整及其实施有关,如对“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论证、估计受政策调整影响的夫妻数量、估计政策实施后较短时期内可能生二孩的夫妻数量以及可能多出生的人口数量等。在论证和估计政策调整影响时,最频繁出现的是对生育“堆积”的估计,隐含着对可能出现的生育堆积的担忧。而与此同时,也不乏对低生育率“风险”或“陷阱”的讨论。关于“单独二孩”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不仅限于政策变化可能引起的人口变化,还有研究进一步从经济角度估算了生育政策改革对未来潜在生产率的影响。对生育政策调整及未来取向的讨论也同样丰富,既有对“单独二孩”政策的利弊分析,也延伸到对计划生育政策及其作用的回顾和反思。而在论证“单独二孩”的同时,已经出现了关于尽快过渡到“普遍二孩”的讨论。
关注居民对生育政策调整的反应及其生育意愿
与公众对生育政策改革的热烈反响相比,2014年年中和岁末的全国“单独二孩”申报和生育统计,则反映了符合政策夫妻对生育新政的理智回应。人口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大多是分析已经观察到的事实,因此研究会滞后于现实变化。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科学研究的发现和验证,以至于认识会更加滞后。人口预测和估计主要基于已经观察到的并得到研究者认可的事实,大多数围绕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分析,都起始于2013年或更早,加之学术期刊的评审制度,一项研究从完成到发表还有一定时期的滞后,因而2014年上半年发表的多数相关研究都完成于生育政策调整实施之前,学者们凭借已有研究成果、个人经验和知识,来推测城乡居民对生育政策调整的反应和可能发生的生育行为。在估计“单独”夫妻规模方面,因为现有的绝大多数统计或登记系统都没有这项指标,只能依据现有数据进行间接估计。此外,对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也有不同应用,有些研究将调查得到的生育意愿等同于将要采取的行为。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有关研究对育龄夫妻响应“单独二孩”新政的热度几乎一致存在高估倾向。
随着全国各地相继实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主管部门和学者都在密切关注符合政策夫妻对政策的反应,而2014年下半年发表的文章则反映了紧跟变化的研究成果,如湖北省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开展了生育意愿调查并及时发表调查结果。在这个调查中,对于“单独”夫妻而言,二孩生育政策不再是假设而是现实,他们可能会更认真地考虑二孩生育计划。由于中国地区差异大,这类在地区范围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调查结果,更为接近当地现实,也更具有实用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出现快速发展和变化局面,在人口方面也不例外。中国在约半个世纪里完成了人口转变,已多年稳定在低生育率和低增长阶段,城乡居民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些快速发展对中国人口研究提出了挑战,人口变化快于认识、形势发展快于研究,各种社会、经济、文化、人口变化同时发生而且相互作用,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有显著影响。2015年,各项改革都将向纵深发展,人口研究更需要置身其中,转变认识,更新观念,及时跟进变化的步伐。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