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陈晓晨:南海“断续线” 对中国是主权, 对美国是战略

来源: 人大重阳 | 作者: 陈晓晨 | 时间: 2016-07-18 | 责编: 王琳_观点

7月5日,就在“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前一周,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作为对话会的一位组织者和发言人,我在现场深切地感受到,中美两国主流智库对南海“断续线”(俗称“九段线”)的看法截然不同。当谈论南海“断续线”的时候,中国学者关心的是主权与历史性权利,美国学者却关心的是全球战略、“东亚安全”和盟国体系。可以说,“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是当我们对美国主流智库谈论南海主权时的深切感受。

在开幕式上,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就强调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经营南海诸岛。他还特地举例说,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复西沙、南沙等岛礁是受到了麦克阿瑟将军支持的。在会上,来自中国的智库专家纷纷表示,中国对南海“断续线”内的岛礁拥有主权,对岛礁沙洲等拥有历史性权利,对相关水域拥有海洋权益。因此,中国的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主权和海洋权益。

不过,美国主流智库并不这么看。他们更多地将南海放在美国全球战略大局中。美国智库学者在南海问题上普遍有“三个坚持”:坚持“航行自由”战略在南海的实施;坚持认为南海关系到美国在西太平洋(6.500,-0.06,-0.91%)的存在;坚持认为南海关系到美国的全球盟国体系。

由此,他们又有“三个惧怕”:惧怕中国在南海“断续线”内加强主权的手段冲击美国的“航行自由”,实质是军事能力的前沿部署;惧怕中国把美国的力量逐出南海乃至逐出西太平洋;惧怕美国若在南海问题上不支持菲律宾就会暴露软弱无力的一面,从而威胁美国全球盟国体系的“可信性”——这一点在对话中反复为美国学者提及。

在现场,出生在南京的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StapletonRoy)和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还就“断续线”和历史性权利进行了直接交锋。芮效俭说,不要再提什么历史性权利,还举出了明清“闭关锁国”的例子,说那时中国就放弃了对南海的经营。这遭到了黄仁伟的反驳。他说,历史性权利毫无争议地可以追溯到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划定了南海11段线,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一部分。

我在黄仁伟后发言,先是“反驳”了一下黄仁伟,说历史性权利早于1947年,实际上的逻辑是日本占领了西沙、南沙群岛,划归日占台湾管辖,战后随着光复台湾,自然就意味着收回西沙、南沙群岛。然后,我重点讲到,中美之间需要深层次的战略对话。特别是,美方智库应当从最深处理解中方对南海“断续线”主权问题的坚持,这缘于历史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最后,我说,应当加强中美战略对话的战略性,从根本上找到中美之间在南海问题上的出路。

我愿意在此说出当时没有说出的结论:对南海“断续线”,中国视为主权象征,美国视为战略威胁,但二者并非水火不容。可以找到一条出路,那就是美国尊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中国不挑战美国在全球的地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