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义桅:英国脱欧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全球化

来源: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 作者: 王义桅 | 时间: 2016-07-18 | 责编: 王琳_观点

我觉得脱欧最大的影响,是你们的名字应该改成全球化与中国智库了。因为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了,刚才谈到很多原来西方是全球化的发动机,现在纷纷倒退,中国往前推,所以以前是Globalization in China,现在是China in Globalization,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从经济增长上,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金融危机以后有三层。

我在《世界是通的》这本书里也对全球化做了解释,原来那种世界是平的是单向度的全球化,是一种理想化的全球化,或者说是西方中心论的全球化,我讲的世界是通的,是一种哲学含义东方智慧的深度的全球化,并没有否定全球化,而是我们对全球化原来的理解太浅显,现在我们要重新理解全球化不是那么回事,不是简单的否定全球化,而是否定之前那个全球化,或者是我们那种对全球化的理解和期待。

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一个模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支持英国留欧的理由都是一样的,而支持脱欧的理由各不相同。刚才谈到了这个问题,确实我们不能简单说英国脱欧就是非离性,就是一帮自私自利的人就反对欧洲一体化和反全球化,不能这么说,确实有这样的因素,有移民的情绪化等等,但确实还有理性一面。

英国人已经感知到,或者说欧盟、欧洲,它已经就剩下“紧身衣”了,很难让它抓住全球化的大的机遇了。比如像《每日电讯报》报道,未来十年,英国海外市场贸易对象里90%的增长是来自非欧盟国家,尤其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现在因为我是欧盟成员国抓不住这个机遇,搞的黄金十年,七国集团还要道歉还要攻击他,英国人还是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所以不愿意和欧盟搞在一块,不是裸泳了,直接就抓住中国这个国家的看法,看看马丁雅克和很多人的看法。我的这个书在伦敦书展上展示的时候,马丁雅克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一带一路”开启一个剧变的时代”,人类大的时代已经开始了,这就是“一带一路”,他们的认识已经这么宏观了。但因为英国是欧盟成员国,所以,不能签FTA,也不能搞BIT。和中国最积极的搞FTA谈判的就是英国和卡梅隆,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欧洲在欧元区搞金融监管,实际上是欧盟在反全球化,英国脱离它是更好的搞全球化,不是贼喊捉贼,你是贼。我说的意思,不要简单的认为英国就不理性,就一定反全球化,它是通过反对通过一体化的方式来实行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是不是能够代表全球化的这样一个方向和路径,这是很大的冲击。

以前认为地区一体化是达到全球化的必经路径或者是一个高级的路径,而且欧洲一体化是最深、最广泛和最高水平的,结果它自己就出现了逆转,可见我们对一体化本身要重新理解,或者是实现全球化的路径要重新理解,或者是对地区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关系要重新理解。这确实产生了很大的效应。比如我们以前老说东亚迟早要融入欧洲的模式,很多研究欧洲的人认为欧洲代表世界的未来,欧盟就是人类发展的先行者,东亚迟早要走到这种类似的,至于水平达到达不到还不一定,但路径是肯定的。现在就有别的路径了,或者是全球化就理解错了,反全球化也是全球化的一部分,非理性也是理性的一部分,原来老是单向的思维方式显然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要更复杂一点。

所以,从这件事情看出来,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大的回归,原来我们说西方回归到东方,或者西方的衰落,不仅是如此,回归到什么?这个世界本来是多样和多元的,原来我们设计的比较多的是精英理性层面来设计,比如欧洲一体化,都是一些欧洲之父这些人按照永久和平、按照联合自强来设计这一套的。但后来加入欧洲一体化的新欧盟成员国不是这样的影响,他们是想对我有什么样的好处,像波兰现在反悔了,欧盟要为我服务,服务不好我就会怎样。不像以前很自豪,我是欧盟成员国。习主席去欧盟访问的时候也不是反悔,客观上也接受不了欧盟对它的,比如难民作为成员国必须要接纳。

