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一“脱”倾城倾国倾世界。
或许我们都误读了此前考克斯议员的遇刺,当大家都以为这是一起“感动英国”的反转事件时,这其实是情绪激烈的爆发点,然后,情绪就沿着这个方向,一路走了下去。
权力的游戏
不要质疑公投的结果。
虽已在前文中提示公投有风险,预测需谨慎,但结果已出,就不要怀疑了。
据说,有人说我是瞎投的;有人说我还想再投;有人说议会还能不提交;有人说提交还可以被废止;有人说公投不是法律。
说得跟真的似的。我知道大家都很伤心,但是伤心伤心就可以继续更伤心了,少幻想,英国此次公投是有法律效力的。
英国公投退欧这事由来已久,前因后果、中间程序,一个都没有少。
2010年英国大选之前,卡梅伦所在的保守党就在竞选纲领中提出,要将部分权能从欧盟收回。保守党成功执政后,英国疑欧力量不断壮大,给了首相卡梅伦以巨大压力。2011年12月,卡梅伦否决了欧盟财政条约,英国与欧盟的冲突公开化。2013年又是大选前,1月,卡梅伦正式承诺,若赢得2015年大选,将在2017年底之前就英国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投。
2015年,保守党赢得大选并顺利组阁。5月28日,英国政府向议会提交了《欧盟公投法案》(EUReferendumBill)。6月9日,该法案在议会下院通过,赞成票544票,反对票53票,其中,保守党和工党均支持该法案,苏格兰民族党(SNP)反对。
所以,不是开玩笑,不是做大戏,是真的。
冰雨的风暴
脱欧结果一出,英镑跌得心脉几断,日元升得喘不过气,全球股市,尤其是欧洲股市,尤其是银行股,像断了线的风筝,下坠、飘摇,不知底在何处。
这很正常。涨涨跌跌本就都是对市场情绪的消化。看看黄金一日千里势如破竹扶摇直上,就知道,市场避险心态骤升。这是因为,英国虽然在欧盟比较“后进”,但好歹也是元老,四十多年感情,突然要“分手”,还不得吓死大家了。
但这未见得是“一刀两断”“割袍断义”“公投一出深似海,从此欧盟是路人”。即使单一市场不再,英国或还可以与欧盟谈谈像挪威那样的高度融合市场,或者瑞士与欧盟这样中度融合的市场,毕竟,双方都是有需求的。欧盟是英国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35%以上的英国出口去往欧盟,而50%以上的英国进口来自欧盟。截至2015年,欧盟对英国出口约3023亿欧元,欧盟从英国进口1841亿欧元。在产业链和贸易链中,双方彼此依赖。
英国金融总体规模占GDP的800%,远高于美国的不到500%。欧盟超过60%的欧元交易都在英国完成,英国对欧盟金融服务与产品的出口约200亿欧元,如果脱离欧盟,据测算,这些都将大打折扣。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英国的金融中心地位并非一日造就。欧盟中的对冲基金有76%设在英国,这些和英国金融市场、制度、人才等的成熟度不无关系。而且,脱离欧盟也意味着英国金融不再受欧盟条例监管,也不再受欧洲央行流动性等的相关限制,不受欧元区负利率所带来的还未可知后果的影响了。
须知,2008年危机后,尤其在卡梅伦执政的这些年里,英国的经济发展相当可喜。因此,从长期看,英国经济自然需要再定位、再调整,需要重新审视,改变结构,但仅仅认为脱欧会对英国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不够有说服力。
寒鸦的盛宴
这么乐观啊?这么说英国脱欧不脱欧没什么关系咯?
不是。
英国经济潜藏危机。最大危机在政治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消耗。
一是市场的消耗。市场对于英国脱欧的反应将对英国经济、金融乃至社会造成不小的冲击。这种消耗通常是短时间的,但如果操盘失措,就有可能转化成危机,甚至引起衰退。因此,此间如何应对,一方面要对冲损失,一方面要安抚情绪,使市场终将走向平静、充满信心的方向,需要充满政治智慧的操盘手。
二是程序的消耗。脱欧是个新鲜玩意儿,谈判涉及方方面面,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不可避免。而且,对于谈判程序的设计、建立、乃至质疑等在此过程中一定会反复出现,从对于此次公投结果的质疑便可见一斑。这些对于经济、社会等都会是极大的消耗。
三是政治的消耗。用公投解决问题,实际上显现的是政治家的软弱。由于当前经济问题难以解决,社会矛盾无法协调,政治家本为公共管理的代表,却干涉乏力,无法使社会有效运行,因此用公投作为最后的方法来给予公众交代。然而,当公投结果有悖于政治意图,甚至也确实有悖于国家利益时,只能使政治家陷入更为两难的境地,或者使权力出现真空,无人能担负其重,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更多消耗。
四是国家的撕裂。公投的未设投票比例下限使群众陷于撕裂,大家对于公投结果是否能够代表自身不断有新的冲突;尽管退欧派多数都是工党执政区域,但工党上层却多数是支持留欧的,这尤其显示了国家内部所谓精英层与草根层的认识撕裂;而代际撕裂、区域撕裂、身份撕裂、族群撕裂都在公投前中后表现得越来越激烈;对于苏格兰、北爱尔兰等素来有历史矛盾的区域,由于对欧盟态度的缺乏共识,使国家有分裂危险。而加上前面三种消耗,更是可能进一步引发国体撕裂。
列王的纷争
这么不乐观啊?
