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性研究机构。现代智库作为重要的思想和智慧的创新研发机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思想创新的泉源,也是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围绕如何建设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并开展有效传播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对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王石泉进行了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王石泉:在当今世界系统性和复杂性矛盾和问题凸现的时代,智库集各类专业知识、丰富经验和深刻思想之大成,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智库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复杂社会环境下一个国家和地区领导和治理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我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社会科学网: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有何重大意义?
王石泉:在国家的治理实践和对外传播过程中,智库的作用不可小觑。建设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可以改进决策方式,提高相关部门行政效能,在完善国家的决策咨询制度中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与国内意义相比,智库的对外意义某种程度更需要强调。因为学界对前者已有较为深刻、广泛的共识,而对后者的认识则有待进一步深化。我们要看到,面对中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领域与西方社会之间的巨大差异,中国的智库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向世界说明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解释好中国的道路和发展理念,为国家和民族复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西方民主遇到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获得成功、但中国仍然被西方误解的今天,中国的智库需要大力开展理论创新,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语言,用新思维和新理论诠释中国的发展道路,阐释中国和与西方在思路、观念和社会制度模式上的差别。在此方面要学会主动设置新的议程,抢占国内和国际舆论的制高点,构建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新话语体系,积极引导舆论,扩大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网:智库需要对决策和社会舆论产生影响力。怎样认识影响力对于智库的意义?
王石泉:影响力是智库的存在感、认知度和业内地位的体现,更是智库的核心价值所在。研究智库的影响力可以有多个视角,但是从根本上还是要看其对国家战略与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实际帮助程度和影响力度,我们可将其称为内在影响力;以及对机构和公众的舆论影响力,我们可将其称为外在影响力。这种内部和外部的影响构成了智库的综合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当前看待当前中国智库的影响力?
王石泉:中国已经是智库大国,但是我国智库无论在思想产品的创新研发上,还是智库的传播效果和对外影响力上都亟待提升。最重要的原因有二,第一就是思想封闭,路径依赖严重,缺乏对国内外战略问题和重大公共政策的思维突破和思想创新。第二就是过于内敛涵讷,不善于对外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近年来,除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几家智库外,我国大多数智库无论在利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上,传播意识与传播能力都比较欠缺。可见,我国的智库要得到长足的发展,除了要提高质量和水平之外,还要开展智库的传播效果研究,提高传播能力。除了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员外,还创办自己的广播电视媒体,加强自己官方网站等新媒体的建设,发布研究成果,增加与受众的互动,为受众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评估一个智库的实际影响力,也需要相应的参考标准进行测定。如何衡量智库的影响力?
王石泉:智库作为新型传播主体除了对国家战略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内部的影响力之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的传播产生外部的舆论影响力,这两大影响力一起构成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的智库评价中,除了对智库的基本要素和思想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之外,还要增加对智库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将智库的评价与智库的传播效果紧密结合,通过对智库在组织内部的地位和作用、决策咨询的参与程度和影响效果以及在组织外部的舆论传播效果等进行评估,以此考察智库的综合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建设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王石泉:笔者在最后想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在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的同时还需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尤其要扫除许多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智库机构自身做好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全社会的思想文化共识和制度支撑。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