欧洲一体化将来可能不符合精英理性逻辑

波兰华沙的政府机关飘了三个旗,波兰的国旗、欧盟旗帜还有北约旗帜,美国是北约最大的成员国,从来没有在华盛顿飘过北约的旗子。像还有以前格鲁吉亚战争期间,2008年,格鲁吉亚总统讲话的时候旁边摆一个欧盟的旗子,当时它根本没有加入欧盟。以前欧盟是这样的想法,但将来可能波兰就不挂三个旗子了,可能就挂波兰的旗子。

国家化不一定是全球化,国家化或者说是民族主义化,民粹化都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对全球化的理解要深入一些,对政治的理解也要深入一些,政治并不完全是精英设计,政治民粹的也好,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都是一个过程,我们理解要更丰富一些。

为什么我们都预测错了?就是因为我们都是用自己的设想和自己的想法来看这个世界,所以太单薄,太单向度了,或者是带着自我期待,先入为主了,这样对欧洲一体化是很大的冲击。原来以为欧洲一体化就是骑车的车轮子只能往前转,现在还可以往后转,还可以拐弯,对欧洲一体化最大的是信心的打击。原来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一定是像马克思教育我们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一条线性的,现在发现不是这么简单,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有东方的一些历史循环在里面。所以欧洲一体化将来不可能靠精英推动,精英政治或者政治设计的精英逻辑,这些都会大打折扣,你不能把这些都理解为非理性或者就是很讨厌的,他们可能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英国脱欧是欧洲和西方衰落的结果

第二句话,我想到了《海殇--欧洲启示录》里面引用一句话,这句话是1956年美国国务卿,他在西点军校有一个演说,说了这样一句话,大不列颠已经失去了一个帝国,但还没有找到自己新的角色。现在公投本身也告诉你,它可以脱离欧盟,但什么是英国?你是战后的“三环外交”,英联邦、美英特殊关系和欧盟的关系,这是三环外交。现在脱欧了,美英特殊关系形同虚设了,英联邦现在也很松散了。三环里面环环失色,不存在了,何以为英国?再也不是大英帝国了。但大英帝国这种怀旧的情怀,确实在英格兰中老年人投票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还以为脱欧就是回到了大英帝国的美好时光了,但没有想到今天的世界今非昔比。

比如我们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欧洲只有两类国家,他说以德国为例,德国是欧洲第一大国家,人口和经济总量,但德国的人口竟然不及中国共产党员的数量,你说我们不是小国是什么?我怎么可能比得过你们呢?共产党是9000万人开一个公司,带动13亿人一心一意谋发展,现在还搞44亿人,搞“一带一路”,我的公司再怎么大,怎么和你比拼呢?它说是这个意思,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尽管是用这样一种挖苦的方式。

原来欧洲是中心的,是大国,但在危机以后,范龙佩当时搞了一个民约小组写报告,最近欧洲政党来中国访问也引用这句话,他说如果欧洲再不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就会衰落成欧亚大陆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在前年,我们在全球大会上,一个教授把中国的地图展示了一下,底下的教授一片哗然,因为它看惯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觉得欧洲还不小,结果在中国的世界地图里一看,欧洲就是欧亚大陆的一个小不点,我们平时看惯了,欧洲人不习惯这种思维方式。所以,英国脱欧是欧洲和西方衰落的一个果,而不是因。当然也会进一步加剧它的衰落。比如原来欧盟老是积极的搞TTIP,巴不得在奥巴马中期选举前搞定,后来在他下一任之前搞定,后来说下一任期,现在不知道是谁上台了,也没有搞定。英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干脆不要TTIP了,直接和印度、中国签FTA算了,这是反映了英国的一些认识。英国的认识是超前的,欧盟的认识是滞后的。所以,欧盟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的负能量,或者说是一种效率低下、官僚臃肿、一种带来麻烦,而不是一种带来正能量的组织和身份认同的,所以它把这个脏衣服脱掉,想穿新衣服,不能说他穿新衣服就是背叛或一定是反着全球化的。所以,我们要从这个事情本身看得更远一点,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原来看世界的方法错了,还是要客观的看英国脱欧,而不要太多的从道义、中国人一统的观念来看它。

