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宾:担当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

来源:罗来军 | 作者: | 时间:2018-11-21 | 责编:王琳_观点

编者按:11月16日至18日,中国网携手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举办“智行中国——走进宜宾”融媒体调研活动,研究挖掘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力。近年来,宜宾市的改革、开放、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迅猛势头,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中国方案研究院执行院长罗来军分别从六大方面介绍宜宾市的建设盛况,形成“六个宜宾”篇章:域心宜宾、生态宜宾、产业宜宾、旅游宜宾、科教宜宾、开放宜宾。该篇为“生态宜宾”篇。

独特的生态屏障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绿色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8年2月来川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2018年4月在读书班开班式上,四川省委彭清华书记指出:“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四川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肩负重要使命。生态环境经不起折腾,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巴蜀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肩负起谱写美丽中国四川篇章的时代重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彭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更为宜宾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三江汇流、山水相依、植被茂密、风光旖旎的“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必须扛起“守住一江清水”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地践行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解决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实现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背景下绿色高效发展,全力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城市。在实践层面,宜宾市正在扛起“守住一江清水”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地践行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解决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实现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背景下绿色高效发展,全力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城市。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谋划“绿色布局”,形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部署。2015年12月,宜宾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宜宾的决定》(宜委发〔2015〕18号),明确绿色宜宾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决定实施绿色宜宾十大行动计划。2016年,宜宾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宜宾的决定》(宜委发〔2016〕22号),进一步宏观规划了宜宾未来绿色发展示范市蓝图。为深入推进宜宾市绿色发展,相关部门先后编制了《绿色宜宾发展规划》《宜宾市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市规划纲要》《宜宾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宜宾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宜宾市“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宜宾市“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逐步形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绿色发展工作格局。

做好“绿色加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结合建设生态宜宾、绿色宜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城市森林、农村森林、水系森林、通道森林、种苗基地等“五大森林”工程和大规模绿化宜宾行动,率先于全省开展了城市20余座山体的生态修复,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县(区)创建率位列全省第一,生态县(区)创建率100%,成功创建生态乡镇83个,生态小区131个,生态村1750个。2017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913.3万亩、活立木蓄积达21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83%,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4000余公顷,95%以上的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发展“绿色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对火电、建材、造纸、轻工、电石、炼铁、化工、焦炭、纺织、电子等10个行业72户企业的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关闭、兼并重组关闭,淘汰各类小煤矿矿井88个,淘汰落后产能841万吨/年;大力发展第三方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的生态建设谋划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宜宾是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永续发展为取向,以绿色产业为支撑,以严守生态环保红线为底线,以培育绿色文化为追求,以安全、健康、和谐、美丽、幸福为目标,加快建设具有发达绿色经济、优美城乡环境、宜人生态人居、繁荣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市,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推进水环境防治。宜宾地理位置特殊,是长江首城,水环境质量事关整个长江流域,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黄金水道,事关沿江城市用水安全,做好水污染防控是宜宾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大力推进绿色生态系统保护,强化长宁蜀南竹海、屏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筠连大雪山和高县七仙湖生态湿地、兴文县石海地质公园、翠屏山森林公园等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大力保护宜宾长江段珍稀特有鱼类及其沿岸动植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监管设施、设备质量,加大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拯救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切实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城市建设上,将宜宾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城市。着力打造“山水公园城市”。宜宾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如何正确分析处理好山、水、城、人的关系,用好用足山水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展现地域特色是关键。要充分利用三江汇聚、众山环绕的独特地理地貌特色,依托三江六岸和自然山体,落实“拥江发展、依山而建”的理念,在城市规划上凸显亲水性和依山性,形成“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空间结构,让山水与城市交相辉映。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不断增加经济体系的绿色化程度。不断壮大绿色工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做强做大低碳循环产业。科学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水电能源、载能与蓄能产业发展,重视煤页岩气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全产业链开发利用页岩气,建成全国重要的页岩气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特高压中心、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将宜宾建设成为四川省能源综合开发深度利用基地;优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效整合区域内现有企业技术优势,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重点发展节能技术产品和装备、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产品和装备、环保技术产品和装备和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等,推进优势特色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养殖场建设与农田建设结合,按照生态承载容量,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推广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发展健康畜牧业,推动水产业向健康养殖、休闲渔业、无公害绿色水产转变,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

继续推进绿色旅游业。实施绿色发展规划,明确全市旅游控制开发和严格生态保护的区域范围,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旅游活动的监管。强化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的重要作用,推进旅游全产业链进行生态化、低碳化设计,积极运用绿色科技、绿色产品、绿色能源,利用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业,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作者:罗来军,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中国方案研究院执行院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