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转型与法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家庭友好政策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司副司长莫丽霞、基层指导司副司长魏云鹏,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相关专家,以及国内家庭政策领域相关专家,共同对当前我国如何从完善家庭政策角度,帮助有二孩生育意愿夫妻实现意愿,切实解决女性就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上,国家卫计委魏云鹏副司长、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段成荣教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唐灿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王天夫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童玉芬教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杨慧副研究员都对我国家庭政策的现状,以及二孩政策实施后对于家庭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李建民指出,中国需要独树一帜的家庭政策模式。他说,世界各国的家庭政策实践,都应该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中国的家庭的变化,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实际上跟许多国家是有共性的,这种共性实际上是我们来借鉴这些国家家庭政策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同时,中国还有很多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也从需求方决定了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政策,至少现在我们推了中国家庭政策跟很多国家是不一样的,也可能我们会独树一帜一个新的模式。
杨菊华在发言中提出了他的几点建议:第一,健全机构的建设,要突出公共政策中家庭的视角;第二,产假的灵活化和陪产假,我们国家做得不错,但是弹性工作时间还有待改善;第三,尝试打造多元互补的育儿服务模式,建议重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以社区为基础的,以社会为补充,以家庭为依托的多元互补的服务模式。第四,企业要转变理念,消除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尝试在大中型企业与社区合作开办托育机构。最后,由于我们长时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有过度育儿之风,这种情况应该有所改变。
童玉芬认为,生育对于女性来说,需要付出比较高的机会和时间成本,如果要让我们的生育政策得以贯彻,在国家政策上非常有必要提供支持,才能使全面二孩政策和妇女的权益各方面双赢。
唐灿则表示,在家庭政策方面,政府的作用不能缺位。涉及民生的问题上,政府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监督、管理、制定管理规则,还有评估等等,需要有一系列的准入门槛和考评,现在这方面是没有的。所以现在的市场基本上进入了一种无序化的状态,缺乏真正的一整套的管理规范。
王天夫在发言中指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从家庭里面生长出来的。所以家庭的中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很多功能慢慢让渡给国家、社会、市场,家庭的整个规模、功能在萎缩。所以对于家庭,一定要有保护措施。不仅在政策措施上,更应该在综合的社会治理层面展开。
段成荣认为,目前对家庭的重视是非常碎片化的,并没有成体系地把家庭的问题、妇女问题、孩子问题,以及老人问题,好好梳理一下,包括我们的学术讨论,更多的是局限在一些特定的问题层面,而不是全方位的关注,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设立一个整体的完整性的家庭的制度和政策。本次论坛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央广中国之声、华夏时报、南方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小康杂志、人民网、凤凰网、和讯网、中国网、观察者网、中国人口报、检察日报、健康报等多家媒体对研讨会进行了报道。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