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吴晓求:中国金融迎来的四个变化

发布时间: 2016-12-28 10:40:37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 蒋新宇

    2016年12月28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财经战略年会2016”在北京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教授就未来中国金融的变化发表了主旨发言。吴晓求教授表示,对金融要进行科学判断,我们必须要研究它的基本趋势,金融的基本趋势不会因为国别的因素出现太多的差异,虽然金融文化和法律对一个国家金融结构的调整、金融模式的形成有比较深远的影响,但金融活动的基本趋势应该说大体一致。

    吴晓求教授还分析介绍了中国金融未来的四个变化:

    一是金融活动的市场化。无论是融资还是投资,它的活动都要建立在市场的平台上进行运行。融资可能会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市场,即使来自于银行也是高度市场化,这里面暗含着利率的市场化。投资也是可以自由的在市场上配置你的资产,也包括其他的价格,包括利率也好、汇率也好,包括资产价格也好,都是基于市场供求的竞争而形成的。金融活动的市场化在中国是一个基本趋势。

    二是金融结构的证券化。这里所谓的金融结构主要是指金融的资产结构,金融资产的结构暗含了这个国家金融功能的变化,也暗含着这个国家金融风险的调整,会发生变异,所有金融风险都来自于金融产品或者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所以说研究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趋势是金融研究的基础部分,无论是对风险管理的建议还是监管的改革,都是基于整个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风险的变异而提出来的。金融资产的结构是朝着证券化的方向发展,这点已经显现出来,而且也符合金融的基本理论,现代金融的基本趋势。

    从1995年到2015年这二十年来,中国金融的结构在最近十年在慢慢发生变化,原来还是传统的金融结构——也就是说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规模和占比在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都是比较高的。只有到了最近的七八年时间里,证券化的金融资产比重在逐步上升,得益于一个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在中国是相对比较晚的,因为受到了某种法律和金融文化的约束。中国人非常喜欢储蓄,有钱就存在银行,存在银行脱媒就很难完成,再加上中国金融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起步比较晚,利率管制时间很长,所以这一块比较缓慢。到现在金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因为金融资产的口径很多,就拿最狭窄的口径,证券化金融资产已经占到50%。从宽口径看,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资产加上证券化的资产,这是最大口径的,证券化资产只占30%,但是也在逐步上升。

    金融结构证券化的趋势符合了金融脱媒的要求。这个趋势的变化说明了两点,一是中国金融的功能得到了改善。因为证券化的金融资产,除了有融资功能以外,最重要的是提供了财富管理的工具,也就是说中国金融体系里面财富管理的功能在提升,这点确信无疑,这与我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功能的改变有密切的关系。二是金融资产证券化这样一个变化也预示着、暗示着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在发生变异。因为证券化资产比重的提升暗含着透明度的风险在增大,所有证券化金融资产的风险都是来自于透明度。金融体系有两大基础性风险,一个是资本不足风险,一个是透明度风险。可以看看商业银行所有的监管准则,哪怕是中国版的巴沙,监管的基石是资本,以资本充足率为基石展开监管,以此想通过股东的自有资本对冲未来潜在的不确定性。目前,风险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透明度风险在急速上升,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经常会出现跑路的现象,其实是因为并没有理解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点在哪里,经常用资本充足来看待、来判断互联网金融是否存在风险,这就有问题了,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风险是透明度风险。从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能判断很多新的变化。

    第三,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正在到来,无论从人民币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都预示着这一点。从我们国家的金融发展战略来看,我们还是要把中国的金融,特别是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目标是没有变,而且这是中国金融最大的战略目标。两大战略目标,一个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让人民币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性的储备性货币,同时让中国金融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为此我们朝着这个目标都进行了大量的政策调整和对外开放,包括今年10月1号加入IMF SDI份额,还包括深港通的开通等等,这都是国际化。只不过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进程相对有点慢,但是也许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候一定会加快。当然现在人民币兑美元处在一个贬值的预期之中,这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这是暂时的。

    四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智能化在迅速提高。其中包括新技术的运用,也包括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包括其它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对金融业的渗透甚至比任何领域都要大。所以中国金融体系的智能化的进程将会加快,要站在这个角度看待中国金融的业态会比其他国家更快速度发生变化。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就是一个显著的表现,比其他任何国家发展的都要快,我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持一个积极肯定的态度,当然很多人是拿到个别的“穿着马甲的P2P的跑路”来指责互联网金融,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互联网金融,比如说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改变了传统金融的支付功能,大大便捷了我们的支付,同时使安全也得到了提高。中国金融的智能化是非常明显的,由于金融活动的智能化,也要求中国金融监管也要走向智能化,中国的金融还发生那么多的基础变化,但监管没有发生变化,我们监管的准则、监管的视野、监管判断的标准,监管判断是非的标准没有发生变化,这从一定意义上说会阻碍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比如我们过去监管虽然也强调动态监管,但是更多的是事后监管,是结果监管,没有过程监管,是因为没有大数据平台,没有建起来。一旦事件发生以后就是亡羊补牢,那时候就晚了。中国应该建立一个巨大的数据平台,让监管从传统监管走向智能监管。

    如果对中国金融这“四化”有深刻的理解,我们就能找到发展改革中国金融正确的政策和思路。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