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2016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路线图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石敏俊 | 时间: 2017-10-20 | 责编: 毅鸥

石敏俊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与政策创新”首席专家

习近平在十九大所做的报告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

第一,必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一方面,过去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据环保部通报,2017年4月7日至8月31日环保部派出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组已完成10轮次督查工作,28个督查组共检查41928家企业(单位),发现22832家企业(单位)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54.5%。在问题企业中,涉气“散乱污”问题企业7180家,超标排放的67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2480个,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2016个,涉嫌自动监测弄虚作假的4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3310个。可见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仍然不在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此,必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环保督察和强化督查就是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发生冲突的时候,保障绿水青山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对于环保督察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对于涉及污染的企业来说,过去的经济利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在环保督察的压力下,企业增加污染治理投入,包括停产整改,其实质是对环境欠账的偿还。一些企业习惯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所谓环保冲击经济的言论,实际上是惯性思维的体现。如果换一种视角,认识到现在的整改及其带来的效应是在偿还环境欠账,环保冲击经济的说法便不成立。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应对环保督察,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做法。有的地方不论企业是否环保达标,一律实行错峰停产。有的地方对涉及污染的企业一关了之,而不是通过整治,引导推动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实现清洁生产、达标排放。这些扩大化、一刀切的滥作为,不仅影响民生,也会使公众对环保督察的严肃性产生误导。因此,应当肯定环保督察和强化督查的必要性,同时明确反对地方政府在应对环保督查的滥作为。

第二,加快构建环境管控的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需要绿色发展,而不是不要发展。常保绿水青山,更需要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当前迫切需要建立环境管控的长效机制,让环境管控发挥绿色发展的导向作用,有效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技术创新,走向绿色生产,同时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使绿色产业成为替代产业,接力经济增长。

环境经济学理论的波特假说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将提高企业生产力,抵消由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上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大量实证分析证明,现实中确实观察到波特假说的现象,表明适当的环境规制将刺激技术革新,但也有的研究发现波特假说不能得到验证。波特假说的检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来自企业异质性、行业异质性、空间异质性和政策工具异质性对企业行为响应带来的影响。不同的企业属性对于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存在差异,有的企业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增强竞争力,有的企业则难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目标。此外,空间异质性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不同的区域,污染型企业对环境规制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响应。在区位条件有利、市场潜力大、盈利机会多的区域,企业面对环境规制会想方设法在当地留下来,因而会诱发技术创新,努力适应环境规制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在区位条件不利的区域,企业面对严厉的环境规制时,往往采用搬迁或关门停产等办法,而不是通过技术创新去适应环境规制。因此,环境管控需要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区域类型,采取不同的环境管控手段,才能兼顾经济增长及企业竞争力,达到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

第三,全面深化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既要求优良的环境质量,也需要生态健康的保障。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推动绿色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资产化,让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成为生产力,使生态优势能够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当前,应当全面深化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一是完善绿色产业的制度设计,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通过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的经济激励,促进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的推广应用,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完善绿色消费的制度设计,加快建立绿色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要让绿色、生态成为生活消费的新导向,使优质生态产品成为附加价值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得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自然生产力。三是完善绿色金融的制度设计,使金融系统成为经济系统绿色转型的支撑平台。四是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报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