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新时期海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动力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林勇新 | 时间:2019-01-22 | 责编:王琳_观点

林勇新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副所长,海南自贸区(港)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在海南省人民政府企业家咨询会议上坦言了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痛点,即房地产依赖、人才留不住、物价偏高。与会的企业家、专家从不同视角对海南未来经济发展做了咨询建言。

马云在会上表示,海南不需要做中国的夏威夷,而是应该做二十一世纪的夏威夷或者二十二世纪的夏威夷。海南的另外一个定位是要对标香港且必须超越香港,积极参与世界贸易游戏规则新规则的制定和打造,对标新贸易时代的自由贸易港。此次会议再次引发了舆论就如何更好推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港的热议。

梳理沈晓明省长和五位咨询委员的建议,涵盖了海南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等诸多层面,而聚焦点实际就是“新时期海南经济发展的动力及其支撑要素在哪”的问题。

海南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海南的经济发展受地理区位、国家战略和政策、市场腹地等多种因素影响,综合分析海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基础、投资环境、市场要素,海南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其一,面临着经济发展旧动能减弱与新动能尚未壮大的挑战,即海南降低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但传统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培育尚未成势成规模。长期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海南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左右。房地产业一业独大,以及其他产业相对薄弱的产业结构,无疑压缩了海南调控房地产所需的经济调整的缓冲空间,增大了经济下行的风险。从该方面来看,海南省实施全域限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减少房地产业的经济占比,决心不可谓不大。

从统计数据来看,调控效果正日渐显现,据海南省统计局统计显示,2018年1-11月,全省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36.5%和2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8%,全省15个市县(除海口、儋州市和白沙外)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房屋销售面积同比下降的则多达16个市县。进一步分析,上述数据若剔除2018年4月22日全面限购前的相关数据,房地产业投资和销售下降的或更明显。

与此同时,房地产所涉及的相关消费品种的影响也极为明显,如2018年1-11月,海南社会消费品种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下降了89.1%。海南经济发展的旧动能正日趋减弱。此外,其他产业特别是部分新兴战略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如2018年前三季度海南互联网产业增长32.5%,医药产业增长26.4%,但因产业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等,这些产业短时间还难以成势。

其二,面临着继续完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以及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培育新动能所需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叠加的挑战。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努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这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海南独立的地理单元的特性,决定了物流、人流进出岛高度依赖于海路空立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目前海南在机场、货运铁路、综合枢纽、港口码头、高速公路、公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同时,以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ICT和互联网已经成为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海南要建“数字自由贸易港”,做好“新五通一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培育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实现“换道超车”,首要即是加大加速5G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11月,海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低13.8%,较房地产开发投资还多下降1个百分点,上述数据或因海南按照中央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对新建项目进行规划调整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投资的推进进度。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叠加需求,以及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标准,对新时期海南项目投资的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三,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国际化、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引进所需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建设水平较弱的矛盾日渐凸显。长期以来,海南为了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房地产商开发项目是否进行教育、医疗、商超等公共服务配套,并未做硬性要求。加之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海南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的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学位紧张、教育质量较低等问题依然突出。

而随着对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设施要求的纠偏,如琼府[2017]76号《海南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两个暂停”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新建商品住宅项目要按照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设计规范、标准,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各市县规划部门在提出商品住宅项目用地规划条件时,要明确开发企业须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等要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作为土地出让的条件载入招拍挂交易文件。”海南在教育投入的历史欠账正逐步补足。这就可解释,为何2018年1-11月海南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明显下降,而教育类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却逆势增长37.3%。

海南经济发展驱动力在哪?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四大新的战略定位,并要求海南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2018年前三季度,海南省GDP为354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4%。其中,从剔除房地产业影响因素看,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7.1%。互联网产业、医药产业、低碳制造业、会展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海洋产业、教育文化体育产业等产业增长均快于同期GDP增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可以说海南产业结构优化成效初显。但毋庸置疑,目前距离将新兴产业培育成可替代房地产业的新动能,海南依然任重而道远。

从长远来看,中央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结合海南的区位、独立地理单元、生态环境等优势,海南只要充分把握历史机遇,科学合理配置经济要素,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成势,海南经济发展前景可期。

其一,应从全局视角,科学评估海南的区位条件,聚焦旅游产品和消费服务创新,着力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诚如沈晓明省长所问,“海南如何在全球资源格局当中找准定位,加快全岛自由贸易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就覆盖市场而言,海南位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中心,是衔接我国内地市场和东南亚市场重要纽带。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东南亚人口密度大,目前人口规模约6.6亿(其中青年人口占70%),据测算,东南亚地区的适龄劳动人口直到2020年都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到2020年,东盟国家总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年均增长6%,规模近4万亿美元。人口红利的优势、经济的增长、中产阶级群体的不断壮大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消费意愿的不断增加,东南亚成为更大规模的消费市场的前景可期。海南可充分利用中央全力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和处于两大市场交汇地带的地理优势,充分把握两大消费市场的叠加效应的窗口期,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可在数小时内服务于两大市场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物流体系,有效推进海南岛与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和人文往来,以畅通物流、人流、资金流和区域合作推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其二,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加大新型基础设施的前瞻性、战略性投入,抢占数字经济、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机。特别是5G商用是未来智能制造、车联网、移动医疗、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发展的基础已成为国际共识。海南应抓住5G商用起步的窗口期,加快加大5G基础设施建设和商用推广,以世界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吸引新兴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海南开展研发创新业务。数字经济方面,海南可充分借鉴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经验,充分发挥海南经济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推动政府数据公开,并以政务数字化逐步带动智慧服务业、信息智能岛、电子商务等领域发展,稳步推进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智慧城市建设。

其三,兼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产业发展规律,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立足海南授权管辖南海,南海资源丰富的特点,以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循序推进海洋产业发展。如以陵水17-2气田开发为实践基础,探索发展南海深水油气开发和后勤服务保障产业。以中船重工深远海服务保障中心入驻三亚为契机,研究海洋高端制造、海洋科技研发项目的配套及延伸产业链及其服务保障体系的招商引资工作,探寻建设服务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军民融合示范区。另外,还可鼓励正在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的海口与国际知名海洋港口城市建立友城关系,通过友城渠道开展自贸区政策、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海洋文化、海洋环保和海洋青少年人才交流合作,借助合作项目带动海南海洋创新能力建设,以对外交流扩大海南的国际影响力。(责任编辑 王琳)

发表评论

Loading...