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智行中国走进中冶集团,为国企改革慧海拾贝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蒋新宇 韩雅洁 | 时间:2018-08-16 | 责编:王鑫

 

调研团队参观中冶成果展

中国网8月16日讯 (记者 蒋新宇 韩雅洁)8月16日上午,中国网“智行中国”调研团队走进中冶集团。“智行中国——走进中冶集团”是由中央网信办指导,中国网智库中国主办,中冶集团承办的智库调研采访活动。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

作为中国首家面向智库的网络媒体平台,智库中国致力于联系国内顶尖智库理性发声,研判国际形势,解析中国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使智库研究成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为服务决策、服务发展建真言,谋良策,献实招,为中国发展发挥重要的“外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而国有企业想要搞好就得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方向,就要勇于改革,抱残守缺不行,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惟奋楫者先,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惟改革者强。作为一个传统冶金老企业,中冶集团成功实现转型,从2012年到2018年,中冶集团的五年,正是中国不平凡五年的生动体现。

2012年,受内外环境影响,中冶集团跌入包袱沉重、管理下滑的低谷。被国资委评为最低D级企业,2012年亏损额高达73.6亿元,企业震荡、人心混乱。

为难之际,生死边缘。2012年9月5日,中冶集团内部召开了力挽狂澜的“9·5”会议,这场会议被集团内部视为中冶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冶集团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拉开了中冶集团改革脱困、奋力自救的华丽大幕。

如今,中冶集团不仅实现扭亏转盈,而且还将标志着带有冶金烙印的中国智慧、中国制造真正输出海外,有力地提升了中央企业在海外的影响力。

中冶集团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成功转型。“智行中国”慧海拾贝的同时也为中国国企改革建言献策、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擎天大厦添砖加瓦。

 

杨新华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

在中冶集团供给侧改革成果座谈会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杨新华指出:“国有企业正深入推进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全面改革的推进,正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中冶集团是特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切实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

林锦珍 中冶集团职工董事、机关党委书记

中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案例,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正如中冶集团职工董事、机关党委书记林锦珍所言:“中冶集团在实战实践中培育和成长起来的改革经历不仅是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积蓄了不竭的动力。”

会上,“智行中国”调研团队的智慧担当——智库专家们也就相关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座谈会既是对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宣言。

接下来,智行中国调研团队将去往唐山、曹妃甸,参观中冶新材料基地,探寻中冶集团成功转型的核心秘码——科技创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