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人大国发院宏观经济论坛:构建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和社会安全网

发布时间: 2016-03-30 10:52:36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毅欧    责任编辑: 毅鸥

 3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专题报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实施路径”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C座800会议室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杰代表人大国发院宏观经济论坛团队发表主题报告。

报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第一,我国的供给侧调整首要是在全球大环境中对各经济体分别对待;第二,将人民币建设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区域性货币,通过获取铸币税降低企业成本;第三,以提高国内产品标准为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存量改革;第四,在要素成本上升的大环境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创新是未来降低企业成本的三大动力;第五,以制造高端化为主要着力点,提升产业结构,带动服务业发展;第六,有序废止审批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简政放权;第七,利用城乡收入差,通过新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第八,区域再平衡提供了巨大的结构调整空间和动力,需要以新产业积极融入国际价值链。

    为了有效地推进上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需要注意四个着力点:第一,为了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上需要有选择性的主动加杠杆;其次,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产业政策定位于市场失灵;再次,政策要与市场激励相容;最后,着力构建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和社会安全网。

    最后,报告对“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任务,就它们性质、成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

    第一,去库存。针对房地产库存的结构性特征,报告建议,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式在农村建立合作养老机构,实现以地养老,为进城农民工在城市购房分忧解难,提升农民工的购房意愿,促进有效需求的形成;在三四线城市通过推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方式,以金融手段化解房地产空间错配;一二线城市结合棚户区改造加大房地产供给;适当延长土地开发时间限制等,允许三四线城市开发商自我调整供给速度;从中长期来看,需要加大中西部城市群建设力度,吸引人口集聚,活跃市场。

    第二,高杠杆。针对高杠杆的主要成因,报告建议从取消金融规模管制,以构建基准利率为突破口加快利率市场化,以金融大部制为切入点推进宏观审慎管理,适时加快注册制改革,与化解产能过剩联动,通过央行、政府和居民加杠杆为企业去杠杆创造条件等方面切入。

    第三,去产能。基于对去产能可能面临的困局及风险的分析,相关的政策思考有:在推进和落实去产能工作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高度警惕地方政府对推进去产能工作和处置僵尸企业方面的内生性惰性以及不作为的行为动机;构建市场和政府职能有机平衡的债务处理与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构建市场和政府职能有机融合的职工就业安置机制,扎实做好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在推进“去产能”工作中的引导和兜底两大核心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特别要重视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

    第四,降成本。主要的对策有:推进与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化改革目标兼容共生的政府行政体制;推进税收改革和收费机制完善;降低中国实体经济劳动力的相对成本;全面推进金融体系的大改革;推进能源价格体制改革;打破激发地方政府发展产业的无序竞争体制,推进产业物流业整合和道路通行机制改革。

   第五,补短板。报告认为就产业角度来说,造成短板存在的最核心因素在于全社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内生性的自主创新机制难以形成。对应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有:适当强化类别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专利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各经济行为主体创新活动的制度环境,扫除困扰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的制度性制约因素;进一步清晰政府与企业的边界,铲除官商共谋的土壤,完善市场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以及微观主体自主创新的动力;全面改革既有的传统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各级政府普遍实施的创新补贴奖励政策,紧密依靠政府对激励创新有效制度的全面创新和重新设计,形成政府对促进微观经济部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正向激励机制;调整中国当前的对外贸易政策,构建中国主导的区域价值链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体系,通过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形成有利于促进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外部环境。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