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发布

发布时间: 2015-03-03 11:06:24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常光民    责任编辑: 张林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发布会暨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本网讯 记者今日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悉,由福建师范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攻关,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研究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向社会公布。这是该课题组连续发布的第九部蓝皮书,今年的蓝皮书着重对2012~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

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金碚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研究员,求是杂志社政治编辑部主任常光民编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代理总编辑李志军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全球化》副主编王晓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二部主任林跃勤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教授,中国经济发展网总编卢必成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竞争力部主任苏宏文先生,以及蓝皮书主编、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李闽榕教授。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同志主持。参加会议的新闻单位有新华社、中新社、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香港商报、香港电台以及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等五十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主席台上就座的嘉宾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发布会现场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主持会议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李建平教授作主题报告

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李建平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的研究进展和结果作了一个高度浓缩和精炼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创新与发展、评价与比较、特征与启示等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历程和创新突破之处,详细分析了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及其发展变化,总结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变化特征,对进一步提升我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教授作报告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教授作了题为《新常态下中国省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与竞争力表现》的主题报告,他结合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就今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关于新常态下中国省域经济结构专题分析报告的内容,全面分析了新常态下中国省域经济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等五个方面结构的发展变化和趋势,追踪研究了中国省域经济发展与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联,为提升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他首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对课题组锲而不舍地研究中国省域竞争力问题,并至今已连续推出九部中国省域蓝皮书报告,是非常可喜可贺的。他认为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是一个智库产品,希望课题组响应党中央号召建立新型智库的要求,继续深入研究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中国经济如何在省和省之间的经济关联上的发展,包括竞争和合作。省域竞争力研究这项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的经济情况,并为党中央、国务院出好主意,进一步引领我们的新常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基础和分析基础,希望该蓝皮书今后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究员致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区域问题是大国普遍面临的非常突出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区域发展问题就更加放到了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议程。省域竞争力报告非常好,课题组的专家们连续十年追踪竞争力问题研究,在方法上也积极借鉴了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方法,同时把中国省际之间的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究,这对于大家深入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他对如何加快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应协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在建设统一市场的基础上推进区域健康发展。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金碚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金碚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他已经参加过好多次中国省域竞争力报告的发布会,每一次的报告都很有学术含量和技术含量,今年的蓝皮书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又取得了一个更高的成果,有了很多新的亮点和创新点,对此他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他也认为,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自贸区建设,福建省是拓展中国发展区域空间很关键的一个区域,课题组所在福建师范大学刚好可以为依托,继续深入研究中国省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问题,这具有非常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他还就新常态下如何从更广更深的方面来考虑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希望能助推中国各省市区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研究员在发言中认为,今年的这部蓝皮书研究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国经济特别是省域之间的发展态势和基本特征,对于解读中国经济、了解中国经济,具有非常实用的参考价值。蓝皮书全面揭示出了近期一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区域竞争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这个结果就是三十多年我们区域竞争得出的稳定竞争结果,该研究报告对我们深入分析中国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全球化》副主编王晓红研究员发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全球化》副主编王晓红研究员认为,该蓝皮书的资料和内容非常丰富和翔实,数据非常全面,体系非常完整,也很系统,而且整部书的研究方法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这是非常科学的,尤其对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特别是目前全国各省市区正在启动的“十三五”规划,这本书的参考价值会更多,因为该书里面有各个省的数据分析、评价结论,对于做好各个省、市、区域的发展规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二部主任林跃勤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二部主任林跃勤研究员在发言中认为,今年的这份省域竞争力研究报告,不仅延续并且更新了报告的内容和风格,而且有新的拓展和创新,特别是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省域竞争力产业结构变化的升级,以及互联网、网购对消费的影响,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都在这本书中有了最新的体现和反映,课题组做了很敏锐的思考,体现了这个研究课题组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时代使命。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

