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飞 国发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报告指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有序推进
解读:2015年,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一年。4月,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些文件对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总体设计和政策安排。(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报告指出: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取得积极成果
解读: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2℃内。
报告指出: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
解读:国土是涵盖陆海空在内的完整整体。为此,必须坚持陆海空统筹,在捍卫国家生态环境整体权益(捍卫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的完整性)的同时,必须将陆海空的资源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整治统一起来,按照立体的方式推进可持续治理。尤其是,要将捍卫蓝色国土安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统一起来。
报告指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解读: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上涉及到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报告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增强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只有从企业和公民两个方面入手,抓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环节,加上强化政府的责任,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解读:环境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方针,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问题上,既要防止单纯的发展主义,也要防范单纯的生态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解读:必须克服GDP崇拜症,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坚持引入绿色指数。总理报告提出的上述指标,不仅具有约束性,而且具有导向性,是转向绿色发展的可行举措。目前,应该重新研究绿色GDP,并适时推出;从统计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的绿色化等方面,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报告指出: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解读: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没有美丽中国,就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自然可持续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我们要走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报告指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解读:绿色金融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和要求:从引导资本流向的角度看,要求将与资源环境生态等相关的潜在成本、收益、风险、回报纳入到投融资决策中,由此规范和引导经济资源流向,促进绿色发展。从金融交易的角度看,它是金融产品与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实现的是生态环境权的价值的跨时空交易,本质上是生态期权。
为此,政府必须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作为投入的重点领域。此外,必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引入和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为绿色发展引入更多资本。
要将对自然资源和自然资产的投入作为重点。通过向小流域水土治理、植树造林、生态恢复以及草业、林业、渔业等与自然资源相关的领域和产业的投入,可以极大地增加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最终会提升国家的总体实力。
报告指出:启动绿色制造重大工程
解读:绿色制造是将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考虑在内的制造,代表着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国际社会在克服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提出了“工业4.0”等制造业绿色化战略。目前,我们应该将“工业4.0”和“互联网+绿色生态”纳入到制造业的发展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必须创新创业政策,推动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有机融合。
报告指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
解读: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重大趋势。建筑和建材是影响生态建设的重要要素。建筑和建材必须坚持节约原材料、能源的原则,坚持与环境友好的原则。在整顿建筑市场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相关的执法,提高绿色标准。
报告指出: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这件事一举多得,务必抓好。
解读:生态环境恶化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退耕还林还草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总理报告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指出了其重要性。目前,关键是要切实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保障问题,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在加大纵向补偿的同时,必须加大横向补偿的力度。发达地区尤其是生态受益地区应该承担起生态补偿的责任和义务。
报告指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解读: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但是,如果不从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的角度切入,那么,就不可能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总理的报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指明了我国绿色发展价值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和环境的双赢。
报告指出: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
解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必须重拳治理。总理的报告提出了明确的约束指标和政策举措。目前,关键是要严格执法,真正将之纳入到依法治国的轨道中,坚持依法严格追究责任尤其是终身追究。
报告指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解读:节能环保产业是一切与节能和环保有关的产业总和,不仅是支撑绿色发展的产业支点,而且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是要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将之作为绿色投入的重点。
报告指出: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解读:生态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必须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尤其是在生态涵养地区要严格限制破坏性的开发。运用补偿和奖励手段有助于推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关键是国家要加大投入,发达地区对之作出支持。
报告指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解读: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涉及的是公共利益问题,必须坚持和鼓励全民参与,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因此,必须将推动生态治理创新和社会治理创新结合起来,重视发挥基层民主组织的作用,重视发挥工青妇人民团体的作用,重视发挥环境民间组织的作用。当然,这一切都必须纳入到依法治国的框架中。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