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2日,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在北京举办成立大会暨首届思想中国论坛之际,我们联合第一财经日报、凤凰财经在北京、上海、杭州、厦门、香港、东京、纽约、伦敦等世界各地对基金会的二十多位学术委员及顾问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访。此次专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希望了解在中国研究经济学理论的意义、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困境以及学术委员对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在培养人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的建议。
一、在中国研究经济学理论的意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已经发生而且仍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既有的世界经济版图正在被失衡的世界经济构架撕裂,而我国也正处于二次转型与改革战略选择的重要历史关口。在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和增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值当代经济学基金会成立之际,国务院参事、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夏斌教授就基金会成立的背景、宗旨、计划开展的公益活动等一系列问题接受记者采访。谈到在中国研究经济学理论的意义时,夏斌教授谈了很多他切身的体会。夏斌教授说:“美国危机后,我对创新当代经济学的想法逐渐形成。记得在2009年,我曾和刘鹤同志谈过,当前经济学的困境和所处时代相关。现在世界正处于大国兴衰更替的历史周期,很多情况变了,有些经济理论满足不了情况的变化。需要创新新思想、新理论来解释。”夏斌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现象正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现象,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需要大量的人去钻研理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组织一股社会力量,去引导一些人,尽管不是全部,也不是大多数,起码要让一部分人沉下心来,去做纯理论的学习。当代经济学基金会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林毅夫教授指出,理论的适用性取决于条件的适应性,在发达国家适用的,拿到发展中国家来讲不一定成立。因为条件不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更何况发达国家本身条件也是不断在变化的,它的理论也是不断在变化,因此研究中国经济理论非常有必要。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理论不仅是要帮助我们认识我们为什么落后,而且是要根据这种认识来制定政策,来让我们国家能比发达国家能快速的发展,所以有必要根据发展中国家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现象去总结提出新的理论来。
林毅夫教授特别指出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也会逐渐转移到中国。他举例说:“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是最大最强的经济体,使发生在英国的社会经济现象就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解释英国的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就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者接受过最重要的理论。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也就从英国转到美国来,只要中国继续维持一定的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最有影响的经济体,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也会逐渐转移到中国来,而且也将会出现不少世界级的大师。”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发起人之一李韦森教授就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谈了他的看法。他指出,中国经济理论基本上还处于引进的一个阶段,我们的国民经济计划体系也开始用现代经济学指标。但是我们的经济理论应该说贡献还不是太大,但是恰恰是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的主流经济学遇到这么大的挑战,我觉得是我们应该着眼未来,希望是支持新一代,或者未来的经济学家来研究基本经济理论问题。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樊纲在采访中表示, 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争论较多,自然而然地大家形成一种学术氛围,西方经济学家很享受思想争论的一些乐趣。而我们国内经济理论目前所处的阶段,做理论的人相对比较少,象牙塔形成的比较小,争论相对就少一点,我非常希望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的成立能够促进更多的年轻人献身于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不仅仅是进行政策讨论,不是进行浅层次的争论,而是真正进行一些纯理论基础理论的一些研究,使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能够进一步发展。
香港大学经济系教授、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许成刚教授从当前国内外经济理论研究的资助角度出发,他认为中国经济学理论仅从形式上去支持交流作用不大,这是因为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交流渠道都是畅通的。而中国经济理论的实证研究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是实证研究需要很多经费开支,如果有一个基金会有很清楚的指导方向,专门朝着实证研究投入力量,尤其是对年轻人,这对于中国理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许小年结合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现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除了制度,主流经济学没有把它纳入分析的框架,还有一个也就是对于创新的研究,我们讲的斯密的增长,它是资源重新配置所带来的效率提高,但是斯密没有谈创新问题,谈创新问题的是熊彼特,但是熊彼特是奥地利学派,现在也被边缘化了,也没有进入到主流经济学,我们如何根据中国经济的实践,能够把经济增长中非常重要的制度因素,非常重要的创新,把它纳入到主流经济学里来,这个我们会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张曙光教授认为,经济学应该说还是理论还是思想,没有思想光有工具是不解决问题的,现在的这个好多文章,分析工具不错。我们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学最大的进步是工具方法的进步,而思想上没有多大进步的成绩,而真正要有的仍然是思想。
二、经济学所谓困境和挑战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跨越式发展,我国已告别以满足温饱为目标的生存型发展阶段。但经济快速增长中积累起来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与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错综交织在一起,使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经济学存在挑战,也确实需要发展,需要根据新的经济变化、新的事实的出现来丰富和发展经济学,弥补过去经济学的不足。
夏斌教授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与物理学、数学等其他科学比较,才二百多年历史,不像物理学、数学有那么长的历史,是个相对较不成熟的学科。经济学从斯密、李嘉图、穆勒到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等等,都在纷纷写教科书,而且内容变化不小。这些书都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去解释经济现象。可以看出,经济学仍是一门不成熟的科学,还在发展中,存在不少的争议,面临发展中的不少困境和挑战。夏斌教授指出,现实经济社会不是一个纯而又纯的社会,而是个混合经济。以混合经济为研究对象,作为原理性的教科书,当代主流经济学是一大缺陷。就经济学在全球范围看,这也是最大的挑战。对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机遇,他表示,要多关注非主流学派的思想,现在一些非主流学派思想很活跃,有不少亮点,这是理论创新选择中的机遇。
