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从过热到“新常态”,当前经济形势究竟如何解读?股市,房市未来将走向哪里?
昨日下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培训中心邀请来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为珠三角企业家、深圳清华学员深度剖析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深度解读当下中国民众最关心的经济热点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仍在消化过热后遗症
现在,很多人对个位数的经济数据也许有些误读。
对于7%-8%的增长数字,樊纲表示,在过去20年,中国经济并不是一直保持2位数增长,事实上,在最近10年之中,只有5年有两位数增长。“GDP的两位数增长是过热增长,不是正常增长,我不同意两位数是‘常态’。”他认为,GDP增长7%-9%,才是中国经济正常的增长区间,这个数据目前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增长。
他认为,目前的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软着陆的尾声。软着陆也是着陆,也要有大量的调整。“过热增长的后遗症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消除,一些过热产业的存货以及过剩生产能力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清理。主要包括与投资相关的过剩产能、新兴战略产业的过剩产能、房地产消热、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相关联的金融风险包括资金紧张、影子银行、地方借贷等。”
住房限购可以退出舞台
当前,我国的PPI指标已连续34个月负增长。在樊纲看来,当前PPI指标持续下滑,预示着有不少企业会出现问题,甚至被兼并重组,一些经营难以为继的企业应尽早出售以寻找接盘者,以企业资产或股权换取现金流,转向受到国家重点支持的其他领域。
樊纲认为,当前的经济情况有点过于低迷,经济增长速度过慢,表现为轻度的通货紧缩。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客观上是清理过热后遗症。此外还有政府“不作为”问题,如2010年采取了一系列为应对过热而采取的紧缩性政策许多还没有“退出”,比如准备金率、利率、住房限购。
“政府应对与化解当前面临的经济与金融风险问题,措施不够积极。在针对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政策是必要的,可以解决资产泡沫问题,但目前我国经济已呈现正常发展,许多紧缩政策如住房限购等应暂时退出舞台。”
制造业地位不应被贬低
当前不少观点贬低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樊纲认为,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基,没有制造业谈什么创造?现在应该警惕那些批判、贬低制造业的观点。
樊纲指出,发展经济学基本的命题就是,落后国家能不能追赶上先进国家,缩短和发达国家差距,而这最终取决于有没有制造业。
他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一个假冒伪劣的制造业国家变成了一个制造业强国,至于创新和创造,都是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调整结构,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放弃我们的强项,更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制造业发展。有些制造业和产业虽然比较低端,比如说皮鞋、袜子,但是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技术和产业结构,去做中端、高端的皮鞋、袜子,而不是放弃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
他分析,此轮国际资源价格下降,就暴露出了多数所谓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中的重大缺陷,即他们没有制造业,只能出口一些低级产品、原材料和农产品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