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创设于1910年,是美国成立最早又颇有影响的研究院之一,同时它也是美国著名的主流思想库,标榜超脱党派、兼容并蓄,以“促进国家间合作以及美国的国际交往”为宗旨,并重视研究的“实际结果”。
当今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智库必须在国际范围内建立研究中心,拥有多国视角。基于此,卡内基于2006年启动了建立世界首个全球智库的计划。在前院长马秀丝(Jessica T. Mathews)的领导下,卡内基重新定义了它的使命。研究院现已在北京、布鲁塞尔、贝鲁特、莫斯科和华盛顿特区等五个战略城市设立了研究中心,形成了全球网络,其网站支持英语、阿拉伯语、中文和俄语等语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卡内基来到了中国。
百年智库来到中国落地生根,打造国际对话新空间
2010年,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达成合作关系,共同建立“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 ”,其使命是针对中国和国际社会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加强相互理解与合作,以满足当下社会的迫切需求。希望通过搭建了一个促进中外专家之间合作的平台,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观点呈现给世界,并且邀请中外专家、学者以及前任决策高官们齐聚北京,进行“一轨半/二轨”式的对话。卡内基深信只有中国与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世界最紧迫的全球性挑战。
鉴于这一认识 ,随着卡内基走向全球,与此同时,清华也开始将其研究、项目和观点推向国际,国际关系学系启动了英语语言硕士生项目及发展中国家研究项目。可以说,清华-卡内基是一个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合作项目。
通过这一合作项目,清华大学可以接触到卡内基的资源,并与五个研究中心,包括卡内基颇为完善的亚洲项目开展合作。清华-卡内基与卡内基的其他全球平台共同举办大型会议、圆桌讨论和内部会议,就目前最为紧迫的全球问题进行及时而深入的分析。这些问题包括国际经济和贸易、能源和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和军备控制以及朝鲜、伊朗、南亚和中东地区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借助于清华-卡内基这一平台,中国研究学者可以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参与力度,加强专业见解;外国研究学者则可就中国学者对全球问题的看法加强交流和理解。
清华-卡内基伴随着中国开始深入审视其国际角色,在世界舞台上变得日益活跃的大背景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国际社会正试图更好地了解中国,设法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力度。“我们相信在清华大学建立的这个共赢平台为中国开展外交政策和国际挑战对话创造了重要的新空间,为中国专家在国际讨论中抒发己见创建了有效途径,也丰富了清华大学在气候和能源政策以及中东问题等关键领域的专业见解。”清华-卡内基的主任韩磊对中国网记者说。
中国的国际角色研究在清华-卡内基得到深化
清华-卡内基合作项目聚焦国际问题,14位研究员的研究领域都与中国的国际角色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密切相关。总体而言,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中欧关系、中国崛起的影响、中美关系、国际经济和贸易、国际安全挑战、能源与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和军备控制等。研究员开展的这些对话和研究已在全球范围内对政策辩论和制定产生了显著影响。例如,清华-卡内基多次就中美关系举办了圆桌会议,韩磊(Paul Haenle)主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实现前景上,目前已向美国和中国政府的高层官员呈达了相关建议。
清华-卡内基不仅是促进中美关系的一座桥梁,而且在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方面,也同样颇具影响。比如,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兼清华-卡内基欧洲问题专家史志钦博士曾主持了一场与欧洲杰出学者的对话,促进了欧盟政策的制定,加强了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另外,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清华-卡内基驻会研究员赵可金博士曾就中俄关系以及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向中国决策者和国际学者提供了专业分析。
评估公共舆论和实施公共政策是清华-卡内基的另一优势。针对那些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可为决策者提供重要见解的中美公共舆论,清华大学副教授兼公共舆论研究专家张传杰博士会定期召开会议。王韬博士与卡内基其他中心的研究员合作,研究中国不断上涨的石油需求与非常规石油发展对中国和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作为一名拥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研究员,王韬曾多次受国内外著名媒体机构邀请对中国的能源与气候政策,包括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达成的中美气候协议发表评论。此外,卡内基的亚洲项目及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也会提升清华的研究能力。
另外,清华-卡内基密切关注国际危机,以帮助中国政府更好地预测、分析或预防危机。去年,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兼清华-卡内基驻会研究员陈琪博士主持了一个关于伊朗核谈判前景的重要讨论,加强了中国与以色列及其他中东外交官员的关系,深话了彼此的理解。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Hugo Chavez)因病去世后, 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委内瑞拉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清华-卡内基研究员陈懋修(Matt Ferchen)围绕这一期间的中委关系提供了重要分析。
对中美关系的积极作用得到中国高层认可
清华-卡内基合作项目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政策。首先,研究学者和专家可通过由卡内基提供的非官方对话平台,确定有关全球问题的共同利益领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制定政策建议,就全球性问题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许多清华-卡内基的研究员与世界各地的高级政府官员保持关系,他们可以向关键决策人传达意见,影响政策。
习近平主席上任后不久,卡内基的包道格(Doug Paal)和韩磊(Paul Haenle)等研究员就曾撰文建议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和北京以外的地方会晤,建立私人友谊,抛开外交礼节,自由畅谈。在这篇文章的影响下,白宫组织了“阳光之乡”峰会。2013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州进行了非正式会晤。随后,中国高层领导对清华-卡内基在增进中美关系方面所发挥的积极和建设性作用给予了认可。
汇聚卡内基的美国高层资源与清华的顶尖国际学者
清华与卡内基建立合作的灵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阎学通博士 ,他是中国外交政策、国家安全和中美关系领域的顶尖专家,现任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及《国际政治科学》总编。马秀丝(Jessica Mathews)博士是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前院长,在卡内基这边为合作关系提供指导和全球视野。上周,马秀丝已经结束任期,美国前副国务卿比尔·伯恩斯(Bill Burns)开始担任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院长,继续提供高层的支持。
