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张扩军: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琳 | 时间:2018-01-08 | 责编:王琳_观点

         中国网1月6日讯(记者王琳)2018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青岛高端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青岛分院成立仪式于6日在青岛举行。中共青岛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参与讨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扩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不仅抓住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核心特征,也指明了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张军扩认为,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关键,要牢牢把握提高发展质量这一个根本的要求,加快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把我国现代化继续推向前进。围绕这一主题,他发表三点看法:


        第一,深刻认识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至关重要性。在改革开放之后三十多年里,国家经济实现了接近10%的年均增速,创造人类历史上一个奇迹。2012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速呈现稳步回落态势。前一阶段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速增长。主要由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后发优势,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源,低成本优势,以及市场需求空间非常强大,资源环境承载力比较强。而目前这些优势有的已经大大减弱,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不能更新比较优势,再造发展动力,发展进程将会受阻。而创新比较优势,再造发展动力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创新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应。


        第二,其次转向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发展,我们既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也有比较落后的技术和生产力。既有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有相对不太发达的地区。另一方面我国人民的需要也不是,也不能仅用物质文化需要来概括。还包括了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等需要。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也就是通过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更好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三,转向高质量发展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真正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已经实现了由低收入向中收入转变,而且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下一个目标是要通过努力进入高收入社会实现基本现代化。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所有后发追赶型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这一个转变也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点任务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其实质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到产品、服务、设施、环境等多方面的质量提升。也涉及到理念,文化,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措施和保障协力配合,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不仅极大的提升了我国产业的质量档次,优化了产业结构,也极大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成为经济稳定趋稳向好的重要支撑力量。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要强调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质量提升,也是新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而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因此传统制造业范围更广,体量更大,对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和国家整体发展影响力更大。


        目前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其中的短板,除了技术水平外,关键在于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档次、安全标准不高。因此要通过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二,要处理好制造业质量提升与服务业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目前,服务业已经超过50%,成为我们的经济主体。与制造业类似,服务业也存在规模大、质量层次低的问题。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例,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升,居民旅游观光、休闲康养、家政服务、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成为居民消费升级和增长的新亮点。但由于这些领域服务质量、安全标准良莠不齐导致问题频出,不仅严重打击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使大量消费转向国外。


       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例,金融保险服务、电信数据服务、会计审计、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律师仲裁等等不仅需求越来越旺盛,成为新的增长点,也为其它产业领域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但由于质量问题,不仅限制了自身发展,也制约了其他领域的转型升级。


         第三,要处理好产业质量提升与城乡建设质量提升之间关系。城乡建设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乡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有目共睹,同时也存在不少短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以后不仅要提高新建房屋标准和质量,也要着力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农村的问题更加突出,不仅存在乡村建设的短板,比如不少乡村缺乏基本的硬化道路,不少农房缺乏基本抗震标准,还存在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土壤污染退化问题严重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广大农村居民生活,也会制约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和农产品质量提升。


          第四,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提升关系。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仅是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尽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快完善体制和政策环境。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依靠创新,依靠提高品质和效率,因此对制度环境的要求会更高。能否克服各种阻力,尽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对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变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改革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通过推动供给侧改革,促进双创等重大战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从大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也呈现出比较好的势头。从进一步完善这个制度,政策环境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还是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更多要依靠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升级的方向都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技术、企业和产业需要淘汰,只能通过市场竞争来检验。政府的作用要更多转向功能性、社会性的支持政策,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为市场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好社会环境。


       第二,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和提高质量、环境、安全的标准,并严格执行。这既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形成倒逼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和促进产业升级有效途径。


        第三,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市场秩序,为优质优价、优胜劣汰创造市场环境。通过相关行政机构,依法依规实施严格的市场监管,也包括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市场化、社会化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发挥其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和消化市场竞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四,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包括科研管理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期权股权激励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以及鼓励创新监管制度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