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蓝皮书中,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何伟文针对2015-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井喷现象,提出“宁可慢些,但要好些”的主张。。
何伟文肯定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战略意义,认为是企业自身核心产业全球化延伸扩张的合乎逻辑的过程,是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内在需要,是实现资源和市场全球最佳配置、覆盖全球价值链并从根本上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步骤。但是在投资领域存在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尤其是生物医药工业并购和投资滞后的问题。
2015年和2016年前四个月,中国企业购买或绿地投资海外高端制造业出现良好势头。清华紫光、中化、海尔等都是典型例子。除了清华紫光和中化收购先正达外,在高端制造业研发和生产领域,我国企业并购和绿地投资力度远不如房地产、酒店和娱乐。其中一个突出领域是医药工业和医疗行业。生物医药工业不仅关系到13亿人的生命福祉,而且集中了现代科技诸多领域,包括生物技术、化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的优秀成果。因此无疑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和投资的重点。但这方面迄今的并购和投资规模与房地产、酒店行业相比黯然失色。
何伟文高级研究员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了战略设计和政策调整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业已进行、正在进行和近期计划的1亿美元以上重点并购项目进行小结,看其是否符合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自身要求;进行市场可行性回顾;分析企业杠杆率和偿债预期;看其是否得到被收购方所在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二是对照国家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求,看其是否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相应方向;对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看是否有助于它的实现。三是根据十三五规划产业体系的要求,顶层进行主要行业海外投资并购的指导战略框架,包括规模、对象、具体目的、预期效果等。四是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从普遍鼓励走出去,转为区别对待。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每年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行调查,2016年度的CCG调查采用问卷收集和企业访谈方式。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行的调查显示,企业对外投资呈现出以下突出的特点:
1.企业对“走出去”意愿强烈
受CCG调查企业均表示有“走出去”的发展规划,其中73%已经开展实施,27%处于拟开展阶段。参与CCG调查的企业63%是民企,有28%是国企,还有近一成是混合所有制企业。
2.企业对外投资额增长明显,中小规模对外投资势头旺盛
与2014年底相比,在2015年21%的受CCG调查企业的对外投资总额在30亿美元以上,2014年的占比为13%。这些数据反映出近一年来单个企业对外投资额的增长较明显。
3.“走出去”企业倾向于与当地企业结成合作伙伴
大部分受CCG调查企业在“走出去”的运营过程中对当地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在受CCG调查企业中,三分之二的企业在目的国有当地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这项结果与受CCG调查企业对当地企业的依赖度相吻合。
4.与当地中国籍企业合作大于竞争
在受CCG调查企业中,与投资目的国内的中国籍(含港澳台企业)企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合作关系”、结成“产业联盟”的分别占比42%和38%。由此可见,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已逐步告别过去的单枪匹马和恶性竞争,“抱团取暖”逐渐成为主流。
5.融资来源主要是企业利润积累、资本市场、银行贷款与投资伙伴参股
从“走出去”融资来源看,67%的受CCG调查企业靠自身利润积累实施“走出去”。由于大部分受CCG调查企业为民营企业,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有所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寻求合作伙伴,整合优势资源来获得投资;政府拨款和私募资金等正在发挥作用,但力度有待提升。
6.提升品牌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驱动力
在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因素中,“提升企业品牌”、“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国内外政策支持”和“目的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是关系最密切的因素。其中,提升企业品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对外投资和跨国并购来实现的战略目标,是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驱动力。优惠的招商、融资和税收等国内外政策支持对于企业“走出去”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7.企业投资意愿受目的国的法律审批、税收政策影响最大