林毅夫教授针对目前的现状指出,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特别是随着新的经验,新的现象的出现而发展。互联网、独立式发电、第三次革命等等一定会推动经济学的发展。根据新的现象的出现不断发展的过程,也还是随着新的现象的不断产生,不断有新的分析,大家不断综合、融合,使得我们对经济行为,对经济现象,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世界经济史学会秘书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马德斌教授认为,中国现在对经济学的研究,在引进西方当代经济学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但是怎么样把它能够比较好地本土化,特别是怎么样给它赋予一个比较长远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和进行长远战略规划,我们欠缺的还很多,归根结底是我们还没有一套适合我们发展路径的理论体系,理论会先于实践给予我们经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是1978年以后的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很多理论的东西其实很早就开始了。这些东西很多时候是可以从历史当中寻找佐证的。目前国内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比较缺乏经济史的背景,或者经济学说史这个背景,我们对意识形态重视不够。我也希望我们基金会能够对经济史这方面多关注一点,目前国内好的学生很大比例的选择在国外读博士,这是国内人才培养最大的问题。
许成刚教授认为经济学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行为决策。他认为对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不是真的没有预料,也并不是真的没有帮助。之所以2008年应对得要远远超过1929年,这其实本身是经济学的帮助。经济学并不是对这次金融危机完全没有预料,只不过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宽的领域,在这个非常宽的领域里面,有非常多的不同声音,所以有预料的那个声音和有帮助的那部分的理论,在经济学里占的比例很小,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注意。这也是基金会以“鼓励理论创新,繁荣经济科学”为宗旨,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的意义所在。
浙江大学副校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罗卫东教授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指出:“经济理论研究应当保持多样性、多元开放,促进互动,促进真正的学术争论,而不是互相封闭。这也是我加入当代经济学基金会一个重要的考量。”
三、学术委员对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的期望
当代经济学基金会成立在即,思想中国论坛也将于9月12日在北京举行。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及顾问对基金会的成立表达了他们的期望和祝福。
林毅夫教授:“很高兴我们现在有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我想这个基金会的成立,它应该扮演几种方面的作用:第一,是鼓励大家深入了解中国跟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转型当中的经验,从这种经验当中去了解它背后成功跟失败的道理,然后总结出推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根据发展中国家,根据我们自己的现象,提出的这么一个新的理论创新,鼓励这样做。当然了,在做理论工作上,大家都是瞎子摸象,大家都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来提出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个理论交换、交流的平台,所以我希望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能够起到鼓励大家深入研究。第二,希望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可以成为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可以对同样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大家可以争论,我想只有在这种交流、争论过程当中,大家才能把这个现象看得更清楚。第三,我希望它还是一个推广的平台,因为我们现在不能否认更多都是从西方引进的,然后在中国传播的。我希望我们将来有根据中国自己的认识总结出来,提出的理论,然后这个理论可以跟其他发展中国家交流,这个理论也可以跟发达国家交流。
樊纲教授:“特别希望我们这个基金会真正在今后能促进、鼓励、扶植更多的年轻人来献身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献身于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中国的经济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共同的财富,经济理论的发展,以一种求知欲,以一种好奇心,以一种探索真理的这样的精神来发展我们的经济学理论,来充实我们人类经济行为的认识,促进社会和整个人类更好的发展。”
许成钢教授:“我们面对着非常基本的挑战,因为中国的制度和西方的制度有非常大的不同,面对这个非常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西方的学者往往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当他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很难认识深入。简单的照搬一个模型过来就会搞错,那么怎么面对中国的问题呢?那你第一就是一定要先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在科学的基础上抽象,能够在弄清楚事实的情况下,建立起跟中国相关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这部分工作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极其巨大的机会。做实证研究尤其需要资助,我希望基金会用这个钱一定用好,实质性地推动中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繁荣经济科学。有这样一个基金会会非常有帮助。”
许小年教授:“现在发现经济学越来越模型化,有些甚至脱离实际。这是目前主流经济学的一大弊病,这个主流经济学的弊病是受美国影响很大的一个后果,美国的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强调经济学的科学性,过度强调它的数学工具和定量分析方法,以至于不能够模型化的一些重大的经济问题被主流经济学忽略,甚至是有意遗弃了理论创新,创新其实大家都知道,它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课程,但是在主流的文献中为什么创新如此之少?原因不是因为创新很重要,而是因为创新难以写出数学模型。创新越是难,就越要重视。我想这是也应该是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的初衷之一。”
最后,我们想引用夏斌教授对基金会的期望作为结束语,以此与中国的经济学人、青年学者以及在经济学理论研究道路上不断探索的有志之士共勉。
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的宗旨是,“鼓励理论创新、繁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准备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一切有利于中国学人纯理论创新的,都给予尽力支持。当然,饭得一口一口吃。还得分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或者说理想目标,就是在繁荣人类经济科学的道路上,应有中国人的声音、中国人的足印。当然我们知道,这个目标能不能达到,绝不是一个渺小的基金会能做到的。但我们虽然渺小,愿意尽绵薄之力,愿意去感动更多的人来支持这项事业。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