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教授发言

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教授在发言中认为,这个研究团队十年间出版了九本中国省域蓝皮书,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的不容易是工作量大,涉及九个二级指标,二十五个三级指标,二百一十个四级指标,基础数据达到1.2万个,统计表格五百多个,这么大的工作量在蓝皮书系列中应是数一数二的,没有其他的蓝皮书比这部书更大的;第二方面的不容易是研究团队高度注重评价的科学性、严谨性和权威性,这是很不容易的;第三方面的不容易是源于这个团队、这个机构以及外部资源的持续支持,要把这个事情做下来,需要一个稳定的研究团队,要带这么一个研究团队,确实是不容易的。所以,做这样一本蓝皮书是非常伟大的事情,是非常值得我敬佩的一件事情。

另悉,2015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顺应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变化要求,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完善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从2014年起,《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授权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的优秀皮书。

根据评价结果:

2013年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是: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福建省、湖北省;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为河南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安徽省、重庆市、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陕西省;处于下游区(21~31位)的依次为海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

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为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福建省、四川省;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重庆市、吉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陕西省;处于下游区(21-31位)的依次为海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西藏自治区。

与2012年相比较,排位上升的有4个省、市(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河北省,排位上升了3位 ,湖北省、贵州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排位均上升了2位;21个省、市(区)排位没有变化;排位下降的有6个省、市(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青海省,排位下降了3位 ,其次是四川省,下降了2位,吉林省、安徽省、云南省和重庆市均下降了1位。

2012~2013年期间,个别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的升降出现了跨区段变化,表现在湖北省和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出现了跨区段变化,其中, 湖北省由中游区升入上游区,四川省由上游区又重回降入中游区

从2012-2013年各省、市、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升降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27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出现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天津市,增加了1.97分 ,其次是河北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湖北省、广东省、湖南省、云南省,都增加了1分以上,但也有4个省份得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四川省,下降了0.77分。从全国平均分值来看,2013年为39.1分,比2012年上升了0.61分,上升幅度比较大。总体来看,2012-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分布很不均衡,2013年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只有27.2分,不到第一名江苏省的一半 。全国有一半多的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集中在30-40分之间,整体上看,都比较分散,而且呈现偏态分布。从2012年-2013年的对比情况来看,2013年各省份得分有所提高,其中得分在25-30之间的省份由6个减少到3个,在30-35之间的省份由5个增加到7个,而得分在35-40分之间的省份则由11个增加到12个,其他得分区间的省份数量变化不明显。

相同区位内部的各省份的得分差距也比较明显,同样是处于上游区,排在第10位的湖北省与排在第1位的江苏省在评价总分值上相差了20.2分;同样是处于下游区,排在第21位的海南省比排在第31位的西藏自治区超出8.02分;但是处于中游区的10个省份得分比较接近,排位第11位的河南省得分为38.8分,比排位第20位的陕西省仅多出3.11分。处于上游区的10个省、市、区平均分值为50.1分,处于中游区的10个省的平均分值为36.9分,处于下游区的11个省、市、区的平均分值为31.2分,比差为1.6∶1.2∶1。

从全国区域间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综合测算和分差来看,2013年全国4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分值依次为:东部地区49.1分、中部地区36.9分、西部地区32.2分、东北地区37.9分,比差为1:0.75:0.66:0.77。与2012相比, 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扩大了0.38分 ,表明西部地区竞争力有所下降。

从2012-2013年全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平均分值变化情况看,四个地区平均分值各有变化,其中东部地区分值上升最多,增加了0.88分 ;其次为中部地区,增加了0.62分;西部地区得分增加了0.5分。由此反映出我国各区域经济都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都得到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也步入协调发展的新常态。

从全国四大区域内部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差异分析来看,表现为以下特征:

(1)东部地区 10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都在上游区,只有河北省处于中游区和海南省处于下游区,其他8个省份都处在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上游区,并且 排位比较稳定,排位基本没有变化 ,说明东部地区的竞争力在全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在东部地区的10个省份内部,竞争格局也是不平衡的,最明显的差距体现在海南省与其他省份之间,就是同样排在上游区的省份,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情况发现,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的得分超过50分,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和福建省的得分则在50分以内,而海南省的得分仅为35.2分。总体上看,两年内东部地区内部的排位基本保持稳定。