目的国的法律审批环节是企业“走出去”的一道门槛,部分中国企业“走出去”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而遭到阻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税收减免政策与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和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如果目的国能够给予企业税收减免方面的优惠政策,则大大提高企业投资的意愿
8.国际人才缺乏、文化差异大、政策不熟悉构成企业国际化经营最大的制约因素
CCG研究发现,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遭遇的对目的国政治经济形势缺乏了解、文化冲突、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等,加大了对外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彰显出企业跨国投资经验的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专业的国际化团队。人才问题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关键瓶颈。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行的调查,CCG发现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遇到一些典型的问题。
1.运营成本高、政策不一致、劳动力水平低、工会势力大、基础建设不足较为突出
CCG调查发现,42%的企业认为在投资目的国当地的运营成本过高,27%的企业认为“当地政府政策不一致”造成了困扰,此外“当地工会势力庞大”、“当地劳动力水平欠佳”和“当地基础设施不足”也是企业在当地运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人力成本、税务负担和融资成本推高企业运营成本
62%的企业认为人力成本是造成运营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税务负担(47%)和融资成本(40%)(如图16)。这与前面受CCG调查企业认为当地税收减免政策和国际经营人才是重要影响因素的发现一致。
3.国家政策支持的宣传和覆盖面有待扩大
在“走出去”中获得我国的政策支持方面,累计约六成的企业表示获得过“低息或无息贷款”(22%)、“优先获得外汇”(20%),以及“对固定成本或营业成本的补贴”(20%)等一项或多项政策支持。除此之外,“优先获得返销配额”(9%)和“低价或免费保险”(7%)也是我国政策支持的方式。然而,近四成受CCG调查企业表示没有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
4.中国企业认为对外投资政治性风险高,宏观经济风险相对最低
高达71%的企业认为在治理薄弱国家的合同方不守约和政府腐败的风险度高,相比之下,认为这两种风险在治理完善的国家存在程度高的企业分别只有23%和15%。此外,政策变动(65%)、政治动乱与战争(59%)以及被当地资产国有化(58%)也是受CCG调查企业认为在治理薄弱的国家所面临的高风险,相对而言,仅有约两成的企业认为这三个风险在治理完善的国家的程度高。
值得注意的是,受CCG调查企业认为的在治理薄弱的国家风险程度相对最低的是安全审查或政府阻挠方面(56%),而在治理完善的国家,企业认为其所面临的风险最高的就是安全审查或政府阻挠(30%)。
同时,不论是在治理薄弱的国家还是在治理完善的国家,受CCG调查企业认为风险最低的都是宏观经济风险,分别占13%和56%。在实际案例中,虽然企业担心更政治风险,但宏观经济风险对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影响显著。例如,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相比2007年由1.83万亿美元减到1.45万亿美元,下降了约21%。其中2008年发达国家获得的FDI为8401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32.7%;发展中国家所获的FDI为5177亿美元,较2007年涨幅降低。经济危机下的FDI撤资表明,目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稳定性与企业对外投资利益直接相关。
5.对外投资风险应对能力有待加强
面对海外投资风险,67%的受CCG调查企业选择“加强与中国使馆、驻外商业机构、华人组织等联系”。此外,“与目的国当地企业合资合作”(51%)以及“尽量多雇佣当地人”(47%)、“购买海外投资保险”(42%)和“寻求目的国当地法律保护”(42%)是近半数企业采取的应对风险之策。有近三成企业选择“聘用第三方专业公司来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31%)、“取得目的国政府的支持协助”(31%)和“加强自卫能力及安保措施”(31%)。此外,“寻求国际组织的帮助”(24%)和“使用对冲等金融手段”(20%)也是部分企业应对风险的选择之一。企业“走出去”一方面需要提前做好详尽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环境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同时也要注意提高企业自身在法律、财务和行业等方面的风险应对能力。
6.海外社会责任履行需要进一步提升
蓝皮书显示,在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的管理和实施方面,27%的受CCG调查企业表示在海外发展战略中有社会责任的描述,38%的表示“与各相关方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31%的企业表示“有专门负责海外社会责任的部门及主管”,以及“已编写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31%)、“已制定海外社会责任目标和管理方案”(24%)。
