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田学斌:走出基于自然的生态文明之路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田学斌 | 时间:2018-12-14 | 责编:于京一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要顺应自然,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减少人为扰动,把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起来,祛滞化淤,固本培元,恢复河流生态环境。”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揭示,我们应该认真体会这些思想,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倡导基于自然的生态文明之路。

近年来,顺应自然、以自然修复为主的生态理念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认识的深化,总结历史上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一种顺应自然、以自然修复为主的生态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涉及水资源、粮食安全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环境、减少灾害风险、城市住宅区、气候变化等的一系列政策制定的主要内容。

自然修复是指在一定的土地上,不同的植物群落从无到有的生物群落演替过程。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如湿润的森林地区遭受火灾之后,在火烧迹地上,一次出现多年生草本群落(具有地下茎的)、一年生草本群落、灌丛、森林群落等。利用自然力进行生态恢复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围封,就是在保证土壤不损失的前提下,保证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种子、孢子、果实、萌生根和萌生苗)等能够“安家落户”并得以自然繁衍。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存在生命生长的条件,这种自然力就能存在。

自然修复倡导在利用自然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与之相悖,从而提供一种超越人工做法的重要手段,以增进资源管理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自然修复以设计和提高资源生产率为基础,通过可恢复和可再生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和避免污染,实现绿色增长或绿色经济,从而推动可持续自然资源利用,并以此支撑经济的发展,在推动可持续粮食生产、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获得供水和卫生设施服务以及减少自然灾害风险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前景,也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发展方式,可产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同效益,包括改善人类健康和生计、可持续经济增长、体面的工作、生态系统恢复与维护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通过支持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从而在自然修复上发挥功能和作用。

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

针对我国城市建设中忽视基于自然风貌而注重人造景观、风格千篇一律、色调灰暗单一的弊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使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统。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许多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口号,但思路却是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这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自然生态。

1972年,美国北达科他州穿过拉皮德城的拉皮德河突发了一场洪水,造成1亿6千万美元的损失,摧毁了1200座建筑,并造成了238人死亡。在市长巴内特的领导下,社区居民发起了一个国家泛滥平原恢复的示范项目。但他们不是重建被洪水摧毁的建筑和社区设施,而是把被破坏的房屋都搬走,并建造了一个长6英里,宽0.25英里的环绕中心城区的城市林荫道。这个城市林荫道包括了公园、休闲小径及高尔夫球场等。拉皮德河内有许多用于垂钓的鱼类,现在已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休闲娱乐场所。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人们基于自然修复而创造的例子,它尊重自然,基于自然修复的思路将灾难变成了城市社区包括商业和旅游价值在内的多种用途的资产。这个例子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上世纪80年代,德国、瑞士等国家提出了“重新自然化”概念,将河流修复到接近自然的程度,很值得借鉴。要停止那些盲目改造自然的行为,不填埋河湖、湿地、水田,不用水泥裹死原生态河流,避免使城市变成一块密不透气的“水泥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不能照搬照抄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

基于自然的理念,保护比修复更为重要

鉴于目前全球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城市地区,解决城市居民水资源供应的基于自然修复的方案同样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水供给问题,要从涵养水源入手,从修复破损的生态入手,采取必要的工程型措施,搞一些水库和调水工程,但不能把眼睛仅盯在这方面。要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正在普及的绿色建筑这类新兴基础设施,为自然修复奠定了新的基础和技术标准。绿色基础设施在减灾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洪水管理可通过植被渗透保持水分和地表径流,改善水文连通性和水量输送,通过洪泛区等提供蓄水空间。这也是自然修复理念的重要实践。

基于自然的理念,保护比修复更为重要。比如,保护地下水就显得特别重要。铺路、河流开沟筑堤、压实农田土以及砍伐森林等,这些都会降低非常重要的地下水储存的补给。地下水是全球第三大水贮存库,含水量超过湖泊、江河和土壤中所有淡水的13倍。最大的地下水储藏在蓄水层,蓄水层是可渗透的地下层,通常由石灰石、沙子或砂砾组成,以密封的岩石或黏土为边界,像一个巨大的管道或伸长的槽体把水保存起来。与地表水不同,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几乎不可能净化,因为地下水没有暴露在阳光下,没有很强的流动性,没有其他任何那些可以净化地表水的自然过程发生。地下蓄水层的水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化石”水,它储存于较早的湿润的地质年代,现在不可能再有补给。因此,它如同石油一样是不可再生资源。一些地方的教训告诉我们,不可再生资源如果被不计后果地开采,所导致的结果将是整个经济的崩溃。

以自然之力修复自然,构建系统整体恢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基于自然理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组合的形式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即便治理对象仅为一个。其另一个关键优势在于可构建系统整体恢复力,即以自然之力修复自然。

以自然之力修复自然的思路,可通过对森林、湿地、草场、土壤和作物的妥善管理,减少泥沙沉淀、拦截和固定污染物、回收营养物质。浙江省浦江县在实施五水共治中,坚持基于自然的理念,在河流入口处建设一片湿地,让水先进入湿地一段时间以净化进入河道的水体,效果很好,已在全县推广,实行一村一湿地、一库一湿地,经过几年的努力,原来的臭水沟变成了有野生鱼类生长栖息的清水河湖。在河道修复过程中,坚持保留自然生态及河势,两岸不搞水泥渠化,河道不人为取直,不但两岸树木葱郁,也保留了河流的自然蜿蜒之美。

科学利用自然力是我们在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认真考虑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我们应该认真领会其中的丰富思想内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