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巡礼国家行政学院,揭开智库的“神秘面纱”
在《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专门提到“支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把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纳入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在决策咨询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层面的政策咨询依然是最为倚重官方智库,国家行政学院作为国务院的“政治智库”,在世人眼中是高端而神秘的。有媒体曾经报道,国务院重大政策出台前夕,往往会先在国家行政学院办一个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它与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一政一经”两大国务院智库。
国研中心最近一次成为焦点就是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改革方案”,这也是其“一经”国务院智库地位的现实反映。与之相比,国家行政学院的“一政”则与它的学员群体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中央党校是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带有较重的意识形态味道。而国家行政学院主要培养省长、市长、县长等政府行政管理干部,即政府管理层。
任何智库都从跬步积起,才得以至千里
无论是多么有影响力的智库,都经历过一段艰苦的创业过程,国家行政学院从1994年到2014年,走过了20年。源头可追溯到1993年通过的《国家公务员法》,公务员体制适应了现代国家发展的要求,旨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当时正值中国智库发展的中期阶段,中国的智库体系基本是在1994年开始逐渐形成,包括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智库都始于那个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家行政学院成立。
国际上,如法国有行政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新加坡政府管理学院等都是培养现代高级管理者的优秀基地,中国亦需要这样的一片沃土。国家行政学院就是这样一片沃土,同时也与上述优秀高级管理者培养基地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国家行政学院更规范、更潮流、更能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接轨。
当时的西三环一片荒芜,还是一块菜地,国家行政学院就在这方土地上一土一锹、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刚建立时,国家行政学院缺乏师资力量和专职管理者,资金也不太充足。可是就在此基础上,经过20年的努力,国家行政学院已成为中国培养政府中高级公务员的最高学府,在规模、师资力量、社会影响和培训干部等方面的规模和力度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从三大定位到三大职能,要趁势而为、顺势而上
明晰的定位是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国家行政学院建立之初的定位,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中高级公务员的教学培训基地和总阵地。第二,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思想库与智囊团。第三,遵循国家公务员法所打造的公务员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在这三大基本定位之上,国家行政学院的三大职能相应衍生:第一,教学培训职能。即对公务员进行专题培训和专题教育,这也是国家行政学院的第一大任务。第二,决策咨询职能,即国家行政学院的科研咨询功能。一方面,国家行政学院对于教师的要求是不仅仅有教学能力,还需要有科研能力,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国家行政学院也要求决策咨询功能,比如为国家的方针政策提供咨询建议与研究报告。第三,对外交流职能,即开门办学、开放办学,让更多中外公务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治国理政经验。
经过一步步地努力与发展,教学培训、科研咨询和开放办学也逐渐由国家行政学院的定位、职能变成其最突出的特色。
当处在智库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机遇期,国家行政学院主管决策咨询的副院长杨克勤曾公开表示,“智库人要趁势而为、顺势而上,努力跟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流”。他还特意谈到,把握智库建设的方向、宗旨、体制机制以及它的功能、职责,必须要把握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三个关键词。通过这些发言,多少可以管窥到国家行政学院未来的方向。
决策影响力在于搭建政策传达与反馈的重要桥梁
基于定位和职能,国家行政学院的培养主干是厅局级及以上的干部。而厅局级干部是社会政府管理的最主要支撑与中坚力量,具体完成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是执行者、实践者与推动者。他们在国家行政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培训,包括政策的熏陶、政策的解读以及对党和国家政策的一些要点认识,在实践工作中都发挥了重大的政策推动作用,这对于党和国家重大部署、重大方针的具体落实来说非常重要。
反过来,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需要通过国家行政学院的教学培训,再付诸到实际的政策推动与执行中去。因此在面对作为实际工作者的诸多学员的教学过程中,国家行政学院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另一方面,正因为学员是政策的直接管理者和执行者,他们恰恰也能够把在纷繁复杂的政策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回来,提供给学院的老师以写成咨询报告。不仅有助于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利于老师将其反馈的信息融入科研成果中。这些科研成果最终被提交给决策层,亦能影响决策的制定。
国家行政学院的核心就是“行政”,即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围绕此核心,国家行政学院设立了覆盖面较全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和文化学、应急管理学、电子政务等等。这几个学科搭建了国家行政学院品牌式的教学基础,其产生、发展包括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总的来说,决策影响力在于搭建政策传达与反馈的重要桥梁。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新闻中心原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现任副社长胡敏在接受智库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建立了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运行模式,不仅形成了国家行政学院鲜明的办学模式和智库特色,也为国家行政学院服务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正确政策和促进政策有效落实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行政学院为国家提了哪些好建议?
