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教授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
关照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背景下,即将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表明支持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化立场的庄重宣誓。
与此同时,在舆论场域,国内外对中国进口的看法一向多元而复杂,其中也包括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早已过时的标签甚至别有意味的指谪。有些流传甚广的说法,确有必要拿出来辨析,也有的则应为其正名。
一、“崇洋媚外”论
一百多年前,中国社会就出现了“以消费洋货为贵为美”现象,一些民众“鄙夷国货、重视洋货”,认为“非舶来品,无以显其尊贵”。时至今日,刻意追求“洋品牌”、“进口货”,并以之标榜时尚、炫耀消费的仍大有其人。此类情形引起的舆论反弹,是“崇洋媚外”指责。应该看到,“崇洋媚外”甚至称得上在中国提及“进口”最容易遇到的批评。对此,应从两方面加以审视。
一方面,对“洋货”要有平常心。当今时代,应将“洋货”看作中国市场上的平等参与者,既不比“国货”高一等,也不低一等。质量低劣、以次充好等问题,在“洋货”中同样存在,例如多种“洋品牌”手机曾被查出广泛存在电池安全隐患问题,亦有“外国大牌”平板电脑连续两年被抽检出质量缺陷的报道。不过,也应承认,中国市场上的外国名牌产品,的确在品牌形象、营销体系等方面多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另一方面,对“国货”要有信心。事实上,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例如,中国新能源汽车在2016年已经占到世界市场的40%,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占全球的近70%。在2016年9月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上,中国高铁标准正式被确定为世界通用标准,逐步取代了 “欧标”和“日标”。因此,对国货,应有全面客观与态度,既不要妄自菲薄、贬低国货,也不必夜郎自大、抱残守缺。
二、“进口依赖”论
由于科技水平、制造能力的限制以及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世界分工,中国确实在某些领域对进口依赖较大,例如手机中的储存芯片、汽车自动挡变速器、高端机床、高铁制动装置等。2017年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年增14.6%,总额至2601亿美元,位列中国进口商品首位。半导体产业国际市场规模约为4000亿美元,中国的购买就占到一半以上。在72个材料领域,中国进口依赖程度达到了99%以上。
此外,在中国进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以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为主,工业制成品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主,2013-2017年,两者进口额合计占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由52.57%增至53.38%。
上述产品引发了一些舆论对中国经济自主性的担忧,逐渐形成了“进口依赖”论。
不得不说,在某些领域,中国的确存在巨大的进口依赖性。例如2017年中国进口了4.2亿吨原油,预计2020年原油进口会突破5亿吨,未来中国的原油进口依赖度将超过70%,甚至更高。这充分说明保持全球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重要性,更说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必要性。
事实上,从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实践经验看,进口依赖与经济安全并不呈严格的负相关。中国必须提升经济安全度,但提升经济安全度的路径,绝不是限制进口,而是需要提升进口渠道的多元化程度,同时加大替代产品的研发力度,改革不公平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提升中国在国际产品交换中的定价权等。保持与世界的和平互动关系,维护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对中国是有利的。
三、“进口冲击”论
该论断认为,进口产品对本土产品与民族品牌造成了冲击与竞争,不利于中国本土民族产业的发展。
这里的典型案例是多年来我国大豆进口年均增长率为20%左右,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国内大豆耕种面积逐年减少。城市居民记忆中的一些本土品牌也在消失,或被外资收购。
诚然,优质的进口产品带来的市场竞争,的确会冲击到过去在相对封闭市场中发展起来的本土品牌,但我们也看到,市场竞争会带来企业产品创新的外部动力,最终受益仍是广大消费者。
以前些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为例,国产奶粉的信用由此受到重创,国外品牌奶粉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会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通过引进国外品牌制造竞争,本身就是对国内同行业的监督与市场的淘汰力量。
而另一方面,人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不少企业也是在进口的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例如,海信拥有320项激光显示专利,其核心技术“激光光学引擎”达到100%自主研发设计,甚至成为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官方指定电视。
四、“市场换技术”论
“市场换技术”论通常是指中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外国轿车企业合资设厂,进行本土化生产,期望以市场换取汽车制造技术。这是当时中国工业水平相对落后情况下的一种产业路线,在改革开放早期有一定代表性。然而,过了一些年后却发现,在不少领域,所谓“换来的技术”与设想相去甚远。
由此,产生了对“市场换技术”的强烈批判。
站在当今的历史方位,我们应该如何看“市场换技术”?