7.智库应加大力度服务企业“走出去”
在获得对外投资信息的渠道方面,60%的受CCG调查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同行企业”渠道,其他来源依次是“相关国家部门,如商务部”(33%)、“已经走出去的,在当地的中国企业”(29%)、“国家颁布的投资指南或其他指导性文件”(27%)、“中国驻外领事馆或其他驻外机构”(24%)。从中可见,行业渠道和官方渠道是企业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智库平台获取信息的企业占比达24%,彰显出智库在帮助企业提供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对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调查,被调查企业认为,“一带一路”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一带一路”经营模式需适应沿线国家的有效需求,它们对“一带一路”乐观展望,未来投资力度有望加大。
1. “一带一路”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时,40%的受CCG调查企业认为“天然资源丰富”是较大优势,“资产价格便宜”仅受到少数企业的关注(13%)。然而,“政治风险较高”(36%)、“发展水平较低”(33%)、“法制化程度较低”(31%)、“金融资源不足”(29%)、“政府治理水平较低”(29%)也是企业关注的因素,反映出企业对“一带一路”的机遇和风险已有考量,将有助于做出更加审慎的投资决策。
2. “一带一路”经营模式需适应沿线国家的有效需求
在“一带一路”对外投资的多种经营模式中,58%的受CCG调查企业选择在海外建立国际合资企业,有50%的企业看重海外并购。这一方面与中国企业对这样的投资模式轻车熟路相关,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差异大,建立国际合资企业有助于分化风险。
另外,出口产品也是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主要方式(39%)。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蕴藏的市场体量大,出口产品成为扩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相比之下,授权海外商家连锁加盟,许可海外商家生产销售本公司产品,和代工生产这样的经营模式也适合部分国家,但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初级实施阶段还相对较少看重。
“一带一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要想从中扩大海外市场和提高竞争力,需要充分CCG调查目标国的投资环境,避免表面上市场广阔而有效需求不足的盲目投资,根据沿线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显著差异,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管理水平。
3.企业对“一带一路”乐观展望,未来投资力度有望加大
在“一带一路”投资目的国经济展望方面,73%的受CCG调查企业表示看好,其中44%的计划扩大投资,29%的尚未有扩大投资计划。尚有24%的企业在评估当中,3%的企业表示“不清楚”(如图27)。由此可见,绝大部分企业都十分关注在“一带一路”投资。
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投资意愿方面,33%的受CCG调查企业在该战略倡议提出之前已经有投资;5%的表示在该战略倡议提出之后,增加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13%的表示“已有投资计划,但尚未实施”;42%的企业表示“有投资意愿,但尚没有详细计划”;还有7%的企业目前没有投资意愿。由此可见,高达93%的企业关注“一带一路”,其中38%的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投资。但是5%的企业在国家战略倡议提出以后落实了投资,表明企业主体对投资“一带一路”还是十分审慎的,这与前面企业对“一带一路”投资环境评价的发现一致,也与本次CCG调查中民营企业占比较高有一定关系。
目前,“一带一路”正在加快建设,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融资平台也投入运行,地方产业基金、商业银行也支持企业赴“一带一路”投资。结合国内企业转型升级和产能合作的现实需求,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企业走到“一带一路”上。
更多相关信息请参阅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
关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
CCG是中国领先的国际化智库,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广州、青岛、深圳/东莞成立了三个研究院,在上海设立了办事机构,在香港、华盛顿、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和悉尼设海外代表。CCG致力于中国的全球化战略、人才全球化和企业全球化等领域的研究,目前拥有全职智库研究和专业人员近百人。CCG连续三年发布《中国企业全球化蓝皮书》等报告,并连续三年举办“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和相关研讨会,推动企业和人才全球化。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中,CCG入选全球最值得关注智库百强,在中国顶级智库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居中国社会智库第一。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