这算什么不乐观。
英国脱欧并不是单个事件。
英国公投起因是在建立财政联盟、银行联盟和开征金融交易税等问题上,与欧盟分歧严重;而欧盟东扩后,移民骤增,2015《欧盟难民分配方案》艰难通过,英国人很不情愿。
难道不情愿的只有英国人?
“疑欧”主义在欧洲大陆也在产生和盛行。许多欧洲人认为,欧盟的经济政策效果不佳,通货紧缩和高失业率挥之不去远远望不到出路;难民政策更雪上加霜,使国家治安混乱、社会矛盾频发、恐怖事件风险加剧,而且也进一步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近年来,政府债务/GDP比例世界排名前10的高债务国家中有8个是欧盟国家,而欧元区和欧盟国家的平均政府债务率分别高达122%和114%。部分欧盟国家的经济也异常低迷。
因此,就不难想象,大家对欧盟的态度了。
几乎所有欧盟国家的民众都反对难民政策。大力推行难民政策的德国反对比例高达67%。对欧盟的经济政策,多数国家也表达了不满。根据PewResearchCenter的调查,在欧盟主要国家中,认为欧盟未来将“变强”的民众寥寥无几,“盟主”德国和法国的比例都低于5%。与此同时,“看衰”欧盟很有共鸣,西班牙、德国和匈牙利超过50%,波兰、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等超过40%。希腊和法国分别有高达71%和61%的民众讨厌欧盟。
不仅如此,当前多个欧盟国家已有较为强烈的退欧倾向。根据IPSOS民调显示,多个国家认为应该就是否退欧进行公投。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法国等支持退欧的民众比例均超过40%。而“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对其他国家“退欧”意愿的影响非常大。
欧洲面临自身的分崩离析。英国不过是个开头。
魔龙的狂舞
如果这只是欧洲的问题。那也就罢了。
然而,不是。
近年来,西方各国公投频度加大,显现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新常态下,民众对于政府和政治家的不信任加剧。公投虽然也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一种形式,但是将太多问题交给公投,本身也是对于民主代议制的挑战和质疑。这显现的是,执政无力,不得不将最后的重担直接压在所有人身上,为自己的政治魄力做备书。而在全球经济形势都不尽如人意,而且暂时还未看见曙光的时刻,又亟需有拥有担当能力、过人智慧的领导者出现。两者间的矛盾和差距不言而喻。这或者就是西方各国政府更迭频繁,公投层出不穷,民众情绪激烈,社会撕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反全球化浪潮又一次袭来,但这一次,有所不同。在互联网深入生活最深处的今天,全球化在去中心化的基础上根本已经不可避免。但当前全球都弥漫着排他主义。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化与资本流动相伴而行,造就了世界经济的超级繁荣,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其乐融融,把蛋糕越做越大。然而,资本也造就了超过实际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泡沫。因此,世界经济进入瓶颈,全球面临通缩与滞胀并存的困境。这时,就难免人心惶惶,希望先切蛋糕。于是,保守主义抬头,民族情绪高涨,加上一些政治家还在玩过去那种讨好民众的游戏,极大支持了民粹主义,造就二者合体。从美国大选看来,特朗普的异军突起并非意外。
美国国内有人说特朗普是“法西斯”,或者不无根据。要知道,历史上,最有名和最危险的民族与民粹主义合体莫过于希特勒了。而同样是始自美国的经济危机,同样蔓延全球,同样久久不能消退,同样是始自欧洲的政治风暴,最终酿成一场席卷全球生灵涂炭的世界大战。
在拥有核威慑的今天,战争或能避免,但如果任这种情绪蔓延,国家间和国家内的消耗都会加剧,摩擦会不断增加,不但无助于全球走出经济困境,只能将大家都拖入更深的泥潭。
后记—中国如何唱这冰与火之歌
中国在此间,不但不能独善其身,而且已经陷入洪流。
2008年危机后世界从单极化走向多极化,而今天,世界开始走向“碎片化”。
一方面,这是火之歌。当全球结构面临重新调整,中国面临机遇。犹如英国早期的“均势外交”和“三环外交”,无论是退欧的英国,或者身心交瘁的欧盟,抑或其他国家,都需要在新结构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这必定需要新结盟。而位处东方,体量相当,又相对置身事外的中国未尝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与此同时,中国也应在自己的外交结盟战略上更清醒、更务实、更有弹性,为接下来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的奠定扎实基础。
另一方面,这是冰之歌。在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蔓延的语境下,中国也因自己的东方身份和相当体量,难免不会被当做一个标靶,在别人的“均势”战略下被狙击被遏制。尤其是,中国也要谨防国内出现这种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极端意识形态的抬头,或者这种意识的被利用。中国需要拿出前所未有的务实、踏实心态,在碎片化的流星雨中保持自身平衡,将努力发展作为第一目标,实现大国和强国梦想。
我说过,英国脱欧,脱了又怎样?
这不是童话故事,不会等来whiteknight,这是权力的游戏,潜藏的是whitewalker。
在这游戏里,要看出凛冬将至,要看到五王之战,也要看透血色婚礼。
这是冰与火之歌,才刚刚开场,你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