首先要看到,开放市场不应以获得技术为目的。向外来产品、外来合作者打开大门,是为了丰富市场、做大做强企业;而在国际合作中获取技术,则需通过市场竞争中学习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能“等靠要”。
其次,开放市场虽未能实现技术转移,却绝不意味着“吃亏”。当今中国乘用车市场上,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已增长到约40%,加上合资品牌则超过90%,这说明开放市场带来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而在SUV、新能源等晚近崛起的细分市场上,自主品牌优势巨大,显然这种成绩可以说来自宽泛意义上的“市场换技术”。
最后,要以开放胸襟看待市场与技术的关系。在对外开放市场同时,中国的汽车现在也走向了国际市场,其中奇瑞汽车2017年的海外销售突破了100万辆。开放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技术则在互通的市场中共同演进,各方都能够取得进步。
五、“中国错买”论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市场上曾经广泛存在着来自西方国家的低端产品,有些甚至是原产国的淘汰品。这种进口现象至今仍受到批判,被指责为“中国错买”,属于“花冤枉钱”。显然,这种指责忽略了时代背景,没有看到进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上世纪末时,一些“西方工业淘汰品”其实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是不得不交的“学费”,对工业发展起步较晚的中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基础引导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与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国对技术产品甄别能力与鉴赏能力随之提升,对是否适应中国市场特点与获得经济效益的概率有了更多清晰理解。
可以说,进口外国产品质量的升级过程,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实际年均增长10.8%,高出GDP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
在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贡献率已达60%左右。这其中“进口”功不可没。因此,被大肆抨击的所谓“错买”,多少是不公平的。
六、“中国壁垒”论
不少西方国家常对中国进行指责,认为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许多领域采取高关税政策。在白宫2018年6月出台的报告《中国的经济侵略如何威胁美国和全世界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中,白宫大肆指责中国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是对美国“经济侵略”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关税列表中,人们的确看到,在一些领域,中国进口关税的确很高。但不能忽视的是,这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后不断降低关税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关税的降低甚至“零关税”,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相比于17年前,中国关税标准的降低频率,是综合了市场竞争、本国需求、政策改革、利益诉求等各类因素的最终产物。
2018年1月,中国海关再次宣布将唇膏、眼影、香水等化妆品进口关税由10%降至5%;咖啡机、智能马桶盖由32%降至10%;矿泉水由20%降至10%;婴儿尿布及尿裤和部分配方婴幼儿奶粉降为零……此外,还有自贸协定下的零关税进口产品8000余种。
如今,我国已经对包括部分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在内的30个不发达国家的部分商品实行了特惠税。这些都是中国开放政策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
此外,我们也需要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对所有产品都采取低关税、零关税。在特定领域,每一个国家都需要考虑本国特殊状况。在农业许多领域,日本均实施高关税、低补贴甚至对出口不补贴的政策措施,从关税水平与关税超过100%的产品种类上分析,日本的关税高达58%,进口关税超过100%的农产品多达142种,远远高于美国和欧盟。
七、“洋垃圾倾销”论
所谓“洋垃圾”是指一些不良商家为忽悠国内消费者,满足一些人的崇拜进口货心理,逐渐开始进口固体废物,甚至走私了一些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
据报道,中国一度是“洋垃圾”进口的第一大国,垃圾服装、垃圾电子产品,还有废纸、废塑料、废五金、废钢铁、铝废碎料、铜废碎料等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与诸多生活垃圾,频频“非法入境”,屡禁不绝,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富国视之垃圾,一些国人却如获至宝,这背后是发展差距、理念差距、制度差距。多年来,中国不断完善海关、稽察、监管等各项进口管理制度,防堵“洋垃圾”取得一定成效。
2018年6月,国务院公布相关政策,明确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力争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人们期盼有各类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让“洋垃圾”早日在国内灭绝。
八、“资源掠取”论
随着中国海外投资份额的增加,西方舆论界针对中国对外投资与进口,炮制“资源掠取”论,污蔑中国以贸易方式掠取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
笔者曾专门撰文指出2018年起关于中国搞“债权帝国主义”的论调非常流行,该论调指责中国通过强迫发展中国家选择让中国控制其自然资源以偿还债务。
实践证明,中国进口政策是互利互惠的,受到了对象国的真诚欢迎。过去十年,中国在非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进口了大量非洲的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还创造了超过13万个就业岗位。
一些欧美媒体习惯以本国当年殖民他国的劣迹来揣测中国人,实在是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举。
九、“重进薄出”论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技术落后局面,大量产品不得不从依赖进口,并且相关产品进口规模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在此局面下,一些领域出现了放弃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努力,认为直接进口省时又省力的思维,走入了“造不如买”、“买不出租”的思想误区。
现在,中国认识到,过度依赖进口,不进行自主研发,相当于让核心技术命脉掌握在他国手中,不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今年以来的中美经贸摩擦给了“重进薄出论”支持者重大打击,美国在芯片贸易上一旦实行高关税,限制出口,中国一些企业就会面临瘫痪。
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就多次强调国家的建设应该以“国内力量”为主,对外贸易要在自力更生的指导方针下进行,要建立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
2018年5月,习总书记到中国商飞调研,登上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时感慨,“过去那个逻辑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现在要倒过来。我们首先要花更多的钱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形成我们独立的、自主的能力。”可见,独立自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必须继续贯彻下去。
除了以上常见的一些论调之外,还会有在个别时期产生诸如“抵制洋货”论、“中美贸易失衡”论、“学术思想殖民”论、文化影视产品的“韩流、哈日”论等等,限于篇幅及此前的诸多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但透过中国进口的各种内容,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中国进口的过程实际上代表着中国与世界交往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对世界各国优缺点不断学习鉴别的过程,更是中国社会不断成长与中国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
当前世界处在“从未有过之大变局”下,中国在国际体系中逐渐从追随者升级为领衔者,中国率世界之先,主办进口博览会,更是一种前沿之举。
相信通过这次进口博览会,一定会对中国民众美好生活有进一步改善,对中国改革不断深化有进一步推动,对经济全球化进程有进一步推动。(责任编辑 蒋新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