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2016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2016召开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唐红丽 | 时间: 2016-11-29 | 责编: 王琳_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唐红丽)11月26-27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2016在北京举行。在本次论坛的分论坛上,与会学者聚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政策与行动”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共话“一带一路”建设成就和未来愿景。

承续31年前“巴山轮”会议精神

“巴山轮”会议的渊源可追溯至1985年。当年9月,一艘“巴山”号游轮由重庆朝天门码头驶向武汉,行程6天。历时6天的“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就在该游轮上召开,后人由此将这次会议称为“巴山轮会议”。31年前召开的“巴山轮”会议为1987年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方针做了理论准备,也为中国经济接下来的高速平稳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当年的‘巴山轮’国际研讨会创造了启迪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思想成果。”谈及正在召开的新“巴山轮”会议•2016,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透露,早在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便会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世界银行,在长江轮船上再次召开国际经济研讨会,并根据与会代表的提议,成立了今天开幕的新“巴山轮”论坛。“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承续31年前巴山轮会议的精神,融入以‘一带一路’为标志的当代国际合作新旋律,打造的探讨中国与国际合作的高端交流平台。”曹文炼满怀深情道。

“一带一路”建设正呈现蓬勃生机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三年来,进展和成果超出了国内外各方的预期。中国与沿线国家高层互访频繁,政府议会、智库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沟通持续升温;中国企业依托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与沿线国家共建高铁、地铁、公路、港口等现代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促进了这些国家增加就业和民生问题的改善;与沿线国家相互之间扩大和培育市场,先后设立了5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逐步提高了贸易和合作的投资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倡议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自己还成立了丝路基金,在全世界布点金融分支机构近60个,为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支持。扩大与沿线国家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等多个方面的合作,民间友好往来不断加强。截止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或者对接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我国已同大约50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政府间的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的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发挥智库和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事业,需聚八方智慧,共同相向而行。智库在各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决策引导作用。

曹文炼就智库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建议。第一,不断加强支持中国国际经济合作的政策研究。第二,不断研究丰富“一带一路”建设本身的内涵。第三,着力打造“一带一路”行动性的智库。第四,加强沟通增进各领域的交流和互信。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书记韩景阳就高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是,大学要推动文理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一带一路”提供综合的智力支持。二是,大学要推动产学研管多部门一体化,更好地为 “一带一路”提供交流平台。三是,大学要广纳天下英才,广育社会栋梁,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当前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党组成员张景安介绍,中国等六个国家将联合建立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旨在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平台中心,构建科技创新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为实现这一目标,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的将着力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交流协调构建沿线各国地区发展愿景;二是,聚焦各国地区的需求,实现共享、共建、共赢;三是,利用互联网打造交流平台,促进科技互联互通;四是,联合各国的科技智库举办交流创新协作;五是,共同编制科技创新发展议程,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六是,聚焦一带一路共同关心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构建新的研究和创新评价体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