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11月20-22日在三亚召开,300余位国内外企业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汇聚三亚。11月22日上午,本届论坛举行了以“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主力军”为议题的平行论坛,探讨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机遇和挑战。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峰发表主题演讲,慈铭健康体检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胡波、北京广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云研社创投管理合伙人李利凯、前沿战略集团总裁Joel Backaler、致同英国中国事业部部主管、审计合伙人Simon Bevan出席论坛并发言。美国科文顿律师事务所硅谷分部总管Scott Anthony主持平行论坛。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峰表示,在当前和平发展背景下,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是人类重要的一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行动。“一带一路”把中国发展成果跟沿线国家相互分享,向沿线国家提供适合他们国情的经验。以基础设施为例,像缅甸、老挝这些国家都面临着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的问题,在二、三十年前,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并不比中国差,但这二、三十年间,中国在基础设施与社会发展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中国有意将这些发展成果和发展经验同周边国家共享,因此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涉及全球60%的人口,并对地球上30%的地域造成影响,这为人类再造新文明提供了机会。此外,在推动“一带一路”的同时,我们应该大胆启用全世界的人才,切勿局限了自己的眼光。在成熟市场里,各种规则往往比我们国内要规范得多,国内企业在治理方面还有很多问题,这亟需我们借助外部经验来带动国内相关规范的完备。
Scott Anthony表示,由于中国政府降低了对外投资的审批流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向外投资。此外,为推进技术革新,以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这需要民营企业不断从中发力。相较于国有企业以适应政府长期战略为其海外投资指导原则,民营企业在向外投资思考上更为直接并重视短期效益。他们关注于市场动态,按照市场走势配置资源。他们更加重视创新、灵活,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走出去。此外,民企更加重视市场、产品借以制定策略。此外,与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团队合作也有助于深化对市场的了解,并培育来自己的国际化人才。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地向外学习,中国公司在不断地往价值链高端移动。
慈铭健康体检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胡波表示,当前企业走向海外最大的短板还是人才与组织建设不足。相较于国企到海外是为了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民企通常不具备类似的目标,也因此经常出现目标不清的问题。也因此,民营企业应该多以联盟的形式相互交流,通过团抱的方式相互合作,进而完成整合。最后,为鼓励企业外出,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政府该如何“简政放权”。当前民营企业走出去依旧面临许多问题,融资如何融?如何实施互相金融抵押贷款等,这些政策能否有效落实与企业能否走出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
北京广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云研社创投管理合伙人李利凯表示,中国的公司因为创新技术供不应求,中国的上市公司估值在A股、新三板、创业板,都比西方国家高。以同类公司相比,中国公司比美国公司至少高30%,比以色列高50%。大家都说美国公司价格高,但其实不高。很多公司在美国上市几年后开始回到中国,就是因为他们的价钱、市值比他们净资产还要低。在美国,你的东西不好就是不好,这显示在价钱上,也因此比较真实。然而,相较于美国企业,以色列企业不但价格较美国企业更加低廉,创新能力也远高于中国企业,也因此,中国企业可以将以色列作为走出去,从而获得新技术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前沿战略集团总裁Joel Backaler表示,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会获得新的技术、能力、品牌、人才等等,这对提升民营企业海外竞争力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习国外有用的经验来改善国内相对不完备的规范。然而,民营企业“走出去”正面临三大挑战:第一,面对当地复杂的总体环境,在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前最好能找到专业的合作伙伴就当地环境进行深入了解;第二,正式开展合作项目后,务必要在本国与外国企业文化间达到平衡,切忌将国内习以为常的做法毫无保留地转移到国外去,这将对企业深化合作起到制约作用;第三,在关注于销售、执行的同时务必要对当地法律、法规以及经商环境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致同英国中国事业部部主管、审计合伙人Simon Bevan表示,中英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英国欢迎中国投资者,希望共同为世界做出贡献。英国的相关专业机构,可以帮助中国投资者化解文化冲击,纳入英国经营的正常轨道,把挑战变成优势,分散投资风险。
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的历史新的舞台”这一主题,举行六场全体大会和十场平行论坛,针对目前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呈现一场思想盛宴。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