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24日讯(记者王琳实习生佟玉兴)“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专题研讨会24日在北京召开。
新增理事单位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汇报了北师大的主要工作。
北师大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字:“二”“三”“四”。
“二”主要是指学校把“一带一路”工作在学校中的定位突出两点:
第一,把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整个学校国际交流工作的主线,以服务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主,统筹学校所有的国际交流工作。制定了“一带一路”的工作方案,指导学校各院系、各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将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作为学校“一带一路”工作的核心。在“一带一路”五通中,民心相通具有基础性、支撑性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这一切都需要人来实现,都是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都要依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要做好这件事情,沿线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就变得尤为重要,文化的共鸣、文明的互建也变得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讲,“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不仅是经济之路,更是文明之路。 “三”主要是指学校在“一带一路”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依托学校人文科研实力雄厚,不断推出“一带一路”研究系列优秀成果。我校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科学学科布局齐全完善,学校优势特色明显,是国家人文科学研究的重镇。
第二,发挥学校教育学科鲜明,在国际和国内有着广泛联系的优势,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联盟。利用北师大在这个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教育联盟建设。
第三,彰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沿线文明的互建。我国有丰富灿烂的文明,在推进中国优秀文化的研读和国际传播方面,我国的很多团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四”主要是指学校将在智库联盟提供的高端平台基础上,结合学校的优势和已有工作基础,不仅要在研究、政策咨询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更要在实实在在的推动人文交流方面、教育交流方面做四方面的重要工作:
第一,依托学科优势,努力创建多个“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品牌。让“一带一路”国家更多的青年、青少年了解参加到“一带一路”工作中来,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和青年人的相互交流,助力“一带一路”的文化互建。
第二,结合校区发展转型和功能定位,打造“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高地。我们希望调动地方的力量,联合建立“一带一路”人文学院,招收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培养“一带一路”的专业人才和紧缺人才,打造人才培养的高地。
第三,推动教育深度合作和区域发展。助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联络国内众多的大中小学,乃至社会企业,共同建设和发展“一带一路”教育联盟,打造“一带一路”师范大学子联盟、基础教育子联盟、大学生子联盟,举办“一带一路”学生教师夏令营等活动,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民心相通的工作。
第四,加强“一带一路”开放教育平台等“一带一路”公共教育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更多高质量、免费的公共教育资源。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