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点集团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兰德公司、外交关系学会、伍德罗.威尔逊中心;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所;欧洲与全球经济治理实验室、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等全球10大顶级智库在2016年1-6月公开发布的“一带一路”有关文章进行了整理。
“一带一路”决策背景和政策目标
关键词
重塑多边秩序;
转移过剩产能;
应对“经济新常态”;
增进政治与文化影响力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莫里斯 格林伯格地缘经济研究中心与亚洲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2月1日
中国渴望重塑多边组织,甚至在某些时候,建立和领导这些组织。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不会终止这些雄心,某种程度上起促进作用。例如,中国“一带一路”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如果成功,将建立紧密的欧亚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计划受到中国领导人的极大重视。中国的雄心可能被海外稀缺的项目所限制,当地居民和政府也会抵制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渗透。但是,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时代,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和目标将依然保持活力和可操作性。
欧洲与全球经济治理实验室,Alicia García-Herrero,《中国继续致力于发展而非改革》,3月4日
鉴于中国国内产能过剩严重,很难相信重组僵尸公司、资助企业裁员等措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累积更多产能过剩的诱因仍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寻找外需对中国领导者而言仍然重要。除政治和战略考虑外,这也解释了为何习近平主席强力推行“一带一路”倡议。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生存:全球政治与战略》,Christian Dargnat,《中国地缘经济战略转变》,2016(58):63-76页,5月20日
在全球贸易增长放缓、服务业超制造业迅猛发展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经济出现疲软。中国正在努力对抗过度负债、产能过剩、竞争力下降、人口过剩和资本外流等问题。对此,中国正在转变地缘经济战略,主要基于两大重要举措:国内金融体系转型和“一带一路”倡议。这些举措的成功,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和社会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Edward K Y Chen,《“一带一路”倡议:21世纪中国国际发展战略》,5月25日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长期的国际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战略,以应对过去十年快速变化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金融。这一举措对中国也很重要,迎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新常态、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走出去等挑战。鉴于地域复杂、紧张的政治局面,中国有可能争取一个渐进的、包容和积极的态度。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Bruno Ma es,《被中国征服的新西部边疆》,6月20日
霍尔果斯连接东西方,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通过最短、最直接的路线连接欧洲和中国的铁路、公路、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新丝绸之路所带来的不仅仅于此。中国希望政治、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共同增长,通过 “一带一路”将其从全球经济参与者改变为更积极影响和塑造的形象。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Peter Ferdinand,《向西——中国梦与“一带一路”: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7月1日
习近平主席就职以来,中国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国内,积极推进“中国梦”。在国外,领导人也变得活跃。其主要重点是中国要再次变得“强大、有影响力”。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中国与欧洲陆上海上运输联通。倡议旨在促进中国西部发展,若能成功,也有助于转变欧亚大陆间的经济关系。在地缘政治方面,将扩大中国的地区影响力。“一带一路”面对的风险和挑战
关键词
协调国内部门与多边合作;
目标野心勃勃但过于宽泛;
海外国家政策投资风险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Larry Greenwood,《亚投行:困难时期来临》,2月18日
亚投行(AIIB)面临的七项挑战:
1. 人力资源:人员分配过程可能陷入政治争夺;北京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互联网接入限制将使它很难吸引优秀人才;
2. 资金成本:可能面临更低价格的债券和更高的成本,其贷款利率可能会更高;
3. 债权国地位:主权债务违约可能;
4. 私营公司业务:易发腐败,需要健全的监管体系;
5. 制约性:仍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工作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治理和政策;
6. 国家自主权:能力不足、决策政治化、腐败可能使国家自主权成问题;
7.保障措施:符合国际标准,同时简化项目流程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hristopher K. Johnson,《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3月28日
“一带一路”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专家、学者对于该举措过于仓促、宽泛、雄心勃勃,未充分准备表示担忧。在操作层面,协调多个利益相异的政府部门充满挑战。此外,金融机构需要充分了解沿线国家的信贷风险。对于潜在的环境、政治和安全风险,企业也需要做好准备。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Sun Yun,《津巴布韦本土化下的中国之痛》,4月26日
津巴布韦本土化方案“外企须将至少51%的股份转给津巴布韦当地公民”,许多中国企业将受重创。这也是中国缺乏对当地主权风险的防备以及如何在不发达、投资环境较差的独裁国家运作经验的教训。中国仍处于寻求与区域重要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和需要处理当地政治、经济风险的两难中。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域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 将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挑战。“一带一路”与地缘关系
关键词
印度对“一带一路”既融入又排斥
中欧关系进入新一轮漫长复杂期;
中亚可资利用的四大趋势;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Shivshankar Menon,《中国崛起对印度意味着什么》,3月4日
根本而言,(中印)两国关系是合作与竞争同在的。在核心国家利益方面,这种双重性是明确的。中印两国都关注完善现有的安全和经济秩序。这就是为何印度已是亚投行和新开发银行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但两国存在地域竞争,因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迟疑不决,对中国军队出现在印度洋沿岸敏感。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Philippe Le Corre,《中国在海外:长征至欧洲》,6月1日
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显著增长,一个相关的问题是欧洲如何迎接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随着中国商品的流动性增加,欧洲大量涌入中国钢铁、建筑材料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低价产品。一个可能的折中处理方法是欧洲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要开拓出一些特例以保护欧洲重点产业。然而,这一矛盾的出现仅仅标志着中欧新一轮漫长而复杂关系的开端。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Wolfgang Fengler & Aurélien Kruse,《破灭后如何繁荣?低油价时代的贸易与竞争力》,6月15日
中亚几乎是在一个十字路口。在经济上,它正经历着一场由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货币贬值带来的巨大转变。在战略上,运输改革存在让该地区回归中心的潜力。“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大规模投资可以提供中亚所需的资金。但实现这一愿景需要了解和利用四个趋势:巨大的贸易潜力、机会成本新驱动、软措施、集群发展加大经济规模。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