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我和我们的社科院同仁深切地感到,在这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当中,我们社科院研究机构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作用,前不久在一次习近平主席召开的座谈会上,我有幸作了17分钟的发言,这个时间已经超时了,当时给我的时间是10分钟,我讲的内容涉及了我们社科院做的四个课题当中的一些建议,归纳起来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五条建议,很荣幸这五条建议都被中央领导所采纳了。
这说明在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智库建设为国家提供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选择方案。
于今(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面对全球化,中国需要创新改革,需要充分扬弃优秀文化传统资源,但是创新变革与传统从来就是敌人,变革的道路异常艰辛,所以我们既要传统又要有改革,这就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是全面系统工程,国家治理向社会回归,国家观念向社会观念转变,公民社会逐渐完善,公民参与意识增强,形成平面化、网络化社会体系,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平等,相互依赖,这样的国家治理格局对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决策正确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明了根本方向,提出了总体要求,大变革时代已经发出了呼唤智库彰显能量的最强声音。
此外,半官方、非官方智库机构是中国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体现,智库已经融入了国家开放平台,成为中国政府决策的一部分。这在30 年前是不可能的,当时只允许官方研究机构给政府建言献策。任何国家的制度都与本国政治密切相关,中国智库发展离不开国情,中国智库发展必须要有中国特色,务必处理好现实和历史关系,不能割舍历史。
聂永有(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当前我国智库建设将迎来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按照西方学者对于智库的界定,独立性和非营利性是两个重要的特征,我们发现如果严守这两个特点,中国智库可持续发展一定会受到很大制约,我们认为发展中国特色智库不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西方智库发展模式。以公共利益为主导,为政府和公共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智库视野,是我们目前关注的焦点。以社会经济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智库产业也应该引起特别关注。
智库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我们认为智库产业要能够持续地发展,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和基础:充分市场需求是前提,具有多层次、多元性特点,包括政府和企业需求;竞争性市场环境是保障,必须有完善规则、公平机制;高质量专业化专业产品是智库发展核心;产业资本持续支持。智库产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智库主体自身形成无形资产,另外一种是推动无形资本转换,可以用于直接生产治理产品的配套设施,就是有形资本,这两种资本相互支持才能形成具有造血功能的循环机制。
李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我们判断中国智库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主要的标志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 年4 月15 日对于智库做出重要批示,再就是党的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执行制度,是智库建设的根本保障。第二个,面对非常繁杂的国内外的形势,决策更加需要智库。
(文章节选自《大国智库》主编 王辉耀 苗绿 人民出版社出版)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