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晓:做一只自觉的井底之蛙
文|梁春晓,盘古智库学术委员、阿里巴巴高级研究员,本文系其于2016年5月11日在五台山普寿寺世界智慧日论坛上的发言
谢谢!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正如刚才文运所说,我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去年4月开始退休,不用做全职工作。不少朋友曾经问,你才50多岁,远还没有到退休年龄,为什么要退休?因为从1996年开始,我在互联网行业已经整整20年了。最近这一年我在做什么呢?最近这一年我就像一只青蛙,不断地从井底往上爬。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我是一只井底之蛙。这段时间我不断跟大家分享的观点是,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井底之蛙,我们用自己的见和识做成一口井,把自己束缚起来、陷进去,然后以此来认识世界、看待人家。最糟糕的,不是你在一口小井里,如果在小井里,你可能还会设法跳出来,比如在北京的很多北漂是从三线、四线甚至五线城市来的,是从一口小井跳到北京这样的大井里来的。最可怕的是在北京这样一个大地方,往往意识不到是在一口井里,因为北京这口井太大了,一眼望上去,哇,好大,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是在井里。这是最可怕的。互联网也是一口很大的井。但是再大的井,一旦你跳出来以后,再往里面看,哦,对整个人生和世界来说,这还是很小很小的一口井,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
这让我感觉到,当你放下了原来所熟悉的很多东西之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你从那口井跳上来,发现原来一直执着于那口井里的东西,其实未必是那么回事。不过,跳上来之后也许是跳上了一口更大的井里,这就需要不断地跳、不断地修、不断地精进。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两天才逐渐形成的一些感悟。互联网正在促进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这意味着我们以前理解世界的角度、视野、观念、理念、习气等通通不再有效甚至失效了。同样面对互联网变革,大家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表现差别很大。很多人一直痴迷于原来的那套东西,原来那套组织结构、商业模式、生态和对人的要求,这就会套住他,老是相信那些东西会一直存在,都存在了两百年为什么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呢?
当我们不断地改变自己、打破自己的时候,就会发现,你的井会越来越大。做研究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不断地建构和不断地摧毁。不断构建但同时又不断把它打破,这正是这个时代我们必须做的事。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则往往由于我们智慧不足要么做不到,要么做起来会很难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我们一点一点从那口井里跳出来时,是不是代表我们开始有那么一点点智慧了呢?我觉得有三点。
第一点,是我们的视野更大了。佛教的确使中国人的视野更大了,其所带来的视野的扩展,跟中国人以前所理解的天下体系相比,简直不知道大到哪里去了,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人的视野。同样,当我们能够不断地从井底跳出来、跳出来,就会不断拓展我们的视野,就使得我们在处理好多事情的时候,可能表现得更有智慧一些。
第二点,是更加广阔的角度。上下左右360度,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只能看见前方一个角度,把这个角度就当成全部,否定人家所看到的东西。这就导致我们自己又做成了一口井。
第三点是境界。正如上午朱院士说的种种境界,这需要不断的努力、修为和精进。
谈到智慧与公益,就要谈到文明体系,每个时代的文明体系都包含三个层次,最下面一层叫器物层,上面一层叫做制度层,再往上一次叫文化层。制度层我们暂且不考虑,这需要更大的推动力。这个时代,影响公益的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来自于文化层,比如宗教,一个来自于器物层,这就是互联网。这两个重大因素正在对公益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我去年去台湾考察公益和社会企业,所见到的台湾社会企业几乎都是有宗教信仰的,要么是基督教,要么是佛教,给我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他们做公益的心态跟我在大陆所接触的有些公益人的心态真的有差别,你看不到抱怨,而在大陆你会看到一些抱怨,觉得我做了那么多事情,人家怎么这样这样。
