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历史将考验大国智慧

发布时间: 2015-06-16 15:20:34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张林    责任编辑: 张林

——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有何亮点可期?专访国经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

 (中国网讯 记者张林)“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将于2015626-27日在北京举办。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数百名专家学者、智库代表将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的新路径”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全球智库峰会”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创的国际化论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作为中国新型智库的代表,将各国的著名智库请到一起,围绕国际热点话题进行高峰对话。“全球智库峰会”每两年一次,今年将迎来第四次,这也是自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之后迎来的首次“全球智库峰会”。本次峰会有何亮点值得期待?中国网为此专门访问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的主题为 “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的新路径”,是出于怎样的背景?有何现实意义?

魏建国:联合国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的“千年计划”第一阶段到2015年告一段落,千年计划最主要目标就是扶贫和减少贫富差距。到2015年以后,世界到底往哪儿走?

第一,当前全球的最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和发展可持续。发展仍然是解决当前整个全球所有问题的关键之关键,所以2015年之后,下一步全球的整体聚焦点放在什么地方,这是各国智库都很关心的。

第二,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全世界的大事,如何通过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互联网运用、中美合作等来进行环境保护和发展绿色经济是这次全球智库峰会需要讨论的,这个议题也会联系到年底的全球气侯大会。

第三,中国即将进入“十三五”,如何通过“一带一路”使各国从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最后到责任共同体,通过中国的不断的发展,继续做世界发展的引擎,这是本次峰会的一个重要背景。

因此,在联合国大会、全球气候大会、“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之前举办“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将主题定为“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获得新途径”,下设“气候变化和绿色增长”和“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两个平行主论坛。

全球智库峰会是否起到了一个全球性平台的作用?让国外智库来了解中国的意愿和模式,共同寻找解决思路。

魏建国:基辛格曾说过,全球的智库,无论是企业的智库,大学的智库,政党的智库,国家的智库,都依附着政党、国家、企业。

所有的智库都是出思想产品的,思想产品如果是对立的话,今后各国采用对立的思想产品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做“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就是人类的智慧,大家来共享,每个人都有好处,但是不搞对立。中国在走向世界的时候,绝对不是像有的专家讲的“大陆的板块碰撞”,我认为是融合,利益的融合,命运的融合,责任的融合,在这种过程中应该看到中国走的比较好。一个守成的大国跟一个新兴的大国不是一定要通过战争,更不是要通过激烈的冲突来解决之间的矛盾。

美国智库这次来的特别多,他们一方面想听听全球的事情,第二更想听听中国智库的声音。“全球智库峰会”就像一个茶馆,大家在一起交流市场信息、社会信息、共同研讨。各国智库带着各自的态度到这儿来了解对方,试探对方,同时也在摸索对方,共同来寻找解决的路子。

大家的目标一致,就是2015年以后全球到底怎么走。全球的智库到这儿来谈,各国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尽管他的背景不同,目的不同,甚至理念和对全球看法不同,但是不会影响到我们2015年以后解决全球的一些共同性的矛盾问题。

本次峰会的议题设置是一大亮点,为何选择这几大话题?

魏建国:首先,我们将“不平等和包容性增长”作为峰会的第一个主题,因为当前经济的不平等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没有最终在全球的水平上面得到体现,一些小国还在遭受着一些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他们的声音我们需要倾听。另外,我们应该看到,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让大家都能受益和共赢,不是单纯的零和游戏的博弈,所以“包容性增长”就要仔细地研究,不能排斥其他人,要有一种“共商、共建、共享”的思想,要有一个全球利益的考虑。“不平等和包容性增长”这是一个重要的事情,这个没有解决其他问题解决不了。

第二个分论坛主体是“国际金融危机与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金融领域,包括金融的监管,金融的改革。这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事情,发达国家更要做。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就是因为监管不好,IMF和世界银行的金融改革还在进行,这需要全球智库的共同讨论。另外,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气候变化、结构调整等问题,中国正在提升加大自己的消费能力,拉动内需,中国人在外购买力强大,对国际经济发展都有巨大作用。

第三个是“全球能源变革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变革涉及到各个国家,各国如何应对?如何发展利用清洁能源?如何帮助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些都需要深入探讨。还要把能源范围扩大,探讨整个生产链条、生活链条及整个自然链条的影响。所以能源变革有很多种,国际上特别重视,特地派来了国际能源组的组长,这其中智库的作用很关键。

第四个分论坛是“智库的作用”。智库作为一个分论坛是第一次。智库的关键是它的思想产品,智库不仅仅对领导者、决策者起到重要作用,对企业决策也起作用。智库出招不是一般的高招,有可能是绝招。智库起到了出招、解惑、指路的作用。我们把智库思想放在一起交锋,然后提出共识。

还有“企业的责任”和“市场的力量”。我们始终认为当今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是动力。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它的责任可以分为五个:第一,企业是发展的动力,扮演着一个积极的火车头的角色;第二,企业要担负着气候变化、能源变革、减排等责任;第三,企业有一种社会责任;第四,企业的公信力;第五个最关键的是企业的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思想创新、渠道创新等等。

本次峰会的规模和参会嘉宾与往年相比有何不同?