最后看英国脱欧对欧盟、对中国关系的影响。

第一,对欧盟的影响当然是巨大的,失去了英国的欧盟越来越内陆化,越来越内向化,越来越内性。所谓的内陆化,它是一个大陆,尽管它还有其他一些岛,都不足以像英国这样影响欧洲的全球眼光、海洋眼光、自由化,欧洲离开了英国以后,它可能会是越来越多的大陆思维方式,德国色彩更浓。德国要和俄罗斯和解,更加支持“一带一路”,德国是所有欧洲国家中对“一带一路”最有感觉的,像上次默克尔来德国使馆,一开始就讲“一带一路”。没有英国的欧洲更加认识到自己是欧亚大陆的,而不是一个所谓的全球。而英国更加玩全球,所以他们未来的世界可能是中国、德国、俄罗斯这种欧亚大陆的强国和海洋强国,美国、日本,英国不知道在哪儿,是不是一定加入美国也不知道,但它可以在里面扮演桥梁角色,如果它扮演得不好,形成海洋和大陆的对抗,他们开玩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模型已经出现了,这有点耸人听闻。所以,英国的角色将非常关键,决定了世界的和平、繁荣和稳定,这是对英国的一个期待和看法。

显然,英国脱欧的决定毫无疑问是内向的,一两年是不得安宁的,要解除和英国的关系,重新谈这个条约,它现在把欧盟的这些官员赶走,28个成员国都有委员都在欧委会里,那就是很麻烦的,而且他们说不了了之。所以,更加保守化,保护主义的色彩更浓,希望欧洲能够振兴,这是我们期待的,它能不能做到不一定。

对中欧关系不利,但对中英关系长远是有利的,英国更能够抓住中国,更加积极重视和中国的关系。以前是黄金时代,将来脱离了欧盟以后的英国和中国可能是白金时代了。短期内对中国关系来讲,由于市场的波动,由于中国投资了伦敦的金融市场等等,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长远上更有利。

政治的设计越来越不再由精英完全操控了

补充一个观点,英国跟脱离欧盟,除了历史、文化和其他的原因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英国的经济结构、经济竞争力和欧洲大陆差距越来越大,英国是以金融高端服务业见长,欧洲大陆系制造业或其他的产业,所以经济结构和竞争力上已经没办法结合在一起了,所以脱离是迟早的事情。就像夫妻俩一样的,一个挣大钱了,一个还是在这里捡垃圾,也很麻烦。比喻的例子不太恰当,反正就是结构性的矛盾,经济结构和经济竞争力的矛盾。伦敦有120万高水平的服务型人才,比纽约80万高很多,所以它已经是全球化了,放在欧盟里不一定合适,这是我补充的观点。

刚才讲到德国的因素对于英国脱欧包括波兰的经济贡献确实很大,最多的时候德国75%的出口是到欧元区市场,德国是欧洲一体化最大的受益者,包括德国马克废除了,但欧央行设在法兰克福,按照德国人制定的欧洲央行的工作原则,首先是治理通货膨胀。所以,德国人实际上换了一种方式来领导了欧洲,原来通过军事征服欧洲的方式失败了,但现在是金融和经济的手段,这也是英国感到遗憾的一点,一体化,越是德国化的一体化,英国作为三大发动机,现在成为两极之外了,有点这个因素在里面,德国化的欧洲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欧债危机以后,德国人的治理全是开了“德国药方”,这是太明显了,所以把默克尔画成希特勒在希腊的这件事情,就是因为太主导了欧洲治理的进程。确实靠德国经济和波兰,波兰虽然经济增长,但东西方差距很大,靠近德国的就增长,靠近乌克兰的原来俄罗斯接壤的就落后。所以,为什么乌克兰出现危机,想加入加入不了,一加入就受俄罗斯制约,造成了分裂。