同样的,互联网也给公益带来了一些重大的变化。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拓展了我们对公益的理解,或者说拓展了公益视野、角度和境界,也就是说从不同方面提升了公益的智慧。初步感觉,宗教和互联网的智慧正在从五个方面对公益带来拓展:
第一个,是从小众到众生。与互联网相关的公益,使得公益的受众迅速扩展到海量人群,这个受众不仅是接受捐赠者,也包括捐赠者。比如支付宝上有一个爱心捐赠板块,这些年累计捐赠款项已超过四亿元人民币,最重要的不是四亿这个数据,而是这四亿是竟然是由一亿多笔捐赠构成的,平均每一笔捐赠才三块多钱。这意味着通过互联网,一方面使得海量受众获得了好处,另一方面又以极低的成本让海量善心人士实现了公益愿望,也成了公益的受益者。这为什么能够实现?从经济角度看,行善也是有成本的,当行善成本太高,行善就做不了。当行一次善需要一百块钱的成本,那么一百块钱以下的行善就做不了。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行善的成本,使得哪怕是一块钱的捐赠也能实现。这就是互联网如何实现从小众到众生的公益。
这方面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淘宝村,现在全国有差不多一千个淘宝村,淘宝村的许多农民,原来外出打工、家庭破碎,现在返乡在家里过完整的家庭生活,不但在家里生活,还在家里挣钱,这在七八年前还是很难想象的。最近这几年,我跑了很多地方,新疆喀什,四川青川,青川我去过三次,阿里研究院的同事也经常去。为什么要去?因为那些地方是我们工作价值链的末端,看到那么多人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而受益的时候,感觉很幸福,感觉到工作特别有意义。仅仅坐在办公室,研究东西,发报告,那是很抽象的。
第二个,是从补充到主体和价值。在时代大背景下,要对公益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地位有新的思考和认识。人们一直把社会分为三块,一块叫政府,一块叫市场,一块叫社会。人们习惯地认为公益是纯社会组织做的事;习惯性地认为公益是在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都不能够实现公平的情况之下,再进行的第三次补充性的分配;习惯性地把公益作为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配角,一个补充;习惯性认为公益只具有工具价值,只是一种工具,用于实现市场经济和政府分配尚不能够实现的一种公平。所有这些,几乎都是通过经济利益带动的,都需要重新思考。现在或许应该反过来看,公益本身就是价值,而不仅仅工具,而是反过来说,市场和政府才是工具,才应该为公益服务,公益是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在所有的价值之上,需要构建善的价值,善企业,善经济,善政府,善政务,等等。
第三个,是从施与到修行。网上曾经传过一个女企业家批评她资助的学生没有写信感谢她,这让人觉得特别不可思议,觉得是一种价值颠倒。实际上她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她意识不到。很大程度上这正是由于缺乏佛教这种善的力量和情怀,才导致了完全颠倒的认识。在台湾看到的一些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那种心态显示出很深的宗教情怀,整个过程中没有施予,只有修行。
第四个,是从物质到精神。这个就不多说了,刚才法师们已经说很好了。
第五个,是从现前到究竟。
(是否使用互联网)这个话题非常好。上个礼拜我们刚刚在中国的儒教圣地曲阜开了一个会,题目叫什么呢?叫儒家文化与互联网哲学。这一周又在谈佛教与互联网,非常有意义。
我们不要太执着于使用或者不使用互联网,与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各样的技术一样,互联网本身也是一种技术。既然不可能把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各种技术全都不用,那么单单不用互联网又有什么意义呢?能够设想普寿寺不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吗?这做不到,相信在大和尚你的寺庙也做不到。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用不用互联网,它就是一个技术而已。
我想谈的第二点是,当我们执着于用还是不用互联网的时候,我们还只是把互联网定位在工具上,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在今天远远不只是一个工具,如果是工具,你可以用还是不用,但现在互联网是人生或社会形态的一部分。当你试图去普度众生的时候,要知道众生已经在线化了,如果不了解、不理解互联网,那善的目标就很难达到。正如刚才师老师所说,互联网如果用得好,同样是一种非常好的表达善的方式。
说到这里,我再补充一点这两天的感受,我们这些人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或者影响,都是说宗教是很消极的,意味着对尘世的放弃,但这几年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普寿寺后更强烈地感受是,佛教其实代表着一种勇气,一种激情,一种终极意义上的乐观,一种究竟意义上对人生、生命和生死的超越。谢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