(2)中部地区 6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除山西省处在下游区外,其他5个省份都处在中游区,与2012年相比,2013年湖北省的综合排位波动明显,上升了2位,其他省份排位变化幅度不大。从与其他区域比较来看,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得分差距较大,与西部地区之间得分差距较小,说明整体上而言中部地区尚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中部地区内部的6个省份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都处于中游区的前列,江西省处于中游区的靠后位置,山西省则处于下游区 。从地区内部的排位变化来看,中部地区各省份竞争力相对变化不明显。

(3)西部地区 12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大多数处在下游区,但是也有个别省份处于中游区,如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和陕西省处于中游区,其他各省份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地位。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来看, 西部地区平均得分只有东部地区得分的66%,表明其竞争力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比,很多省份的竞争力得分差距很小,其竞争力劣势就不太明显 。从2012-2013年得分变化来看,西部地区平均得分增加比较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反而有所扩大,说明西部地区的竞争力提升速度有待提高。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综合得分来看,各省份之间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使得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综合竞争力排位相对稳定,除了少数省份排位有所调整以外,没有太大的变化。

(4)东北地区 3个省份相对于其他地区,2013年竞争优势有了一定的提升,其中吉林省下降了1位,但黑龙江省的排位与辽宁省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和神圣使命,也是学术的生命之所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九年来 ,能够持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每年都做了大量的创新工作。那么,2015年蓝皮书与2014年发布的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相比,它的突破与创新点体现在哪里呢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2015年蓝皮书是在综合以往八部蓝皮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专门开辟一个“专题分析报告”,对新常态下中国省域经济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等五个方面的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分析,追踪研究省域经济发展与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联,为提升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2)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2015年蓝皮书对评价指标体系再次作了微调,特别是对一小部分指标进行了更新、调整,力求使评价内容能更好地反映省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增长。四级指标总数210个,保持不变。(3)为了更加直观、简练地体现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变化,2015年蓝皮书在对各省、市、区的专题分析报告部分,更多地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向读者展现了全国各省、市、区在二级、三级、四级竞争力指标上的表现情况,略去了大量文字说明或解释的内容,使评价结果和分析结论更加简洁明了。(4)继续加强对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区域分布方面的深度分析。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反映出来的只是排序位差,上下位之间相差0.1分是相差1位,相差10分也是相差1位,不能反映各个位差之间的实际差距,自然也不能反映不同地区之间的实际差距。所以,2015年的蓝皮书特别加强了对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实际差距及其均衡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为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于2006年1月联合成立的“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2014年的重大攻关课题。该蓝皮书已在过去的九年连续发布了九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全书历时近一年,研究对象涉及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时间跨度为2012~2013年,全书100多万字,数据采集、录入和分析工作庞杂而艰巨,采集、录入基础数据1万多个,计算、整理和分析数据3万多个,共制作简图100多幅、统计表格500多个,竞争力地图30幅。书中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自2013~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专业年鉴、统计公报等。该书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要求,紧密跟踪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最新研究动态,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变化趋势及动因,按照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公正性、可行性、可比性的原则,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具有鲜明客观性、系统性、逻辑性、宏观性、创新性,论述系统全面、视角新颖、观点独到、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特点。 今年的蓝皮书书还专门开辟一个专题分析报告,对新常态下中国省域经济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深入追踪研究省域经济发展与省域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为提升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这不仅在深化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而且对当前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加快推进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值得各级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者及相关人员一读。

另据介绍,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是每年定期向社会发布《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世界创新竞争力黄皮书》、《全球环境竞争力绿皮书》等竞争力问题的前沿研究报告。 2015年1月7日,依托该中心的研究力量,成立了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将出版《福建自贸区蓝皮书》,定期发布《福建自贸区通讯》,并举办福建自贸区发展高峰论坛 。该中心还定期举办“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高层论坛”、“海峡两岸竞争力高层论坛”,邀请国内外竞争力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精英共同探讨竞争力研究的新内容、新方法。除此之外,自2009年10月起,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了全国第一本专门从事研究竞争力的学术性刊物——《综合竞争力》杂志,我们真诚地愿与政府管理者、学术界同仁、企业家、新闻界朋友共同深化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为中国竞争力经济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评 论

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