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张胜军:中国智库发展应该与政府保持些许距离

发布时间: 2015-01-29 07:59:41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张胜军    责任编辑: 张林

近日,《全球智库报告2014》在全球55个城市同时发布,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智库排行发布会,来自中国10多家智库的代表在北京共同见证了中国会场的报告发布全程。报告共有172页,有49个分项表单。在最重要的“全球智库150强榜单”中,有7家中国智库入围,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张胜军:中国智库发展应该与政府保持些许距离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张胜军,认为本次《全球智库报告》对我国智库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不过在对中国智库的排名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他还谈到了中国智库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全球智库报告2014》中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很多智库应该能够通过对照这份报告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排名不仅仅是一简单的智库排名,它给出了一些主要议题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包括智库运作的结构、机制等等很多方面的信息。这份报告可以说是对智库发展的一个综合的检验和反映。

其次,这份智库报告的专题性排名和议题性排名很有意义。例如关于智库的国际化水平,智库的机制、效率、甚至它的筹资渠道和盈利情况等等,这份报告都进行了排名,这种细致化的排名是很有意义的,特别对中国的智库建设有借鉴意义,对国内进行智库排名有借鉴意义。

第三,在中国的排名上,结果还不太理想,我们在智库网络建设,在创新方面的排名在30名之外,在利用媒体方面很靠后,在国际化方面也很靠后,在利用社会资源方面也不太占优,都在20名开外,这些都反映出很多问题。在与党派关系的排名上,把我国的中央党校排的很靠后,是有点疑问的,因为我认为中央党校和党联系是很近的。

根据本次全球智库报告,也反映出我国的中国特色智库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是关于智库独立性的问题。由于中国特殊的体制和特殊的国情,智库在中国想做到完全独立是很困难的,因为包括资金来源,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政府,像王文他们这种民间筹资的研究院,是比较少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智库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做到一些配套制度的建设,我们要有一些独立运作的基金会,中国社会的基金会太少了,与智库的发展完全不匹配。如果我国的基金会不能够大力发展,那么中国智库的春天很快就会过去。所以,基金界、独立基金的努力和建设也是智库建设的一个必要的基础,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是公共性的问题。目前我国建立的新型智库都属于公共事务类型,都是讨论公共议题的,不是讨论私人议题的。公共性议题类的智库在中国是没有传统,中国传统的智库是私人性的智库,比如说以前的幕僚、师爷等,都属于私人性智库。还有一些隐性智库,因为中国某些特殊体制造成我国很多有份量的建议,与提建议者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被称为隐性智库。比如说内参,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即使其他国家也存在内参,但中国的内参对决策的影响力是没有办法进行评价的,因为包括我国一些领导人提出的新概念、新言论很可能就来自于某个内刊的启发,但它实际上与写内刊的人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这些理论说出来就是领导人的思想。所以,中国传统上的智库建设是私人性和隐性的,而现在我们发展的是公共性智库,讨论的都是公共事务,因此中国建设智库一定要讨论公共性问题。

第三是中国的智库水平。说到中国智库水平,从排名上看,中国智库的发展水平是很高的。但是中国智库缺乏使用者,因此即使我们的智库再好,提出来的想法也好,建议也好,非常的利国利民,或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某个行业甚至,改善国际的地位,但是领导人不喜欢这个调查,不喜欢这种方式,或者说你提出的这些建议,领导人根本不予采纳,这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了,这也是中国智库急需解决的配套建设机制之一。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倒逼机制,就是像刘备招亲一样,敲锣打鼓让大家都知道,就是说通过在媒体上公开讨论,利用社会舆论机制逼迫政府采取一些政策。我个人观察,我国的一些特殊体制造成我们的一些研究人员总是投领导人所好,对一些问题没有好好设计,结果带来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对一些政策进行公开讨论。公开讨论对智库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中国的智库还继续以私人性的,秘密的,或者是特殊渠道的形式存在,这样的智库可能对某个领导人,某个人的政治发展有好处,但未必对人民有益。所以,保持社会公正应该是我国智库的一个底线,智库必须是有底线的,不能像过去那样是为一个人的政治服务,像《纸牌屋》一样。同时,智库的建设里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们还没有想到的,这也是我们要建设智库需要时刻注意的。

对于中国媒体很难从中国智库中得到信息的问题,张胜军认为主要原是因为我国智库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因此它会受到政府的制约,很多问题不能进行公开讨论。因此,中国的智库发展不能只专注于专业性、技术性和解决问题的强大性这些方面,还应该站在公民社会的角度,而不是完全与政府同声共气,应该保持一定距离,距离产生美。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