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王通讯:用大数据解决人才发现问题

发布时间: 2016-01-25 11:58:15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王通讯    责任编辑: 戴丽丽

2016年1月17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通讯出席论坛,并参加“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圆桌讨论。他强调,机制体制离不开时代,人才创新要以时代为背景。

以下是他的发言记录:

人才创新要以时代为背景

讲一个时代变革的问题。我们讲机制、体制离不开时代,如果工业化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我们的思维还在过去,你无论如何是讲不好创新的。刚才林泽炎同志的观点引起我强烈共鸣,有同志认为大数据对他们的企业是摧残,这种人我估计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我认为现在是大数据、智慧化、移动终端、云数据的时代,这个变革如果你没有感受,你还要谈创新,那请你免谈。“大智移云”时代人才创新怎么谈呢?以时代为背景来谈。

怎么样大题小作呢?比如说人才发现、人才争夺、人才引进,这个机制是发现评价机制,全国都在热热闹闹地做。根据我了解,过去领导说了算,叫目光所及,领导看到了,你被发现了,领导没看见,没关系。为什么看不见呢?他没有工具。什么工具呢?大数据。现在我们如果离开大数据、离开“互联网+”谈人才问题非常容易失误,这是我一个强烈的观感。大数据时代将要颠覆我们过去很多的认识,颠覆我们的人事管理、人才管理。

用大数据解决人才发现问题

最近我参加一个会议,会上说我们的评价和发现怎么办呢?第一大师推荐,第二同行评价,第三实践检验,都对,但是不够。比如说大师推荐,有时大师不推荐,有时大师讨厌人才,有时候大师不可靠。第二同行评价,大同行评价,小同行评价也好,也有问题。像屠呦呦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终于有一个诺奖得主了,但是最近有人不断告状把她拉下来的就是小同行的人。第三实践检验,费时费力,一个检验几十年检验不过来。这三种机制都是对的,但都是不全面的,大数据时代给我们一个武器,用大数据解决问题。

怎么样用大数据解决问题呢?有三个方法解决人才发现。

第一,搜索与评价功能。搞搜索与评价的人是什么人呢?是大数据科学家。比方说著名的科学人才评价公司汤森路透,评价各个领域的人才,从2002年-2015年猜测准了38位诺奖得主,就是大数据,把全世界发表论文多少篇,哪个领域谁,拉出单来。再就是把文章里被引用出来的引用指数,加起来猜测谁获得诺奖。比如去年11个人获得诺奖,猜准8个,是用大数据作为武器搜索出来的,而不是领导定。这个武器就是搜索武器。现在我们有吗?有的。湖北省有一个周怀北,他把文章不断在云上出版,搞了1000多份杂志,他不用登记。这个人跟我说,当今中国找什么人才你找我,我都有名单、地址、电话,这个人就是一个伯乐,就是大数据的专家。这个功能是大数据的特有功能,搜索与评价。

第二,积累和聚焦功能。怎么积累数据呢?比方说关于你,你是什么人,我是什么科学家,你知道你自己,其实你不完全知道自己。大数据看档案叫小菜一小碟,一点点的数据。大数据把你档案跟整个网络结合一起就不得了,它把成千上万放大了。当今中国最懂大数据的是马云,他有我们每个人一万个标签,姓什么、叫什么、爱干什么、有什么毛病、几点起床,全知道。这个人把大数据积累,慢慢开始建档案,当然是不能公布的。这种积累对我们人才选拔是很好的材料,看一个人道德品质、文章发表等,八九个纬度早就弄好了,让他选人。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周涛,电子领域获奖是他,这个人用人才雷达找人,有九个纬度查你的状况,比方你这个人自然状态、朋友状态,你是什么人,有单位要找人就找他,靠积累产生很强的搜索功能或聚焦功能。从千人万人里面里找到你,而且瞬间就可以,每秒光速的速度找你,靠积累聚焦。

第三,行为动力学研究。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叫刘绍,是我的老乡,当过曹操儿子的文官,管人事。这个人绝对不是冒牌货,为什么呢?曹操当年就被他看准了。曹操当时是愤青,有一天碰到刘绍要拜他为师,刘绍一看说你不像样,你走开,曹操缠着他不让他走。当时社会风气是给你写两句评价不得了,一经评价身价百倍。后来刘绍写了,曹操一看说自己是“乱世英雄”,事实证明把曹操看得透地不得了。古人的奥妙现在不能企及,但是可以研究。最近美国大学老师研究人的表情、性格、才华,研究到科学跑到你大脑里,计算机扫描你的脸部,肌肉一动就是你自己不能控制的,下意识的动作,这叫做行为动力学。美国联邦调查局等各个抓人的机构对这个研究很透了,现在的科学已经把古代的东西能够现代化,这种方法能够见微知著,通过小动作知道你是什么事情。现代科学完全是新技术,说是依靠领导,依靠专家都是对的,但是大数据可以知人绝对是这样的,从这来考虑转变机制。

我跟吴江两个是专业的人才研究机构,中国人事科学院,哪些属于科学,心理学属于科学,统计学用得很少。将来我们院、我们国家要推动人才走向科学,包括中组部,牢记马克思一句话,一门科学只有充分利用数据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变为科学,而大数据就是数学工具、数学武器。

(本文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