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群慧:为何培育粤港澳大湾区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18-06-09 22:18:57    来源:中国网    作者:王琳    责任编辑: 王琳_观点

       中国网讯(记者 王琳)6月9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举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就“树立创新生态系统观,培育粤港澳大湾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主旨发言。发言内容如下:


        第一,中国现在需要有一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因为现有背景下,就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尤其是以信息技术突破而带来的整个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产生了很多新经济,带来整个产业体系的变革,引起了新旧范式的交替。我们希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抓住机遇、弯道超车,建立一个自己的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产业体系最关键的还是创新问题,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还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但是把它分到区域这个层面,要落到一个不同的区域,于是我们现在能想到的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作为一个全球的创新中心。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确实具备了担当中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角色的初始条件。粤港澳从技术,尤其是从产业创新角度看,它所具备的条件非常充分,高新技术企业家数量,尤其是是深圳非常突出,有8千多家。包括从粤港澳大湾区整个来说,包括国家级自主示范区、国家级创新城市、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包括研究机构、科技孵化器,包括院士,高层次人才,以及所谓人才的团队都比较充分了。尤其是现在来看整个深圳在应用产业创新层面是很具有竞争力的,因为可以说深圳已经是整个产业创新的中国的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创新重在要有一个动态的、系统性、协同、开放的系统。这里有几点非常关键:


        一是要修补制造业创新链。这样一个创新链里包括最新的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实验室试制、原型制造、生产条件能力培育以及生产效率,这六个环节,中间断层比较大,我们需要通过粤港澳的实践,把这个群,把这个链条弥补好。


        二是这个创新网络一定是开放的、协同的。怎么能够形成一种机制,是协同的,大家都有一定的积极性,又是开放的,这对未来我们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创新是非常关键的。


        三是要改善中小企业创新的“生态位”。这些年我们往往忽视了中小企业在创新中的意义,而中小企业的创新往往是具有一些颠覆性创新的意义。大企业往往是研究固有的技术路径,有高投入来做的,尤其对国有企业来说也是这样,当然现在有一些大企业会阻碍技术进步,因为一旦有一些颠覆性创新技术苗头的时候,他会用巨资把颠覆性创新收购,收购了就会封堵住原有的颠覆性的路径,而使它继续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这也是很关键的,所以关键要有中小企业创新的很好的生态位,这个位现在中国是比较低的。


        刚才大家讨论中也提到了制造业,我个人也认为,将来这三个大的核心,京津冀、粤港澳和长三角,当中会不会有两种模式:一个是我们都来争当世界的创新中心,但是也会有一些分工,比方粤港澳大湾区更偏向于最后制造端,北京这边也可能偏原材料、理论、概念形成这个阶段,长三角可能是比较适合真正在制造环节。如果这样的话,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工程师的培养,在这个生态系统里建设也就非常关键,一定要抛开所有大学生都去写所谓的论文,都去做实验,而是要强调他是要做工程师,就是工科院校理科化现象要解决。


        最后,建议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一个所谓的制造与工厂集聚区。我们可以借鉴于日本“母工厂”的概念,在系统层面,真正的技术如果把它产业化,是需要在一个车间层面、系统层面把相关最初的技术设想进行磨合,形成一个很好的系统层面的应用,并持续改善,这叫“母工厂”。粤港澳大湾区将来如果考虑到环境,未必一定有大量的制造业,但是母工厂一定要保留,继续沿着“一带一路”去推进他所谓世界范围的制造业的扩散。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