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杂音甚嚣尘上的时候,习近平的“七一”讲话明确地表明中央的态度:改革开放这条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下去,非但不能放弃,还要发扬光大。改革不是没有问题,但要解决问题,唯一道路是深化改革。
上海观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里再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一块,怎样理解他的用意?
胡伟:我们要不忘的“初心”,不能少了改革开放这个“初心”。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哪儿来的?就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出来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无法想象今天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目前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只有这条路。
今天对于改革开放,大家的认识可能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有共识度,质疑甚至试图动摇改革开放的声音有很多,对我们的事业可能产生干扰。“七一”讲话里,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邓小平关于基本路线的一段话。我们知道基本路线中包括坚持改革开放,小平同志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是邓小平说得很重的一句话,习近平在这个场合挑出这样一句话,就是在各种杂音甚嚣尘上的时候明确地表明中央的态度:改革开放这条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下去,非但不能放弃,还要发扬光大。
上海观察:是对唱衰改革声音的回击?
胡伟:有些人觉得改革开放不对,改出了很多问题,两极分化啊、贪污腐败啊,好像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这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些问题不能说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而是改革还不到位带来的。目前对此分歧很大,某种程度上也是改革深入不下去造成的。有人开玩笑说,中国的改革比建新中国还难,中共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不过2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快40年了,如果还是这个改不那个改不动,当然会动摇信心。信心一旦动摇,各种混乱思想、错误认识、模糊观点都出来了。
改革不是没有问题,但要解决问题,唯一道路是深化改革。今天改革到了深水区,很多方面改到了半山腰,是特别不能半途而废的时候。而怎么深化,就有一个方法论问题。
割自己的肉,必须系统集成
不是说器物不再重要,但从1.0版跨越到2.0版,制度问题必须提到更重要的日程。而要解决好制度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建制度改革等等,必须协同推进。
上海观察: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改革各项措施的系统集成。“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是跟过去非常不同的一种方法论,怎么理解其中的嬗变?
胡伟:既然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深水区就是各种矛盾、各种问题相互交织,不像过去很多问题比较单一,经济发展问题、体制机制问题、资源生态问题、腐败的问题、国际大环境的问题等等都夹杂到了一块,这个时候的改革就不能像过去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在你哪儿都疼,你就要辨证施治了,必须考虑一个综合的协同的方案出来了。
所以这个时候,光“摸着石头过河”已经不够了,必须结合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是零敲碎打,必须系统集成。这个系统集成,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建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加以系统集成。
上海观察:通常人们习惯将集成理解为形式上的整合联动。除此之外,“系统集成”是否还有更深的内涵?
胡伟: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我们从1.0版向2.0版的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变化是目标有了新定位。以前我们讲“四个现代化”,都是“器物”层面的现代化。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更高层面即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不是说器物不再重要,但从1.0版跨越到2.0版,制度问题必须提到更重要的日程。而要解决好制度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建制度改革等等,必须协同推进。
上海观察: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总书记再次强调改革要啃硬骨头,要勇于自我革命、向顽瘴痼疾开刀。这些话都不是第一次说,把它们跟方法论放在一起重申的意义在哪?目前最需要啃掉的“硬骨头”是什么?
胡伟:现在最难的硬骨头,是怎么“自我革命”,简单说是政府如何“让利”。割自己的肉,这是最难的,但在考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同时,这一条必须作为重点突破。总书记说过改革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注重牵住牛鼻子,“自我革命”就是一个牛鼻子。至于怎么牵住牛鼻子、啃掉硬骨头,还是回到方法论问题,一定不是就事论事地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而是将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充分联动起来。
法治跟改革同等重要,难度甚至更大
今天我们很多权力还是在笼子外,或者是牛栏关猫,这就是一个短板,既是改革的短板,也是法治的短板。
上海观察:在关于改革开放这一部分最后,“七一”讲话谈了法治问题,重申“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否可以理解,改革与法治之间也有一个整体性、协同性的问题?法治对改革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胡伟:法治广义上还不是法律的问题,它包括了制度文明的问题。法治社会的真谛在于按制度办事。我们讲全面深化改革,不光是靠自觉,更要靠制度。方方面面的改革,最终都要落到制度上,并用制度来保障改革。比如政府非要与民争利怎么办?总书记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制度把你管住了,这就是法治精神。今天我们很多权力还是在笼子外,或者是牛栏关猫,这就是一个短板,既是改革的短板,也是法治的短板。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从1.0到2.0版的一个重大超越,就是将法治放到了同改革同等重要的高度。如果我们把改革比作中国的火车头,发展就要靠这个火车头来拉动,而法治就是轨道。如果火车跑得很快但脱轨了,就很麻烦,还不如慢一点。所以我们既要保证改革这个火车头能够快速地向前行驶,又要保证火车不脱轨。那么轨道要修好,轨道就是法治。
目前认识已经很到位了,问题在于怎么去落实。犹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如何做到改革与法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某种程度上,法治建设的难度甚至比深化改革更大,更要啃硬骨头。这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上海观察:最后回到上海。上海已经承担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使命,手头也有大量改革试点任务。在“七一”讲话的语境下,接下去的发力点应当在哪里?
胡伟:上海的各项改革,一定要站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高度上,把各项改革措施系统集成,不能单项突进,各自为政。比如说自贸区改革,制定了负面清单、权力清单,逼着政府简政放权和与国际接轨,科创中心如何复制成功经验甚至更进一步?又比如科创中心建设必须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不能什么都政府包揽,那么政府放权之后谁来接?能不能接好?这就需要群团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来统筹解决。又比如群团在创新社会治理中间能发挥什么作用?这些都是具有内在关联的事情。上海特别要做的,就是找到各项不同改革的共同内在规律,通过顶层设计来实现相互促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