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观点

陈晓晨:“一带一路”引领亚洲前进方向

发布时间: 2015-03-30 09:42:18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陈晓晨    责任编辑: 张林

——解读“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之二

陈晓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25年前,一首歌曲从北京唱响五洲。25年后,一张蓝图从博鳌传向四海。

28日下午,在博鳌亚洲论坛举办期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是第一份“一带一路”的规划。她将“一带一路”的倡议落在纸面上,绘成蓝图。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000多年前的汉朝,张骞“凿空西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600多年前的明朝,郑和扬帆起锚,七下西洋,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集大成者。陆海两条丝绸之路,连接着中国与亚洲国家人民,联通贸易,也连结思想、文化与艺术。中国与亚洲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海陆丝绸之路。

然而,到了近代,风沙凐埋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而以马六甲被葡萄牙占领为标志,装载着瓷器的中国商船为西方的坚船利炮所取代。西方以及后来日本的殖民,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给亚洲很多国家带来了冲突与战乱。直到晚近的时期,亚洲一些地区仍然是超级大国眼中的“势力范围”。这些外来的力量阻碍了亚洲的交流、合作与进步。

进入21世纪,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大国崛起,给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生机。不过,亚洲合作却仍然踯躅难行。亚洲是全世界民族最复杂、宗教最复杂、地缘政治形势最复杂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习俗等差异最大的地区。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表现分化,地缘政治局势更加复杂,一些地区的冲突白热化。

“亚洲走向何方?”这成为摆在亚洲各国面前的挑战,也是和平发展中的中国必须回答的问题。

2013年4月,两年前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命运共同体”。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开放、包容、均衡、普惠,是“一带一路”规划的精神。“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内国际广泛响应,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充分吸纳了海内外的各种意见。从规划形成的过程来看,这本身就是开放合作的结晶,是丝路精神的体现。与此同时,“一带一路”规划将均衡地面向亚洲各国,海纳百川,普惠沿线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的目标,是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提出“三个共同体”,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指出一条共赢之路,试图给亚洲解困。亚洲,按照亚洲人的思路共建发展,亚洲的困境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一带一路”,首先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这也是“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根据《愿景与规划》,中国将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张骞与郑和开创的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将在新的时期焕发活力。

“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愿景与规划》提出,将重点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份规划与沿线各国的相关规划做了对接,是开放性的富有活力的规划,是亚洲各国人民共建“一带一路”的规划。

从历史到今天,中国的命运与亚洲的命运紧密相连。今天,时代的大潮把中国推向前台。亚洲向何处去?“一带一路”的规划,就是中国的答案。中国将以这份蓝图,引领亚洲共建合作共赢的未来。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