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动力变革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迟福林 | 时间:2018-03-02 | 责编:毅鸥

        核心提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是一个转型中的大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其中加快动力变革是关键和基础,以此切实、持续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形成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发展新局面。


  话题之一 加快动力变革是关键和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那么,怎么来理解这“三大变革”呢?我理解,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重点,动力变革是关键和基础。


  其一,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追求。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质量不高,在关键性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比如,我国出口产品国内附加值比重仅为68%左右,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加快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


  其二,效率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低效率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推动效率变革,就是要填平各种低效率洼地,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一个稳固基础。


  其三,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一方面,在要素成本上升、环境问题严峻、经济全球化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增长模式,不仅无法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而且会使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低效率、低质量等结构性矛盾继续累积,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风险;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不断出现,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必由之路,是释放资源活力、激发增长新动力的必由之路。


  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三大变革”的重要目标。从国际经验来看,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从而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同样,推动经济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最终也要以能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为衡量标准。从现实情况看,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推进“三大变革”,仍需在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破题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总的看,加快动力变革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重要条件。实现质量变革,需要推动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发展方式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与科技进步的发展方式,使创新成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强大动能;实现效率变革,需要依靠体制变革与开放创新,着力发展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全面提升要素供给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变革”,动力变革是关键和基础,由此推动效率变革,进而促进质量变革,从而形成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发展新局面。


  话题之二 实现动力变革的五大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动力变革不是在现有的旧结构下寻找稳增长的“药方”,而是要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新结构下寻找新动能、新增长的源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当前,我国总体进入工业化后期,支撑我国实体经济30多年快速发展的传统要素优势正逐步减弱,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对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快推进,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果在大、智、云、移、物等领域,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再推出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将为我国中长期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第二,要更加重视消费拉动。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先上升后下降,与之相对应,消费的贡献作用则是先下降后上升。进入发展新时代,近14亿人的消费大市场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潜力和“本钱”。新型消费与消费大市场相融合,将释放出巨大潜力。此外,消费结构升级还将引领投资结构优化调整。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导向推进投资转型,进而实现供给结构调整,引导各类资本进入健康、教育、医疗以及新兴产业,这样既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将使投资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第三,要更加重视服务业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工业转型升级需求日益加大,必然会带来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进一步看,服务业主导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从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看,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已成为其价值增值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创造”的优势远未凸显,原因就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以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使工业发展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向创新驱动转变,是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路径。


  第四,要更加重视绿色发展。当前,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及相关产品的需要日益增长,这既对绿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是绿色发展的重大机遇。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1万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户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这成为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动范例。当前,绿色发展、绿色生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关键是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这不仅需要开展环境治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与消费体系,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新路子。


  第五,要更加重视城乡融合发展。当前,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已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2020年,如果在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带来的新增消费与投资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巨大动能。总的来看,进入发展新阶段,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关键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