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2016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赴美调研团:从交谈中去理解中美关系新趋势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琳 | 时间: 2017-04-11 | 责编: 王琳_观点

    4月9日晚,中国人民大学赴美调研团成果报告会,即“人大重阳系列讲座第83期:赴美调研归来看‘习特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赵锡军教授,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教授,人大重阳宏观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陈晨晨等调研团成员在会上做专题演讲并回答了相关问题。近百位学术界、相关部委和媒体人士参加了讲座。

    4月2日至6日中国人民大学赴美调研团在华盛顿密集会见了包括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Wilson Center)、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等多家著名智库的顶级专家与经贸人士,并在丹佛大学召开了“中美关系与全球治理”的智库对话会,就“习特会”、“一带一路”等热点话题深度交流。回国后,调研团成员第一时间与国内各界分享了此行对于中美关系和“习特会”诸多热点的调研成果。

    吴晓球演讲中指出,此次调研与美方讨论了三大方面议题:全球治理、中美关系,以及诸多热点话题。他认为,中美双方应在全球治理方面、特别是气候保护方面共同合作,使得双方都不至于承担过大负担,但美国不能不承担责任。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并非像美方想象得那么艰难,国际化的人民币对双方都有利,美方不应该对此抱有敌意,而应以积极态度对待此事。

    同时,中国和美国在产业上并非完全同构、而是具有一定的分工,这决定了双方在国际贸易上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解决中美贸易逆差的最佳解决办法并非在于贸易战,而是进一步的开放彼此的相关市场。建设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是双方进一步贸易交往的基石。

    赵锡军表示,通过调研发现,美国智库界对于中国问题的看法开始出现统一的趋势。无论是共和党智库亦或民主党智库,在与中国关系上都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愿望。中美学界对于中美贸易、中美间投资的关注度逐渐降温,这与中国转向内需拉动GDP增长的政策环境变化相关,也与中美关系逐渐走过贸易合作的初期,迈向更为深度融合的合作的阶段有关。

    此外,赵锡军提醒,特朗普作为一个长期家族式统治的商人,有浓重的“一言堂”倾向;美国政府中的很多重要职位也没有安排,使其有实现“一言堂”的政治基础,未来中国与其处理关系时可能会复杂化。

    王文谈到,在整个访美期间可以感受到美国智库界的不少学者对于中国冷静、客观处理中美关系的期待,这是他们在对特朗普政府影响渐失的情况下,转而期望中国可以主动塑造中美关系的表现。

    面对韩国驻华使馆一秘的提问的“习特会”问题时,王文表示,特朗普在会谈中的言辞是态度转变的信号,尤其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他呼吁,其他国家也不妨抓住这个机遇与中国合作,加入“一带一路”建设,不要被历史性机遇甩在后边。

    陈晨晨简要阐述了自己的感悟。她认为美国新任总统执政上的不确定性不仅是中国难以把握、同时美国人自己也难以理解,因此需要将对其期待放平;此外她也赞同赵锡军教授的观点,在美国政府有关贸易方面的内部分歧中最终会是务实派胜出,继续推进中美合作。

    讲座互动环节,主讲嘉宾们回答了包括南方都市报、祖国杂志等媒体与外国驻华使馆人士有关中美“一带一路”合作、“习特会”两国元首私人关系的相关问题,最后,成果发布会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