还有来自卡内基的包道格(Doug H.Paal)先生,在形成整体概念和成立清华-卡内基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包道格先生现任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副院长,曾在美国政府担任多项高层决策职位,相继担任里根政府和乔治•布什政府的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等职务。
史志钦博士是来自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资深代表,担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主任、教授,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庞珣博士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同时也是清华-卡内基的副主任,担任清华方面处理日常工作的负责人。她的研究方向为国际发展援助、新兴经济体和国际治理。韩磊是卡内基北京办公室的资深代表,曾供职于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和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担任白宫中国事务主任,曾作为白宫代表参与六方会谈。在此之前,他曾出任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的行政助理。
依托庞大的全球网络发挥“全球智库”功能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中国在海外的经济与安全利益不断增长。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依托全球网络,清华-卡内基可以帮助各领域专家和决策者确定共同利益,寻求国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像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等这样很难凭一国之力彻底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合作研究与对话,清华-卡内基合作关系能够以独特的方式促成国际合作。另外,如果中国在某些领域缺少研究,或是在语言上有困难,卡内基作为全球智库,能够利用其全球网络与对当地的了解,弥补中国智库与政策组织的不足,为中国政府在当地的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短期风险评估与长期战略计划。
借助于卡内基的全球网络,清华研究员能够与来自全世界的研究员一起工作,已经在国际社会上崭露头角,并获得了一定声誉。由于清华-卡内基的内容和网站全部采用中英文双语版本,因此中国研究员可以面向国际受众发表观点。比如,研究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张利华教授,自清华-卡内基开始在其国际关注度很高的网站上翻译发表了张利华教授的出版物以来,她已经数度被邀请出国发表演讲。而且,我们与中国其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员也有密切合作,由此可为中国智库的国际化和专业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我们能够在促进这项重要的事业中发挥作用,为中国与国际社会开创了共赢的局面。
清华-卡内基经常派遣中国研究员前往世界各地的重要战略中心访问,传达中国的观点,并与外国专家交流。还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者和前决策者来中国访问,与中国官员、学者和学生交流,以便加深其对中国的了解,增进联系并促成今后的合作。
此外,卡内基还拥有丰富的期刊和学术资源,强大的编辑团队,以及优质媒体资源与清华大学共享优质媒体资源。卡内基的网络与专业见解让中国学者和机构了解并学习国际智库的运作方式,并运用这些经验拓展自己的业务,提升国际声誉。在中国学术圈和决策界开始建立本土领先智库网络的背景下,这一点尤其重要。
最后,卡内基的全球实习项目对于人员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习生大多数来自于中国与国际顶尖大学,在清华-卡内基实习期间建立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信任与友谊。实习生在申请国内外的研究生学位深造与求职中也会受益于卡内基庞大的网络。
具有帮助中国智库实现国际化的能力,并始终坚持本地化战略
韩磊介绍,“作为一个外国智库,我想我们在中国发展的优势在于:我们的研究员能够提出多元化的观点和创新的政策建议,而且我们还具备吸引国际高水平专家和领导的能力。有了这些优势,我们能够帮助中国智库找到一个提供国际合作和参与的平台,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我们经常会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吸引国际研究员,帮助中国智库实现国际化。2014年10月,卡内基与中国两大智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和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组织了一场全球对话。多位卡内基研究员齐聚北京,与中国研究员展开讨论。2014年11月,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合作,围绕海洋安全、中美关系和危机管理等议题开展了一场研讨会。在卡内基的邀请与资助下,4位国际专家参与了这场座谈会,其中包括卡内基亚洲项目的资深研究员、著名中美问题专家史文(Michael Swaine)。
卡内基相信本地化战略是我们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北京办公室的员工与实习生中,一半来自中国,一半来自外国。14位研究员中有11位来自中国,这样能确保我们是从中国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并牢记中国的重要议题。清华-卡内基的员工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伙伴协作,以保证其在合作议程制定与活动决策上能够发挥平等的作用。与此同时,清华-卡内基也非常适合开展合作,卡内基亚洲项目的11位国际研究员经常到访北京,确保在全球贸易与经济、安全、能源和金融等问题上形成国际合作。
建议:中国智库要加强国际交流,更具创新精神
“中国的习主席为智库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同时他也强调中国智库需要加强国际影响力、国际合作与交流。我们相信,政府对合作性质的联合研究中心与智库的进一步支持将会帮助中国领导人实现前述目标。”清华-卡内基对于中国对智库发展的支持表示出信心。
韩磊进一步提出建议称,中国政府已经强调,中国智库应该更具创新精神,其观点应更多元化,以适应中国日益复杂的决策挑战。在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中国发展轨迹与战略目标之际,具备更强合作性质的智库是中国借鉴不同观点,向世界发声的一个重要途径。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影响力与日俱增,希望中国的智库能更多地放眼国际,持续关注、解决国际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更多中外交流平台对中国决策者制定有效的外交政策,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非常重要。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立与发展或许能够帮助中国梳理自身的外交政策制定程序,并使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过程更加透明。
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智库将会变得更加专业、更加国际化、更能影响决策的制定与舆论。在中国的众多智库中,清华-卡内基一直从严要求研究与对话的质量。也希望中国在寻求更多样化观点和政策建议时,能有更多独立的智库涌现出来,相互竞争,帮助中国领导人制定最有效的政策。而社交媒体正在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使政府能在制定政策时更好地权衡民意,从而更好地传达政策。(记者 张林)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