魏建国:目前来自国外的学者有120多位,40多个国家。这些人都是各智库和机构的著名人士。比上一届规模更大了,平行主论坛就有两个,同时进行,主要是想让更多的人有发言机会。

本次峰会的嘉宾都是当今在这个领域里的权威人士和著名学者,有的甚至是前政要,当然我们是以智库为主。

为何“全球智库峰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魏建国:我们的议题是经过学者还有专家反复研究考虑的,并不是只从中国视野,中国角度出发,而站在全球的视野,站在未来的视野,站在全人类发展的视野考虑,所以得到联合国的认可,也得到各国的认可。你站的高度怎么样,就决定你的题目怎么样。

“全球智库的峰会”,它是一种首创,在全球当今治理模式中一种非常民主同时又非常科学平等自由的创新,也正是因为中国是发起国,参加的人才会更多。

一个论坛的好坏,最主要看两个方面,一个它的“选题”对不对。我认为“全球智库峰会”到今年是第四届了,从第一届到现在选题都选的很好,都是从大的视野,都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的。

选好题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智库要“接地气”,我们很多论坛做的不好就是接地气不好,要让最有权威的人讲最权威的话,比如基辛格曾讲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他说想当初美国代替英国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和平的,我相信今后中国代替美国这个过程也是和平的,但是这是一个长时间。”和“中美合作不见得能解决全球一切事情,但是中美不合作全球一件事情解决不了。” 什么叫权威的人讲权威的话,就是针对一个话题做到三点,首先是发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破题,最后起到解惑指路的作用。

“全球智库峰会”之所以越来越有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基本上就是选题选的好,并让权威人讲权威的话。国外的一些智库和专家对“全球智库峰会”寄予越来越多的希望,而原来只是参与。虽然很多国外智库来报名参加,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法进行更大规模的接待。国经中心努力打造一个新型的智库,运营也不拿国家一分钱。

举办活动的资金从何而来?

魏建国:我们有一个智库基金,准备达到5个亿,在5个亿基础上它的增值部分来作为我们的研究。作为我们国经中心来讲,不只是办几个论坛,衡量一个智库也是三个标准:首先就是独立性,要独立地思考,不是依附于谁,拿谁的钱替谁说话,拿政府的钱肯定要为政府说话,因此我们比较公正。

第二个要有影响力,影响力靠什么呢?靠高质量的思想产品,所谓“思想库”,库里面有很多产品,库是各种不同的库,有民间的库,有学院的库,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这种库,有像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种库,也有像我们这种社会智库或者民间智库,这种库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在关键时候提出一些新的东西,在国外的影响力比国内还要大,跟媒体关系也很重要。

第三,就是认真对待每一次会议的组织。国经中心成立时间不长,财政独立,我们又集中一批退下来的老干部,到底能拿出什么高质量的思想产品?经过研究,我们决定把这种大型国际化会议做好,从头到尾认真对待,得到了越来越多来自国务院和部委的鼓励,我们也是把它看作是一个重任和信任,一个巨大的鞭策。

在中国举办全球性会议,一般先是立足中国,之后放眼世界,但是“全球智库峰会”先是放眼世界然后再立足于中国。

魏建国:这要深度的理解——首先是责任,我们有责任,从责任再联系到我们的命运,从命运想到发展,再想到利益。应该说利益共同体打造成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打造成责任共同体,这是我们目标。

中国在全球是一个“大块头”,而且各国都很重视我们,非洲、拉美、南亚、中亚甚至欧洲都在看中国这个发展模式行吗?美国的全球发展模式跟中国提出全球发展模式完全不一样,所以很多外国的领导人,都在注意着中国的发展模式,最终得出来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可行的。中国发展模式的核心是“共建、共享、共赢”,这个模式他们认为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威胁,而是让更多的国家搭中国发展的快车,搭中国发展的机遇。以一带一路为例,一带一路就是中国整体的第三次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国家再一次以博大的胸怀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中再来倒逼我们的一些机制。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逐渐地壮大,无论是一带一路、亚投行,还是全球智库峰会,中国都愿意推动,这一切也都是以公平为前提。包括美国国内的智库,穷国和富国的智库,俄罗斯和美国的智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智库,全球的智库因为种种原因很少有机会能够聚到一起。我们认为接触总比不接触好,对话总比对抗好,中国来做这件事比较公正,让大家都来说话。

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到责任共同体,符合大家的想法。现在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国,在很多全球治理的事务上不发挥作用是不行的,中国也应该有责任。

中国一直注重包容性,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企业和当地企业可以参与,全球企业都可以,我们欢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台湾等地的企业,也不仅仅是国家资本,所有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

中国是包容的,开放的,互利的,共赢的,但是在一带一路投资要坚持五个选对:选对国家,选对项目,选对市场,选对伙伴,选对原则(互利共赢的原则)。历史将考验大国智慧。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