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海旺多了一个“新头衔”——“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团队首席专家。
这个柔性组合的团队共有7人,5个来自院内,2个来自院外,分别是华东师大和复旦大学。周海旺说,2014年团队承接并完成了16项课题,如市发改委的“‘十三五’上海人口发展和加强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研究”。在他看来,人口发展分析预测有重要的智库价值,可为城市规划、教育、民政、户籍政策等众多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在政策咨询研究的过程中,他们也接触到城市人口方面最鲜活的动态。这种“双向共赢”,让他们更清晰地感觉到,所从事的研究对国家与城市发展的价值。
像这样的创新团队在上海社科院还有56个。这些团队像一个个科研“尖兵队”,将科研触角几乎遍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文社科领域的前沿实际问题、理论领域。这些团队又有点像那些在微信中高度活跃着的“群”,人员看似柔性组合,却有着共同的聚焦点,内部涌动着巨大的创新活力。
“创新工程”突破瓶颈
上海社科院是我国第一家明确提出智库发展的科研机构,那一年是2005年。然而,即便在这个较早传播智库概念、掀起“智库热”的大院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探索也并非一帆风顺。建智库会不会挤占科研时间?文史哲等一些基础性学科能否进行智库成果转化?如何考核和评估智库成果?决策咨询与基础科研究竟是什么关系?种种问题,始终若隐若现地伴随在智库发展的进程中。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说,这些问题也使他们发现,如果不明确科研与智库的关系,不改革科研考核体制机制,智库发展还会在原地打转甚至可能事倍功半。经过多年探索,上海社科院最终明确了智库科研“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破除了科研人员在智库与科研之间左右摇摆的思想困惑。但为了让“双轮”更有效地转起来,让决策咨询研究更具前瞻性、战略性,学科建设更为厚实、更为系统,还需要体制机制的配套和改变。
2014年“创新工程”正式启动,从团队组建、经费制度、考评制度等多方面探索协同创新、整体创新、打造新型智库的新路径,这也让“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步入体制机制改革期。这项改革的设想和探索在2013年初市委书记韩正调研社科院时得到了充分肯定。今年初,中央公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当天,社科院召开专题务虚会,统一思想,以“创新工程”为载体推动高端智库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
牵引作用正在显现
在分管科研的院副院长黄仁伟看来,创新工程作用至少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思想形成统一。创新工程使全体科研人员统一了认识,形成了优胜劣汰的学术氛围和团队作战的组织机制。其次,重要成果倍出。在承担和完成中央、市委领导交办的重大课题上取得了重大成效,在国家社科基金和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立项数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再次,制度实现溢出。“创新工程”制度设计中带动性、牵引性、引领性、示范性作用开始显现。
如今,一批具有创新潜力的项目正在浮出水面。例如,信息所蒋洁敏的团队提出,要发展“信息社会学”,他们发现,信息权力作为一种新的权力形式,越来越具有无形的“威力”;部门经济所副所长李伟的团队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中的产业发展与升级,不能直接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而必须探索中国特色的发展阶段转换产业升级方向路径,特别要注重新兴产业经济学研究,聚焦新业态、新模式等。
一批重大决策成果正在显现。在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领域,一年来设立了10项市委领导圈阅的重大研究项目,配合市委重大调研课题“推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研究”、“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基层建设问题研究”等;一批对接国家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起到决策咨询功能,如世界主要大国对中国梦的启示、王郁琦来访大陆学者观点汇总等被采用并报送中央有关部门;一系列国家级平台形成,如文学所成立“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的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打造“淮海学派”,聚焦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等。
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也在成熟。上海社科院与全世界150多个国家签订合作协议,每年来访1200—1500人次,在很多领域形成了有利于国际关系和交流的“第二轨道”;已经举办五届的“世界中国学论坛”在增进国际学术交流的同时,也为“讲中国故事”发挥了积极作用,论坛通过影响参会的800多位“中国通”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世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
在很多科研人员眼中,不唯论文、唯课题,而是激励大家攻关“新”,新的观点、新的理论、为解决新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等等,体现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的思想、理论和观点,这让大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强调,院党委和研究所党总支关口前移,为创新工程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的必要性。方向明确了,再配备相应的机制等,这就让打造综合型、创新型智库机构更加接上了“地气”。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