国家学政学院最初的主要工作在于教学培训,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行政学院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和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决策咨询”。2009年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决策咨询部,由学院里的部分老师与一批原来在政府部门做研究的学者组成。
在这个过程中,时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的魏礼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调任国家行政学院之前,魏礼群是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十年之久,政治生涯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从事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工作。在他主持学院日常工作期间,国家行政学院的社会影响度、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形成一个上升阶段。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的定位较为明确,通过教学过程中和社会调研过程中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的发现与收集,形成足以提供给党和国家的科研成果、决策建议。从2009年开始,行政学院平均每年有将近100份的决策文件直接报送至国务院,报送至总理、分管副总理等。可以说,2009年是国家行政学院发挥决策咨询功能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有几个例子能较好地说明国家行政学院的决策执行功能。比如,“大部制改革”最早由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部的几位教授提出,这一智慧成果直接被广东顺德大部制改革所采纳。
再比如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大,很多制造业产能过剩,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一位教授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方法,即通过产能走出去、高端装备走出去、企业走出去等方式,以输出过剩的产能,这个建议同样受到了较好的采纳。
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大力推行“简政放权”,简政放权的核心在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属于国家行政学院的第一大学科的范畴——公共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在这个学科上力量最强、时间最久,吸纳了许多优秀的行政管理研究学者。因此,在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国家行政学院提供了诸多专题报告,很多的文件得到了总理的批复。
在经济下行态势下,去年国务院启动了“第三方评估”工作。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工商联和国家行政学院共同参与,为国务院各项政策落实开展了的第三方评估,国家行政学院派出了六大教研部门的50多位专家参与了评估工作。国家行政学院作为独立的一方来评价政策的制定,对于政策的落实与推进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相对“高冷”,但力求全面发展智库角色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国家行政学院的定位、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打造中高级干部的教育培训基地,还要打造立足中国国情、适应中国国情的高端新型智库。
在这样的新要求下,2014年国家行政学院每个教研部根据其学科特色成立了若干个科研中心。比如,经济学部成立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部成立了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社会文化教研部成立了文化政策管理研究中心。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外交事务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等。这样的研究中心让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学者除了在教学培训中要担当职位以外也要承担相应地决策咨询任务,而且需要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学科优势,从而形成一个比较齐全的智库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较于其他活跃的智库,国家行政学院在大型交流活动等方面的媒体曝光率相对较少,每个学部的论坛、会议也基本仅服务于内部人员。
对此,杨克勤副院长曾坦言“目前,我们的智库在阐释政策、引导舆论、分析社会舆情、疏解社会情绪、引导理性表达诉求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智库的几大功能之一就有舆论引导,有社会服务,所以,我们要有效地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国家行政学院在对外传播方面也做出了很多探索,比如曾经成立了学院新闻中心,为这几年行政学院在社会上不断增强的话语权和知名度做出了艰苦努力。还有,就是学院定期举办“中国应急管理创新论坛”、中国行政改革论坛等、电子政务论坛等大型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各个教研部门、科研部门、决策部门小规模或中等规模的不定期论坛,这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另外,开放办学让公务员可以更多地走出去看看世界、接触更多的东西方国家。国家行政学院与上合组织建立了长期的学术联系,开放办学、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一方面传递“一路一带”的构想,另一方面也让官员了解上合组织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吸取在政府管理方面的经验。这样开放互通平台的搭建,非常顺应时代与方针政策的要求,同时也起到了国家级智库的二轨外交功能。
通过大大小小的论坛与会议,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学院发展方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视野。
智库学者研究需要真正做到“顶天立地”
国家行政学院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知名学者,比如,竹立家、汪玉凯、胡建淼、龚维斌、祁述裕、张占斌、丁元竹等不胜枚举。
智库的主要功能是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和集贤育人。魏礼群表示:智库研究需要真正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站高望远,善于顺应时代潮流,洞察和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决策需求;“立地”,就是紧密接触地气,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事先设置框框和禁区。
但这并不轻松,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教研部原副主任王伟说过:“作为一位学者,应该把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提供必要的资料作为一项工作来做。如果说在以前,提出批评意见是必要的,那么现在,最好是能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供参考。就是说,要高度重视把理论学术研究向公共政策转化,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对学者提出的要求其实很高,必须转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与研究方法。”
这些专家们需要长期保持教学、调研、决策咨询协调统一的状态。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曾跟媒体介绍过国家行政学院的工作状态:很多教师与学员的暑假都将在各地调研中度过,“准确、及时、有效”是该院对决策咨询报告的要求,对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去网上浏览信息进行归纳完成的报告实行“零容忍”。好多非常有质量的建议都来自本校教师、学员和校外专家的联合调查。这有助于提升智库建议的含金量,我们越来越鼓励这种做法。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