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智库讨论:金融制裁成美国利器,中国不得不防

发布时间: 2015-02-02 11:01:52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张林

(中国网 2月2日讯记者张林)在不安定的国际局势中,除了军事战争这一传统的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之外,金融制裁已经成为战争前奏、战争替代、大国博弈新方式。在全球金融与互联网领域,美国正在将所拥有的不均衡、不对称实力转化为新型国际权力,服务美国对外政策。中国如何看清国际金融局势?如何防范金融制裁?这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议题。

 2月1日下午,《金融制裁——美国新型全球不对称权力》新书发布暨主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召开。该书联合出版方中国经济出版社副总编辑乔卫兵首先致辞,随后该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徐以升做了主旨发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研讨会上,来自国际关系、金融、军事领域的专家们围绕如何充分认识金融制裁,如何思考国家金融安全和国家安全这一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梁守德指出,国际关系有三个重要的方面:政治、军事、经济,而现在的经济可以说更重要的是金融,实际上金融关系可以作为经济关系核心,也可以认为说大一点是我们国际关系的核心。在今年不研究金融关系,国际关系很难深入下去,也很难准确地把握它的发展。金融关系和美国不对称权力的形势下,如果没有很好的防范,中国就容易出现问题。

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十分的严峻,中国也非常重视国家安全。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原政委、少将、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李而炳总结了,美国为了维护它的霸权,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主要有三把刀:干涉制度;金融制裁,经济的制裁;颜色革命。他认为,金融制裁对国家安全非常重要,对金融制裁问题的研究、应对措施更加迫切。如果国家对金融战争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疏于防范,就可能误入陷阱。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方案,供中央参考,起到一个智库的作用。

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金中夏提出,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了,它作为自然的发展也不可能长久依赖于其它一种货币的跨境支付系统,或者报文系统,肯定也要发展自己的系统,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市场的必然发展方向和选择。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处理好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以及经济开放之间的关系,这是特别需要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丁一凡,在现有的美国金融制裁下,我们已经身受其害。虽然中国不是直接的牺牲品,但却遭受了附带损害,对此中国一定要有所防范。

国家利益与金融已经密不可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湘穗指出,国家利益在高度金融化,金融化的国家利益就使谋取国家利益的手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今天更应该重视地缘政治,就是由货币体系导致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政治关系的变化是我们国际关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他建议可以设计从周边国家开始的一种支付体系,形成多元化的货币体系,跟美国的金融霸权形成博弈,同样也丰富了一带一路的内涵。

一带一路已经走出中国,形成区域化发展,甚至未来是全球化发展。中国银行资深研究员王永利提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完全有可能由这个开始建立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区域化全球化发展的新规则、新秩序、新结构,而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投资。如果真的能把周边的几十个国家团结起来,形成一个自贸区,而且人民币在里面有好的流通,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美国频繁发动金融制裁对中国构成什么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巍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加剧了中国开始认识到保障中国金融安全的紧迫性;第二,美国频繁利用金融制裁,实际上在透支美国金融信用;第三,今天的中国最重要跟美国学习的是如何竖立我们货币的信誉。

《金融制裁——美国新型全球不对称权力》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共同出版,以翔实资料和精彩分析全方位揭开美国金融制裁的秘密,为我们思考中国金融安全和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重要探索。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