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召开建所6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践丛书》
2016年6月28日,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召开建所6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践丛书》发布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燕爽,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党委书记于信汇,上海市原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原副主任胡延照出席会议。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石良平主持研讨会,并总体介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践丛书》。
燕爽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践丛书》是上海学术界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特点认识的阶段性重要成果,反映了上海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关注与研究,面对当前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国学者需要有高度的学术自信,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今后的十年到二十年有可能接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迫切的需要经济学界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对市场经济的模式做出解释,这需要依靠中国学者从中国现实出发,贡献自己的智慧。
王战院长在致辞中强调,目前正处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大好时机,经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土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哲学经济社会科学研究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可以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美好春天。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所60周年之际,推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践丛书》,就是上海学术界力图在哲学社会科学进行创新的最新成果。经济研究所在展示以往经济学理论研究成就的同时,未来应在智库建设、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下,应当更好地在经济实践中概括和提炼新的理论,更加积极地用经济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于信汇书记在书面讲话中指出,经济研究所在传承优良传统中实现创新与突破,在突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在建立科研团队的基础上推出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一甲子是一个新的起点,以智库产品的发布和讨论来纪念经济所建所60周年,就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成果来充实上海社科院智库大厦。希望经济所全体同仁再接再厉、更上层楼,在我院智库建设中发挥排头兵作用,不断强化优势,补齐短板,继续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理论学科,继续抓好人才这个关键,切实做好推出有影响力的新人的关键工作。
胡延照谈到,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为培育中国本土“大师”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也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成功,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特式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成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正是中国式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最好阐述。经济研究所要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用理论阐述中国生动的社会现实和蕴含的内在规律,从而体现经济研究所的优势和价值所在。
石良平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践丛书》旨在梳理和阐释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当前经济学领域关注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积极而全面的回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理论与实践丛书》共十册,已出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模式研究》、《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报告》、《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思想》、《公共供给与国家治理》、《“公私合营”研究(1949-1956)》、《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上海四个中心创新升级研究》、《贸易强国与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九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演进与绩效研究》即将出版。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以及沈桂龙研究员、钟祥财研究员分别对代表性的三部著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模式研究》、《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报告》、《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思想》进行介绍。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姚锡棠、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袁恩桢等老领导、老专家等,以及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和各大高校的主要领导和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并对经济所出版丛书进行了自由讨论和发言。
以下为出席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嘉宾和学者发言的主要内容(按发言顺序排列):
姚锡棠(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
上海社科院一直跟踪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经济所作为社科院的摇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九本书非常好,其中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源问题的讨论很有意义,很好地阐述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王国平(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经济所建所60年来成果辉煌,提供了大量理论成果,培养了一批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贡献。经济所建所60周年推出的这套丛书,既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也有现实热点问题研究,表明经济所生机勃勃,值得庆贺和学习。
周振华(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
经济所建所60周年丛书,选题大气,角度新颖。市场经济模式研究提出了新概念,体现理论基础和创新勇气,其他几本书也很有特色。经济所底蕴深厚,应该更好地发挥理论研究的优势,在重大理论研究问题上有发言权和话语权。
沈祖炜(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原馆长):
这九本书是经济研究所最新成果的检阅,说明经济研究壮大了,实力更强了,成果更丰硕了。经济研究所一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拓展,另一方面没有放弃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这九本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陈宪(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经济研究所学科和智库双轨发展,体现了上海社科院的特色,这和中国社科院非常相似。上海社科院是全国重要的智库,未来经济所的发展,一定是在所领导带领下,走以学术为基础的智库道路。
孙海鸣(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
经济所60年来有很多优秀作品问世。这套丛书在较短的时间内问世,特别是对中国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非常不容易,也很了不起。有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研究,未来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干春晖(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
这套丛书充分反映了经济所学术研究成果、理论水平和当前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体现了对一些带有普适经济规律问题,与对于中国经济学的一些实际问题、具体问题的思考结合。这套丛书也说明经济研究所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特点,就是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的很好结合。
袁志刚(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和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一个级别,同等水平。在建所60周年这个重要时刻,推出9本专著,非常震撼,也说明这几年经济研究所的成绩非常巨大。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研究未来可以考虑增加收入分配和制度变量。
李志伟(上海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经济所建所60周年研究成果非常厚重,需要好好学习。经济所为市政府决策长期提供有力支撑,希望经济所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发挥理论优势,更好地服务上海社会经济发展。
乔依德(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经济所在原有深厚理论研究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建所60周年丛书的选题非常契合实际,既有历史的视角,又有国际视野,对中国当今重大的改革实践提出了新的建议。
朱金海(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经济所建所60周年丛书,对中国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这些都是中国发展道路过程中要进一步在理论上解释清楚的问题。未来可以继续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提炼中国重大实践中蕴含的基本理论。
姚勤华(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六十年一个甲子是一个新的开始,从世界经济学来说越来越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希望经济所能在所长领导下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话语权推出更多新的成果。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经济研究所理论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套建所60周年丛书是经济所对最近当下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的学术反应,在学理和实践上作了应对和回答。
沈国明(上海市社联原党组书记):
经济所有很辉煌的历史,可以说人才辈出。不管是做现实问题还是历史问题,不管是参政议政,还是决策咨询,都有着很好的表现。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很多挑战,但这套建所60周年丛书,就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回应,值得大家思考。
袁恩桢(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现在经济研究所的发展处于一个更好、更宽松的环境中,很多研究都能够发出独立思考的声音,推出的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因此,希望经济所能够在新的起点上再创辉煌。
文字:经济研究所 | 图片:李伟霖 | 编辑:刘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