还有一点看波兰美国的因素不可忽略,美国支持新欧洲,波兰是1999年加入北约,2004年才加入欧盟的,加入北约以后,美国给它大量的武装支持它,包括现在马上搞北约峰会这两天就要召开了,马上就要在波兰、罗马利亚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利用它和俄罗斯的这种死结,很大程度上从战略上、外部环境上来支持新欧洲,来对抗俄罗斯,索罗斯基金的大量的投入。如果休克疗法成功,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不给钱,叶利钦傻乎乎的,我只要变了体制,美元都大大地来了,结果没有来。但是到了波兰和罗马尼亚这样一些新欧洲国家去。后来直接就叫做新欧洲和老欧洲了,放弃老欧洲,支持新欧洲,这是太明显了,这是苏联解体后美国一直推行的战略。

刚才讲到精英和大众的关系,精英认为是理性的,大众就认为是非理性,不是非理性,反正就是感性的,感性和理性之间在纠结,这确实政治的设计越来越不再向精英那样完全操控了,如果大家读一读马克思写的《大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这篇文章里描绘的是全球化的第一波,摧毁了传统上的文明古国的治理结构,但现在全球化就像梭镖一样打出去以后飞回来了,也摧毁了原来英国这套贵族精英政治或者说社会结构,所以,我们说花总还是非常理性的带有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金融市场的想法的,但是刚才那位先生提到教育、移民,他们根本不是那么想的,所以你选举一人一票,你不能说我经济实力更强,就享有投票更多的权利,尽管金融上可以控制或者美国人筹钱的能力,但民主设计本质上还是要追求平等的。所以我又说到这个书了,真正可以引用一下此书,三年前这个书里就写清楚了,欧洲人最反对这个自由平等观,当年是最自豪的,为什么?叫做此一时彼一时,福兮祸所依。这本书里讲得很清楚,当年因为欧洲的情况没有这么糟,现在问题反而都回到这个了。其实英国是一个等级社会,一直是这样的,现在也没有办法,我觉得能做的就是把低端的做好,普通老百姓的教育能够稍微做一些改善,减少社会矛盾,这是一个现实的办法,贵族学校就是那样,大家都想上贵族学校。

第二,关于波兰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欧盟从经济角度它存在的利益,长期来讲,我跟很多人讲,去年希腊危机的时候,我正好在希腊渡假,当时欧洲一些政界的朋友还有大使,我们在讨论这个东西。你想象一下,假如欧洲是中国,或者我们自己是欧洲的主人,各种资源禀赋都有,发展阶段不同,其实整合好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有廉价劳动力,也有非常先进的资本,所有的东西,但欧盟又把这个搞错了,它没有从经济的角度去整合,让老百姓先受益,就像中国共产党做的一样,然后再去整合其他的东西。就像奥巴马讲男厕所、女厕所、男女厕所,这不是重点,但也有人关注,但真正的重点是让大多数老百姓觉得这个是有意义的,值得支持,这是很关键的。

第三,关于人民币,这次脱欧对于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不少的影响,对中国是一个机会,对香港、新加坡甚至马来西亚都有可能是一个机会。两个星期前我在香港,我们金融圈的人在讨论,我们请到了原来香港证监会的主席梁定邦先生,他是非常著名的律师,他讲到这个事情里面涉及到很多法律性的东西,非常复杂,有一天脱欧不确定,就是一个高悬的剑,有很多东西,因为我们在资本市场要做大量的融资和发债,有什么样的法律以及欧洲的什么东西非常复杂,这个东西不确定,对中国是一个机会,对香港是一个机会,希望能够用好,但用好也不容易,还要有顶层设计,还要有长远的眼光。

我补充一句话,很重要,自从英国脱离了欧盟,中国对欧的战略要补一个短板,因为英法德,自由贸易和新教国家,要更加重视丹麦和荷兰的作用,单一的国家都不能取代英国,但要支持新教主张自由贸易、金融自由化的力量,不能被像德国、法国主张金融监管力量给削弱掉了,所以建议习主席尽早访问丹麦。

另外对于英联邦的作用,现在还没有脱欧,还在过程中,还不太明显。但有一条,欧元90%的交易都在伦敦进行的,如果要脱离肯定要剥离这部分欧元的业务,所以这对于英联邦这些国家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脱欧不脱欧是一个问题,所以这个还没有显现出来。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CCG月度名家午餐会:欧盟冲击波--英国脱欧引发的经济与金融震荡”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